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目的
确保仓储物流业务生产业务安全、快速、准确地进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仓储管理部及各相关岗位人员必须遵守。
3.0职责
3.1由仓储管理部相关人员编写仓储作业指导书。
3.2由仓储管理部经理负责对本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评价,保存评价记录。
3.3由物流中心领导负责本单位的仓储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批。
4.0工作过程描述
工作过程简图
仓库工作程序简图.png
4.1货物验收、入库作业
4.1.1货物的入库验收
指仓库对入库的货物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手续,严格核对凭证,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验工作。从作业过程来看,一般包括货物接运,货物验收,办理入库手续。
货物验收直接关系到供货方、承运方与保管方的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
货物一经验收,其一切后果均由保管方负责,只有把好验收关,将数量不符、规格有误、质量不合格等情况作好详细记录,分清责任,据此向有关责任单位提出换货、退货或拒收,才能维护本单位的利益不受损失。因此,保管员要本着“准确、及时、认真”的要求对货物进行验收。
4.1.2承运单位送货到库(汽运到货)
1.根据货主到货预报情况,提前规划安排好货物储位。
2.保管员检查送货人所持的运输单是否正确齐全。经检查无误后,核对出货单上的货物品种、规格、数量是否与车上实物相符。
●检查核对要项:
①查看运输单据,确认货物是由本单位接受。
②运输单据齐全,单据的样式、签字、印证正确无误。
③厢式货车或集装箱到货,如出货单上注明铅封号,注意铅封是否完好。
④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与单据上的内容完全相符。
⑤货物的外包装完整无损,无水渍、污渍及箱体变形的情况。保证接受货物的外包装完全符合合同或协议的要求。
3.核实无误后,及时指挥叉车司机、理货员、装卸工将货物卸于进货暂存区。
●注意要项:
在卸车入库过程中,如发现货物当中有外包装破损或规格、数量上出现与出货单上不相符的货物,除了要送货人当场确认外,还要及时通知货主确定是否接受。若货主同意接受,货主应以传真或其它书面形式加以确认,若当时做不到,事后应及时补办。同时必须让送货人当场出具书面证明,并签字或盖章加以确认。保管员要把这些货物与合格品分开存放,并作好有关记录。
4.依照与货主达成的服务协议要求,对于需要开箱抽检的货物,按协议规定的抽检比例进行开箱抽检,出现问题及时与货主取得联系。
5.货物卸车、验收完毕。保管员与送货人员共同确认数量及验收情况,并在出货单上签上实际验收情况,包括实际接受的货物规格、数量、包装情况等内容。其中,实际验收数量必须用大写数字。形如,壹、贰、……同时,在出货单上签字并盖收讫章,注明日期、时间。对于一式多联的出货单应该复写,即保证各联出货单上所签字样完全相同。并留存相应几联的出货单。
6.保管员指挥叉车司机、理货员、装卸工将货物由进货暂存区搬运至储存区相应储位。
4.1.3到供货单位提货
仓库按合同或协议到供货单位自行提货时,应同货物的初步验收相结合。
1.保管员向提货人介绍货物验收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货物的外观检验、清点数量、核对规格等事宜。必要时,保管员或检查人员可同往提货。
2.货物提运到库后,保管员根据司机所带的随车明细表检查货物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确认无误后,指挥叉车司机、理货员、装卸工卸车入库。
4.1.4登记货卡、账册、传递单据
1.货物验收入库后,保管员应及时登帐、建卡。如果需要我单位入库验收单,保管员还应填写《入库单》。
2.建卡。货卡是一种实物标签,上面标明货物名称、型号、规格、商品代码、凭证号、入库时间、数量、经手人等内容。货卡一般放在上架货物的下方或堆垛货物的正面。每次收发货物时,保管员都应填写货卡。
3.登帐。保管员应根据实际验收情况和有关正式凭证建立《货物保管明细台帐》。建帐内容包括货主名称、货物品名、型号、规格、商品代码、储位、数量、凭证号、入库时间、车号等。它是货物账目管理的关键,是企业对帐的基础。汽运到货的,保管员可以按规格分库房建立流水账,根据实际情况可按月或季度转接,并将上月或上季度的账册存档;
4.单据。应返给料帐统计科的单据应及时传递料帐统计科,最晚不得超过当班下班前1小时(收货作业超过下班时间的,单据最迟于次日上班后0.5小时内传递料帐处)。并作好单据传递记录,包括时间、单号、接受人签字等内容。属于保管员自己保存的单据凭证,应分类放入档案袋内集中保存,并按月把单据凭证装订成册存档。
●账册、货卡的填写要项:
账册和卡片一律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字体要端正,不得越格、潦草。帐、卡不得涂改、污损、挖补、刮擦。如确系填写错误需要改正时,应在需要更正的原文上划两条横线,将更正内容写在其上方,并签字或盖章,注明修改日期。
4.2货物储存、保管
4.2.1在货物入库之前,保管员要根据货物的性质、体积、堆码极限对库房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储位的合理使用。
4.2.2按功能别将整个库区划分为良品区、不良品区(包括零散区)、暂存区、加工区等,明牌标示,专区专用,确保货品的有效堆置及处理。
4.2.3新进品项存放于各个储位后应随即设立《货物卡片》。
4.2.4对入库之同类产品按生产日期、规格分批存放,以储位号和《货物卡片》加以区分、识别。
4.2.5货物码垛时要预留的通道和墙距、垛距、顶距、柱距、灯距(简称“五距”)。通道必须满足人力或机力的作业要求,一般宽度不得小于2米;墙距指垛与墙之间的距离,宽度不得小于0.5米;垛距是垛与垛之间的距离,一般在0.5米左右;柱距指货垛与库房内立柱之间的距离,一般在0.3米左右;顶距指货垛与屋顶或屋架下弦拉梁的距离,不得小于0.5米;灯距指货垛与照明设备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0.5米。
4.2.6货物堆码要求:稳固,货垛要不偏不斜,不倒不歪。
定量:每行每层数量力求成整数,不具备整数堆码条件的货物,其垛层要明显,以便于清点数目、发货和盘点。
整齐:货垛排列要整齐有序,严格按照规定的垛型标准堆码。横竖均成行、成列,做到整洁、美观。
节省:节省仓位,节省人力机力,提高仓库面积的利用率。
4.2.7货物出货在满足客户订单的前提下严格遵循先进先出、易坏先出之原则。 保管员须定期检查库存货品的先进先出情况,主管人员可随时进行进行抽查和监督。
4.2.8温湿度。若合同中约定的储存货物对温湿度要求较为严格,应根据货物对温湿度的要求,对库房内温湿度进行监测和控制。
①温湿度的监测:在库房内的中部悬挂一个“温湿度计”,悬挂高度离地面约1.5米。指定专人每天按时观测和记录。观测时间一般为上午、下午各一次。记录内容:温度和相对湿度。
②温湿度的控制:将库房、货架或货物尽可能严密地密封起来,以防止和减少外界空气不良影响。
③温湿度的调节。当库房内温湿度不适宜货物储存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库内温湿度。
(A)通风。通过库房内外空气的交换,达到调节库内温湿度的目的。该方法经济、简便、收效较快,对降温、降潮、提温都有一定的效果,并可排除库内的污浊空气。一般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或者两者结合使用。
自然通风。根据货物的温湿度要求,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通过开启库房门窗,让库内外空气自然交换,以达到调节温湿度的目的。在进行自然通风时,须不断观察通风效果,若通风效果不利于库内外温湿度要求,或库外气候发生了变化,不利于通风时,应该迅速关闭门窗,停止通风,以维持通风效果。
机械通风。利用排风扇或吹风机等通风机械强迫库内外空气发生流动和置换的方法。
(B)除湿。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库内潮湿空气中的部分水汽除去,以降低空气湿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利用除湿机等装置除湿。根据库房的面积和当地的气候,确定除湿机的功率和数量。一般将除湿机放置在库房中部。
吸湿剂。常用的吸湿剂有:生石灰、氯化钙、硅胶、干木炭等。一般将其摆放在垛底和库房沿墙四周。经过一段时间吸湿潮解后,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C)温度调节。若自然条件下的温度不能满足货物储存要求时,要根据要求用制冷机或暖气等设施调节库房内温度,保证满足货物储存要求。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