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途径
进行适当的空间规划,必须首先进行以下基本工作步骤:
1)定义设备的物理和成本条件,并填写进表格或检验表(参见后文《仓库平面规划基本因素核对表》)。
2)定义储存的物料。在表中列出所有影响仓库或DC作业的关于物理的、商业的以及客户服务的条件。
3.1物理条件
不但仓库的建筑设施而且产品的搬运的物理标准都要考虑,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合理的仓库布置并达到最优。
3.2描述仓库设施
通过定义,我们指能实际上在纸上绘出建筑的物理特性,包括:
能显示柱子或公用设施的成比例的图纸
从地面到梁下的高度
所有可用面积(平方米或平方英尺)
地面承重或承载限制
一跨的尺寸(两个方向上的柱距)
卡车或铁路装卸货月台的位置,它们对明确设施的所有权或每年的租用成本有用
3.3详细说明物料
列出储存物料的所有类型以及特性:是否易碎的,价值高的,有安全要求的,易燃易爆有毒的。定义包装形式,构造如散装、箱装、托盘装或桶装的形式,并且考虑作业因素,如物料跟踪、保持期、先进先出的要求等,具体如下:
物料类型或种类(产品或供应商)
每个种类的相关单元价值
每个种类物料的可堆叠性(是否有稳定的底座,堆叠时是否会变形损坏)
物料的包装形式(散装、桶装、箱装、托盘装、专用器具)物料或包装材料的易燃性
每种物料的批量控制先进先出以及产品的有效期控制安全防盗要求
每种物烊的拣选单位,是单件、散件、箱还是托盘替代品
3.4仓库的目的
建造仓库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储存还是作为一个配送中心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它只是一个服务于产品的原材料的规程和供应地?明确了目的之后,才能了解该仓库设计的储存和搬运条件的限制。
3.5订单资料EIQ分析
对于物流中心的系统布置与规划要研究其订单的(现有的和未来的)形态,包括订单的数量、品项、出货量大小、订购频次等因素,以时间为单位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判断其“服务能力”,并作为系统化布置与储位管理的重要依据。
3.6搬运设备对仓库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搬运设备通常会对仓库内的作业通道宽度提出一定的要求。一般要考虑其作业通道、主通道、仓库进出门的方位、电梯的方位、车辆尺寸与数量等诸多因素。
3.7仓库内各作业区域的影响
仓库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类型,也就有不同的功能以及相应的作业区域。
通常可考虑的区域包括:入库码头、储存区、拣货区、出库区、仓库管理区、退货区、作业通道等等。如何合理地分配以上区域的面积,取决于搬运设备以及下述因素(见第5节设置优先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