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试图用一篇短文来探讨有关“精神”问题一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这是一个会令部分人反感的词。
但是我想大部分人还是会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人和人之间的区别虽然存在于年龄、性别、外貌、性格、气质、财富、教育、生活背景等外在的、可视的、可量化的、可定性的众多方面,但是其本质区别应该还是诸如观念、态度等源于内心的、不可视的、不可量化的、不可定性的那些东西。
而我们目前大部分人在做员工培训以及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确实忽视了,或者是无意中回避了这个问题,灌输的更多是流程完善、制度建立、技能培养等,隐含的意思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被明确区分的”、“你们只要这样做就对了”等命令式的东西。教育训练教育训练,但是“教育”与“训练”并不一回事,训练的是技巧技能流程制度;教育的思想观念态度意识,我们做的一点点只是训练,真正的教育太少了。
坦白说现在绝大多数流行的“励志”书,比如《没有任何借口》、《送给加西亚的信》、《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等都只是代表了老板们的观点与要求,它们始终都在回避一个其实很核心的问题:作为一个拿着微薄薪水,资源有限,甚至从来都不被老板或上司关注过,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与信心,而且每天还要为了思考诸如要不要搬到公司附近来住以节约车费等不大不小但又非常现实的问题而反复思想斗争的职场小兵,他(她)每天还要辛苦的上班加班,到底要怎样面对他(她)所左右不了的局面,怎样面对自己内心不为人知的痛苦与挣扎,怎样修行才能真正有所成长,最终得成正果?
同样,在有关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问题上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绝大多数论述的都是丰田通用、海尔联想如何如何,而且事实上都是在循环论证“因为好,所以好,就是好”,用结果来推原因,极少有正面关注一个小企业每天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或是徘徊在成长的岔路口的时候要如何抉择。
以上我试图说明的是,处在组织中的我们每个人对自己、对环境必须强调对包括成长、变化等“过程”的关注,纯粹的结果导向有可能只是驴子前面吊着的萝卜,看得到但却永远吃不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必须找到支撑个人成长的永不枯竭的“源动力”,而不是被单方面要求的,受形势所迫的,不得不做出的条件反射。
什么是“职业精神”?
很难有严谨的定义。我的理解是,“它是对自身从事的职业的虔诚与投入”。
每个人生活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它是我们在职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认知以及特定的心理和素质;它源自于我们内心对某些事物清晰、坚定的认识;它不会受到环境变化而改变;它会鲜明的贯穿于日常或突发事物的处理中;是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落脚点。我相信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并处理关于愿景、沟通、执行力、团队合作等管理工作中看上去好象谁都明白但是其实谁都搞不清楚的基础性问题。谁都知道并不是把18岁以上的壮男招集到一起,每个人发把枪几颗子弹然后在安个连长团长什么的就会成为攻无不克的军队了。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有个对部队的题词:“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虽然军队与企业团队,士兵与职员的使命是不一样,但是其对这一点的要求却是一致。
为什么要强调职业精神?
就象回答“为什么人要有信仰”一样,我的解释是“它就是我们成长与生活的源动力;它就是我们内心用来衡量非纯技术问题的尺度;它能为我们面对每天都发生在身边诸如公平、机会、挫折、愤怒、犹豫、恐惧等问题带来净化效果,使我们能更清晰的了解到问题的本质而做出正确的反应与判断并采取行动”。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明白,管理与企业成长若陷入制度迷信的后果会是灾难性的,这已经被无数的例子所证明(比如最典型的是麦肯锡对国内实达、康佳、中国联通、乐百氏、王府井百货、上海轮胎等咨询案的失败,虽然其中原因非常复杂,但是落入制度陷阱是一个共同特征,甚至这些当时在业内被传得轰轰烈烈的重组规划后来实际却只象野蛮民族的祈雨仪式一样,一点也不会影响随后的天气,更有甚者会让天气变得更坏)。
同样,一个长像出生才情抱负一般般而且深受鸡毛蒜皮小事折磨不知道明天在哪里的普通员工的成长、一个由长长短短的普通员工组成的每天自己人之间还会相互抱怨甚至吵架的普通团队的提升也是无法通过仅依靠对技能技巧等进行魔鬼训练就能改头换面的,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但是只是骨架,不具有新鲜的生命力,不可能让死人活过来。所以在抗美援朝期间毛主席才要强调部队除了要有棉衣过冬、弹药补给要充足之外还要有“思想武装”。
如果把我们所希望得到的工作成果作为一函数的话,那么职业精神就是影响一个人能力发挥的重要系数,它可以放大或者缩小个人能力发挥的效果。企业需要具备高度职业精神的人,这与所谓的“忠诚度”并无直接联系,职业管理者忠诚的是岗位赋予自己的职责与使命,而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个企业。
职业精神从何而来?
的确这是更务虚的一个话题,更无法精确回答,但是我想对于每个普通员工来说,至少有这么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1、明确自有资源状况与投资回报预期。 很明显,说打工也好说上班也好说职业也好,其本质上也是进行一种投资行为,所不一样的是投入的不是股份、资金、技术等常规意义上的资本,而是我们的时间、精力、青春、体力、情绪等种种自然赋予的东西,在这样一个行为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板,都在进行或多或少的投资收益核算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因为心情不爽或待遇太低而跳槽)。所以必须自我分析诸如“我有什么?”、“我喜欢什么?”、“我善于什么?”等看上去很幼稚的问题,因为这都是你的资源啊。可是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评价起别人来涛涛不绝,可是对自己却讳莫如深;我们很容易对别人敞开心扉,却总是在潜意识里非常害怕对自己坦白,我们甚至从来都不给自己与自己交流的时间或机会,我们甚至只是完全的毫无价值的活在别人世界里。想想你对认识的所有人的印象,可能最陌生的就是自己。
到底想得到什么?“过得更好”“得到更多”是每个人都有的天生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与义务,可是我们常常都不是非常清晰的认识并坚持这一点,大部分人对自己来说都是非常槽糕的老板,只知道等着每月15号发工资,除此就没有别的想法。我们可以获得的东西真的很多,绝对不只是那点工资,而只是你有没有把宝贝当石头踢到下水道里,或者说是不是用发现、探索的眼睛来观察一切。所以说“相同的地方出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出相同的人”,这种渐变的差异而导致最终质的差异的形成无法用客观条件的差异来说明,只能归结为主观上我们存在于内心的某些因素。
都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来要到哪里去的人,他(她)根本就无路可走,不是因为没有路,而是他(她)看不到路,不看路,于是可以断言有的同伴已经高歌猛进的时候,他(她)十年二十年后还是停留在原地。必须在自己的起点与终点非常明确了,才有可能谈的上规划路线问题、进度问题,这个基础的本原性问题是作为我们每个普通员工要警惕不能逃避的,也只有逼着自己回答这些看上去很无边无际的问题我们才可能有一个职业的开始,这是一种勇气。从前阵子我让写的总结报告来看,我相信我的兄弟都是诚实善良的,可是就是太保守,对自己太保守。
只有对自己坦坦荡荡,无藏无私的人才可能有大胸襟大气度。
2、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心态。 从小我们就被告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但是只是用在思想政治课考试的论述题的默写中,而几乎很少会和自己的遭遇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只是越是成年越是倒退,因为所谓的“现实”问题----那些鸡毛蒜皮的俗务占用了自己太多时间,那些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话题影响了自己的判断,“理想”已经被直接与“幼稚”划上等号。
好吧,不谈理想。
个人认为所谓的“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应该就差不多了:
不要抱怨不要叹息。确实有太多事以个人渺小的存在是无法改变无法预见的,牛奶洒了孩子哭破嗓子也没用,美洲印地安人也有“不受第二只箭”的说法,与其躲在角落里抚慰伤口顾影自怜感怀飘零还不如继续顽强战斗来得痛快。我们没时间抱怨,没时间叹息。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拿起与放下都需要勇气,我们可主动选择的机会确实也不多,更多的时候都是在被选择,甚至是在被随机选择,这种该死的无力感与挫折感掩杀了多少脆弱的美好愿望。所以,我们每个普通人一定要试图去找到那种“主动的感觉”“控制的感觉”,让那些慢性但是致命病毒式的无力感与挫折感从内心深处消失,使自己学着去热爱去执着去珍惜那些已有的在眼前的人和事并从中找到乐趣,甚至是,使自己学会享受工作。
观念改变、习惯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这是千古至理。只有基本的价值观被一致认同所谓的团队存在才有了基础。
3、增强基础的职业技能。 这是个安身立命的基础要求,“术于外,而道于内”,职业精神属于“道”的范畴,它提供的是内在力量,它的外化需要通过具体的技巧、技能来传递,毕竟我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被结果所衡量的。所以强化精神层面的修行的同时,同样要注重技能层面的提升,否则就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为人不齿。
这点很好理解。
4、培养对环境及其变化的察觉能力。 什么叫“能力”?我的理解是,“只有改变与创造才是能力”,其他都只是技能,不值得夸耀。
这也正说明,优秀的人物他们能“主动的、预见性的”对事物做出适合的反应,而不是被动的、条件反射式的本能反应。温开水煮青蛙的故事(虽然我动手做过实验其实青蛙还是会跑出来的)说明的就是对变化不敏感的可怕下场;而中国儒家强调的核心也是“时”与“中”,所谓“时”粗浅的说就是对变化的敏锐察觉(此处观点引自金景芳教授修撰的《孔子新传》一书)。
胡锦涛所提出的“与时俱进”也强调这一点。尽管目前在我们企业中,“变化”并不是想用温水煮死青蛙,也几乎不会直接马上影响到大部分员工的生态环境,但是在自身岗位上对环境的变化没有敏感度,没有直觉的人,注定成不了气候,充其量也许只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执行者”,不会有突破性创造。或许这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普通员工要求太高了,太玄乎了,但是我们可以借这个话题去剖析去思考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都普遍觉得沟通非常吃力,执行非常困难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不对称,为什么信息不对称?因为还是有很多人关起门来两耳不闻窗外事当自了汉,情况已经火烧眉毛了他还是不紧不慢的东摸西摸,因为他完全没有感觉,怎么会主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却有无数人热衷传递小道消息,唧唧喳喳,好象个个都是先知先觉似的,或只是在看热闹,认为与自己无关。
对变化没有敏感,许多制度与要求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刻舟求剑,甚至成为前进的阻碍,“时世造英雄”、“审时度势”似乎变成了遥远的传说。前面提到的对“过程”的强调,其实质就是对“变化”的把握与反应,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成功不能复制。讲烂掉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怎么准备准备什么都搞不清楚的人怎么会有好运落在他头上?
组织的新陈代谢遵循同样的自然规律,生物进化中的“自然淘汰”是个血腥的过程,而我们每个人一不小心不知不觉中就在被环境自然淘汰(好可怕)。所以在我看来,学会有意识的关注变化并诉诸于内心,及时做出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修炼。
5、理解岗位的核心使命与价值 每个人每天都会有许多事情要处理,通过组织分工我们也基本能辨别的出来“有哪些事情是谁谁要做的,有哪些事情是自己要做的”,但是却极少人思考“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对自身岗位与职责常常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没有去探讨其核心的本质的使命与价值。
这方面的盲目会极大的影响自己的发挥。有个故事非常恰当的说明这一点:有三个民工在砌墙,路人问你们在干什么,A老老实实的说我在砌一面墙,B乐呵呵的说我在盖一个大楼,C踌躇满志的说我们是在建设美丽的城市;若干年后,A还是老老实实的砌墙民工,B已经成为一个职业建筑师,而C已经是城建规划的一把手了。虽然这故事有很多个解读版本,但是我认为对岗位的核心使命与价值的不同理解就注定了职业发展前途。
老老实实的搞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比你看一百本成功学的书都来的有价值。比如,我们有谁曾清晰的告诉自己,“我也是在这个领域内经营,我的成果会直接影响到什么什么”?大部分人还不是只知道自己只是生管生管物控物控采购采购。
或许说了这么多,可能始终也没有完整的讲清楚职业精神是怎么回事,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来做不同的解读,它也不会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内在的,原动力式的力量的存在,使我们每个人职业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强内外兼修,才能够更立体的从每个个体出发去理解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更稳定快速的获得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