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12427|回复: 1

物资采购工作中的供应商管理办法,供应商审核、考评管理

[复制链接]
  供应商管理主要包括:供应商审核、供应商考评、供应商关系三个部分。

  一、供应商审核
  供应商审核是供应商管理中的必要环节,是了解供应商优缺点、控制供应过程、促进供应商改善的有效手段,也是降低经营风险、保障持续供应的重要依据。
  1、供应商审核的分类
  从供应商管理过程来讲,供应商审核在不同的阶段依次有供应商认可前必须进行的供应商评审、对现有供应商进行的考评以及在现有重要供应商中选择开展的质量体系审核。其中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根据实际情况可在供应商认可前结合供应商审核一块进行,也可单独实施。
  就采购供应的控制层次来说,供应商审核结合供应商认可可局限在产品层次、工艺过程层次、也可深入到质量保证层次甚至供应商的公司整体经营管理体系层次。
  1)产品层次:主要是确认、改进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实施办法有正式供应前的产品或样品认可检验,以及供货过程中的来料质量检查。
  2)工艺过程层次:这一层次的审核主要是针对那些质量对生产工艺有很强依赖性的产品。要保证供货质量的可靠性,往往必须深入到供应商的生产现场了解其生产工艺过程,确认其工艺水平、质量控制体系及响应的设备设施能够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这一层次的审核包括供应商审核时工艺过程的评审,也包括供应过程中因质量不稳定而进行的供应商现场工艺确认与调整。
  3)质量保证层次:这是就供应商的整个质量体系和过程,参照ISO9001标准或其它质量体系而进行的审核。
  4)公司层次:这是供应商审核的最高层次,它不仅要考察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还要审核供应商的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与成本控制、计划制造系统、设计工程能力等各主要企业管理过程。
  2、供应商认可审核
  认可一个供应商前,至少应满足的条件有:供应商提交的样板需通过认证、价格及其它商务条款应符合要求、供应商审核必须合格。其中样板认证包括样品测试通过及小批量供货合格,价格等则是供应商的报价及相关条件能为本企业所接受。询价工作一般在供应商审核之前,而确认价格、要求供应商打样送样等工作则最好放在供应商审核认可之后。
  供应商认可评审适用于潜在的供应商,一般先由采购员向供应商了解基本情况并要求供应商填写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及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做出初步的评价并提出意见,而后按供应商及所采购产品的重要性确定是否需要组织现场审核。现场审核内容应覆盖调查问卷中的主要内容,并视情况由负有质量、技术、计划及采购等功能的,有企业体系审核及专业经验的人员组成小组,由采购部前头组织。
  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现场审核,其内容都包括工厂(公司)基本情况(如企业环境、财务状况、经营表现等)、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企化、生产工艺、顾客服务等方面。
  3、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是供应商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供应商认可前必须进行,通常是依据ISO9001标准制定响应的审核检查表,由采购员与品质工程师共同实施。参与质量体系审核的人员应当了解ISO9001标准的要求并具有内审资格。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也可用于供应商年审,一般由采购部门会同品质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制订一份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并告知供应商认可后付诸实施,审核作为供应商整体改进计划的一部分,应主要针对那些需要提高改进质量体系的供应商,每年不宜过多。
  审核原则上必须在供应商生产现场进行,审核范围应集中在供应商与公司产品相关的行政及生产区域,审核结果按不同的目的可作为供应商认可的评审依据或提交反馈给供应商要求供应商限期改进。

  二、供应商考评
  l、考评的范围
  供应商考评是在已经认可的、现有供应商中进行的表现考核。目的是了解供应商的表现、促进供应商改进,并为供应商奖励、供应商优化提供依据。最简单的做法是仅衡量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成熟一些的除考核质量外,也跟踪供应商的交货表现。较先进的系统则进一步扩展到供应商的支持与服务、供应商参与公司产品开发等的表现,也就是由考评订单交单实现过程延伸到产品的开发过程。
  2、考评指标
  1)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来料批次合格率、来料抽检缺陷率、来料在线报废率、供应商来料免检率等。此外,还有的公司将供应商体系、质量信息、供应商是否通过ISO9001认证也纳入考核。还有些公司要求供应商在提供产品的同时要提供相应的质量文件如过程质量检验报告,出货质量检验报告、产品成分性能测试报告等,并按供应商提供相应信息完整、及时与否给予打分考评。
  2)供应指标:主要是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的一体化和信息化,供应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供应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供应商的关系,顺应潮流的发展将企业的采购活动由“以做生意为目的”转向“以供应商关系为导向,以供应商管理为目的”。应该说日本在创立与供应商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上起到了先锋的作用。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致力于民族工业的振兴时,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即时生产的过程中首先意识到供应商的重要性。日本企业认为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是企业与同行之间的竞争,而且是本企业及供应商与同行及其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业。与此同时,美国与西欧的制造商则坚持认为供应商必须依靠自己并经常以此威胁供应商,从而导致日本的汽车制造业迅速倔起并渗透到世界各地。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与欧洲的许多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吸取了日本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了供应商的伙伴关系。
  2、供应商关系分类的依据:
  工业企业在分析所采购的原材料与供应商的关系时,可从产品的标准化。技术专有性及工艺要求三个方面考虑供应商的重要性:
  1)标准化:若所采购的原材料商业化、标准化的程度较高,互换性强,那么这类供应商显然也回较多,不应重点发展;
  2)技术专有:有些原材料需要专门的技术(或专利产品)制造,供应商对这些产品拥有绝对的优势,这类供应商无疑对公司是重要的;
  3)分享降价成果:是否将降低成本的好处也让利给公司;
  4)付款:是否积极配合响应公司提出的付款条件要求与办法,开出付款发票是否准确、及时、符合有关财税要求。
  除上述之外,有些公司还将供应商的财务管理水平与手段、财务状况以及对整体成本的认识纳入考核。
  3、支持、配合与服务指标:
  主要是定性考核供应商在支持、配合与服务方面的表现,每个季度一次,相关的指标有反应与沟通、表现合作态度、参与公司的改进与开发项目、售后服务等。
  1)反映表现:对订单、交货、质量投诉等反映是否及时、迅速,答复是否完整,对退货、挑选等是否及时处理;
  2)沟通手段:是否有合适的人员与公司沟通,沟通手段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以及文件书写所用软件与公司的匹配程度等);
  3)合作态度:是否将公司看成重要客户,供应商高层领导或关键人物是否重视公司的要求,供应商内部沟通协作(如市场、生产、计划、工程、质量等部门)是否能整体理解并满足公司的要求;
  4)共同改进:是否积极参与或主动提出与公司相关的质量、供应、成本等改进项目或活动,或推行新的管理做法等,是否积极组织参与公司共同召开的供应商改进会议、配合公司开展的质量体系审核等;
  5)售后服务:是否主动征询公司的意见、主动访问公司、主动解决或预防问题;
  6)参与开发: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公司的产品或业务开发过程;
  7)其它支持:是否积极接纳公司提出的有关参观、访问事宜,是否积极提供公司要求的新产品报价与送样,是否妥善保存与公司相关的文件等不予泄露,是否保证不与影响到公司切身利益的相关公司或单位进行合作等。

  三、供应商关系
  在供应商管理中,必须将供应商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各供应商对公司企业经营影响的大小设定优先次序,区别对待,以有利于公司集中重点改进、发展最重要的供应商。
  l、供应商关系的发展
  传统的供应商与顾客的关系就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这种关系的理念就是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其出发点为买卖双方围绕着生意讨价还价,相互之间存在的是竞争关系,因此顾客往往将供应商看成是生意场上为对手或敌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全球经济化接受率等。
  订单变化接受率是衡量供应商对订单变化灵活性反映的一个指标,指在双方确认的交货周期中供应商可接受的订单增加或订单减少的比率。对于供应商来讲,订单增加接受率取决于供应商生产能力的弹性、生产计划安排与反映快慢以及库存大小与状态(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订单减少接受率主要取决于供应的反应、库存(包括原材料与在制品)大小以及因减单带来可能损失的承受率。
  除上述之外,有些公司还将公司必须保持的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最低库存量、供应商的后勤体系水平、供应商是否同公司实施“即时供应”等也纳入考核。
  2、经济指标:供应商考核的经济指标总是与采购价格与成本相联系。
  具体考核点有:
  1)价格水平:通过与公司所掌握的市场性情比较或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成本结构及利润率进行判断;
  2)报价是否及时、客观、具体、透明(分解成原材料费用、加工费用、包装费用、运输费用、税金、利润等以及相对应的交货与付款条件);
  3)降低成本的态度及行动:是否真诚地配合公司主动地开展降低成本的活动,制订改进计划、实施改进行动,是否定期与公司检讨价格;
  4)工艺要求:有些原材料由于工艺限制使得公司必须依赖,对这些供应商自然要小心搞好关系。
  经过采购原材料的分类策略及以上分析后,我们就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供应商建立不同的关系。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将供应商分成普通供应商和重点供应商,成分标准依据80/20规则,即占有80%价值的20%的供应商为重点供应商,而其余只占20%采购金额的80%供应商为普通供应商。对于重点供应商应投入8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改进,而对普通供应商则只投入20%的时间和精力跟进其交货等。更多的做法是根据上面所述的供应商分类模块法,将供应商划分为伙伴型、优先型、重点商业型及普通商业型。
  3、供应商关系的最高层次--供应商的伙伴关系
  供应商伙伴关系是工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所达成的最高层次的合作关系,它是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由双方为着共同的、明确的目标而建立的一种长期的、合作的关系。成功的供应商伙伴关系要求很高水平的相互协调对互信赖、共享信息、共但风险、共用技术创造与革新,同时需要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
  具体讲,供应伙伴关系包含着以下意思:
  1)发展长期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由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共同确认并且在各个层次上都有相应的沟通;
  2)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且为着共同的目标,指定共同的有挑战性的改进计划;
  3)双方相互信任,诚恳、公开、有机地配合,共但风险;
  4)相互学习、共享成功经验;
  5)共同开发、创造;
  6)以世界最好的经验与尺度来衡量合作的表现,不断提高。
  7)发展供应商的伙伴关系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8)缩短供应商的供应周期、提高供应的灵活性;
  9)减少原材料的库存,降低行政费用、加快资金周转;
  10)提高原材料的质量,降低非质量成本;
  11)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改善订单处理过程、提高材料需求的准确度;
  12)共享供应商的技术成果,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13)与供应商共享管理经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4-3-28 21:00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