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果园港年内启动铁水联运,我市正形成以果园港、寸滩保税港、空港、铁路港以及正在建设的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构成的“五位一体”物流枢纽,从现实到虚拟网络为重庆融入全球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水陆空三路齐发的立体物流网络优势,让重庆在提出打造长江中上游物流商贸中心的同时,有了更远的规划。
635253830637958984(1).jpg
在“五位一体”的物流枢纽逐渐成型后,我市首次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建设亚太地区的国际物流枢纽——昨日,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去年底,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物流贸易中心的标志性工程果园港开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年吞吐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的港口,在年内将与铁路实现“牵手”。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副总经理黄继昨日告诉商报记者,果园港与渝怀铁路鱼嘴编组站之间的铁路10公里的连接线将于今年内打通。这意味着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将实现与铁路的无缝连接。
该连接线打通后,其年吞吐量将在600万吨左右,届时,货物就可以通过果园港实现水运和铁路的无缝衔接,经由现有的渝新欧大通道运送到世界各地。
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商报记者介绍,果园港、寸滩保税港、空港、铁路港,以及正在建设的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构成了从现实到虚拟网络的立体物流枢纽。该中心人士昨日介绍,目前已开工服务器规模30万台,已建成规模达10万台,预计将于5年内达到8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
铁路港方面,重庆北站客站建设指挥部工程师蒋伟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北站扩容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底建成投运。西南地区最大的货车编组站——兴隆场编组站已于日前建成投用。
水、陆通达,空中物流通道建设也在提速。江北机场扩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明进介绍,江北机场东航站区扩建工程,包括一座53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和一条长3800米、宽75米的4F级跑道及相关配套设施。投用后江北机场将拥有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年飞机起降37万架次的运行需要。工程将于2015年竣工投用。
地理纵深
重庆问路亚太物流枢纽
在上述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看来,到2015年,果园港和渝新欧铁路连通后,长江下游城市的大宗货物也可以通过果园港来往欧洲。
该负责人表示,中西部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腹地,渝新欧国际通道的谋划与推进,使得两江新区在构建亚欧国际物流通道中具有枢纽优势,果园港、寸滩港通过长江连接太平洋;渝新欧联通大西洋,以及通过西南翼的出海口连接印度洋,使得中西部的国际贸易通道大大拓展。
立体物流网络的构筑,让重庆渐成为吸引亚太物流集散的要地。渝新欧回程班列正式开动,东航物流也于去年7月在两江新区挂牌成立了第一家分公司,并在重庆打造物流全产业链。
在东方航空物流公司西南分公司负责人屈宏翔看来,东航物流西南分公司选择落户重庆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水陆空齐头并进的局面是重庆发展物流的一大区位优势;硬件配套设施也与上海等物流集散中心相差不大;而政府扶持和重视程度则远远超过其它不少大城市。
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中西部实际上不但成为中国扩大内陆市场的战略腹地,也成为链接太平洋地区与欧洲的战略通道,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方向。我国在国家层面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重新打造长江经济带升级版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两江新区作为连接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新欧新丝路的枢纽区域,区域内果园港、寸滩港、空港、铁路港等国际级的开放平台,使得新区完全可以承担起联系欧亚大陆国际物流中转的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向商报记者表示,周边省区市乃至一些东部地区“借道”重庆的越来越多,2012年重庆港转口货运量占比已上升到40%。尤其是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大转移正以中西部为中心全面展开,重庆立体物流网络的形成,将承接中欧贸易的货物和信息流中转,进一步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地理论见
助重庆掘金
两大经济带
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认为,重庆可以依托物流优势,借力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优势,做大产业蛋糕。
曾国平表示,重庆两江新区作为连接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新欧新丝路的枢纽区域,处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位置,这使得两江新区内陆开放在国际国内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这是两江新区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曾国平建议,重庆应该依托物流优势,整合产业资源,进一步促进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要素集聚,围绕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掘金新兴产业集群,使更多“重庆造”走出国门。
在东方航空物流公司西南分公司负责人屈宏翔看来,复制发展模式并不难,但难点在于如何形成机制,提升物流服务、推进政策配套等“软件”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