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喜欢凭主观经验做判断,不愿意老老实实去了解事情后再做出判断和决策。他们以为这样做可以省点事,结果往往越想省事越不省事,甚至惹上麻烦事。
举一个仓库常见案例:
在给各仓的建议中,我要求到货的每包物料(注意,不是每个),是每包,纸箱类是每托。在收货的时候要贴一张标签,体现是什么,有多少,什么时候到货的。
为什么要贴一张标签,其目的,就是从进入库房的那一刻起,无论这包物料在库房哪个区域,哪个托盘上,哪个车上,哪个角落,我们每个人(包括临时工,来访的客户,办公室人员,门卫等)看到这包物料都知道是什么,有多少,什么时候入库的。
前几天我在巡库过程中发现,有少量末有贴标识,不知道这包是什么时候入库的?不知道是来自于什么供应商?也不知道这一包数理是多少?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检查。在收货的时候检查看一下就能解决问题。
由此我想到了企业一些人做事的习惯和风格:工人干完活不检查,上工序交来的东西下工序不检查,工人装箱的时候多了少了不检查,反正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次过。导致的结果就是品质问题层出不穷、客户投诉长期不断……其实,只要老老实实检查一下就能够避免这些问题,而检查又增加不了多少工作量。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养成了根据经验做判断的习惯,“我以为没问题”,“我觉得没问题”,问题往往就是这样出来的。我们为什么喜欢根据经验判断事情?就是一个“懒”字在作怪,本来想省事,结果不但不省事,还惹出了麻烦事。比如那个刻碟出错的摄影师,就因为这个简单的错误被我狠批一通,然后他还得重新做,误人误己更误事。很多企业的人也有“懒汉”的工作习惯,做起事来处处偷懒,结果反而麻烦得不得了,频繁地纠错和返工,效率低下而又忙乱不堪。
我们为什么会放心大胆地“偷懒”?是因为我们“以为”事情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以为”自己做的没错,“以为”自己了解情况。然后我们就在“以为”的基础上判断和决策。“自以为是”是我们偷懒的同胞兄弟。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话告诉我们,凡事要查看以后再做判断,不要自以为是。佛家也教我们,做事要“多用五根,少用五识”,就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用身体去触,不要用脑袋想当然。
做管理必须踏踏实实、一步都不能少地做,摒弃经验判断,多去现场查看。这是把事情做好的原则。
那么,管理者怎么去现场查看?是不是走到车间到处看?你这样看,除了看到大家忙,是看不到什么问题的。怎么样才能看到问题?我的做法是,派老师在车间呆上十几二十天搜集数据,通过数据来看问题。我们一定要懂得管理上的看,是要用数据来看。
在企业做得最多的事情,一个是开会,一个是做表单。开会开的是数据化的会议,以数据说话。做表单也是为了通过表单形成数据,通过数据来判断做事的好坏。掌握数据,就能对问题一目了然,数据是看问题的放大镜、显微镜。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