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件结合公司实际运营情况,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及供应商技术资料,明确了各类敏感物料的默认保存期限、仓储环境要求、标识管理流程、出入库控制要点以及超期物料的检测与处理程序,并对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清晰划分,实现从采购入库到生产领用全过程中的有效管控。
1. 目的
确保塑料原材料、无纺布、油漆、胶水、胶带、清洁剂(以下简称“敏感物料”)在贮存期内保持性能稳定,满足客户质量要求。
预防因超期存储导致的面料发霉、胶带粘性失效、胶水化学变质、油漆结块等问题,避免因材料质变引发的产品外观缺陷、机械性能下降及安全风险。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以下物料的贮存期限管理:
▪塑料原材料(如PP、PE、ABS、PVC等)
▪无纺布
▪油漆及涂料
▪胶水及粘合剂
▪胶带类产品
▪清洁剂及其他辅助化工材料
3. 相关文件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贮存和防护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仓库管理制度》
《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4. 职责划分
4.1 技术部
负责制定各类原材料的贮存期限标准及技术参数,并根据供应商说明、行业标准及实际使用经验进行定期更新。
4.2 生产制造部
作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并监督塑料原材料、无纺布、油漆、胶水、胶带等物资在有效期内的使用和流转。
4.3 采购部
在采购过程中,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完整的产品说明书、出厂日期及推荐保存期限;优先选择包装未开封、有效期较长的产品。
4.4 原材料仓库 / 外协件仓库
对已检验合格入库的物资进行分类、分区、标识管理;
在标识牌上明确标注:供应商名称、物料名称、牌号、生产批次、生产日期、有效期、入库批次、入库日期;
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状态,对临近有效期的物品提前登记并送检;
对于超期或疑似变质的物料及时隔离并通知质保部处理。
4.5 质保部
负责对即将到期或超期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判断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对异常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做出决策。
4.6 领料部门(如注塑车间、装配车间等)
使用前应核对物料的有效期;
若使用的是经检测合格但已过期的物料,须做好详细记录并在成品上标注批号,以备追溯;
发现异常物料应及时反馈至仓库或质保部。
5. 工作环境要求
5.1 通用环境要求
仓库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整洁,远离热源、火源、阳光直射及漏水区域;
室内温度应控制在 0°C 至 35°C 之间;
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高湿导致吸潮、发霉等问题;
禁止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便于日常巡查和应急处理。
5.2 物料存放方式
设置专用货架,至少两层以上,使物料离地存放,避免受潮;
面料类应整卷竖立放置,外层塑料包装不得破损;
化学品容器应保持原装密封,不得随意更换容器;
易挥发、易燃物料(如油漆、胶水)应设置独立防爆库房或专区存放。
6. 工作程序
6.1 采购控制
所有采购物资必须附有完整的出厂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存储条件等;
如无明确保质期说明,则按以下默认标准执行:
▪油漆:未开封状态下保存期为 2年;
▪塑料原材料:未开封状态下保存期为 3年;
▪胶带:未开封状态下保存期为 2年;
▪胶水:未开封状态下保存期为 2年;
▪清洁剂:保存期为 3年;
▪无纺布:保存期为 3年。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