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送环节的顺畅与否,离不开仓库端的精准管控。本文围绕配送全流程,从仓库备货、协同物流到事后复盘,详解如何实现商品准时、准确、完好送达,为高效配送提供实操指引。
一、核心目标
配送中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 “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百米”的卓越运营,具体体现在:
1.准时达: 在承诺的时间内送达,提升客户满意度。
2.准确达: 送对的货、送对的数量、送给对的人,减少错送、漏送。
3.完好达: 货物包装完好,内容无破损,品质不受影响。
4.成本优: 优化配送路径和负载,控制运输成本。
5.可视可溯: 实时了解货物位置和状态,对客户和自身都透明。
6.高效异常处理: 对配送延误、客户拒收、退货等问题能快速响应和处理。
---------------------------------------------------------------------------------------
二、关键管理环节
这个过程可以看作一个紧密连接的链条:
1.出库交接
◤流程: 仓库拣选、打包、复核后的货物,与承运方(快递公司、自有车队、第三方物流)进行清点交接。
◤管理重点: 单据核对(出库单、运单)、货物数量与品类确认、外包装检查、签收手续办理。这是责任转移的关键点。
2.在途运输
◤流程: 货物装载上车,通过干线运输或城市配送网络进行移动。
◤管理重点:
▪路径优化: 规划最高效的送货路线,减少绕行和空驶。
▪车辆监控: GPS跟踪车辆实时位置、行驶速度、停留时间。
▪温湿度监控: 对冷链、特殊商品(如药品、食品)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品质。
▪安全监控: 防止货物被盗、被调包。
3.末端配送
◤流程: 配送员根据订单将货物送至具体收货点(家门口、前台、快递柜等)。
◤管理重点:
▪预约管理: 提前与收货人沟通,约定送货时间。
▪电子签收: 使用手持终端(PDA)或手机App让收货人电子签收,实时上传系统,作为送达凭证。拍照签收已成为标配。
▪异常情况处理: 如客户不在家、地址错误、拒收等,需有标准流程指导配送员如何操作(如:放置安全地点、联系客服、带回网点等)。
4.逆向物流
◤流程: 处理客户退货、换货请求。
◤管理重点:
▪便捷的退货入口: 提供线上申请、上门取件等服务。
▪退货品鉴定: 收货时检查商品状态,判断是否符合退货政策。
▪快速处理: 鉴定后快速办理退款或换货,资金流和信息流要同步更新。
▪退货品处置: 决定退货品是返回库存、降级销售还是报废处理
---------------------------------------------------------------------------------------
三、配送前:仓库端的 “备货发货全流程管控”
这是配送顺畅的基础,核心是 “让正确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状态出库”,需重点抓 3 个环节:
1. 订单审核与优先级排序:避免 “无效出库”
仓库接到前端订单后,不能直接 “盲发”,需先通过订单审核过滤风险,再按优先级分配资源,减少后续异常。
▌订单审核要点:
①基础信息校验:核对客户姓名、电话、地址是否完整(比如避免 “XX 小区 3 号楼” 缺单元号)、支付状态是否正常(避免 “未付款先发货”);
②库存匹配:通过 WMS(仓库管理系统)实时核查订单商品的 “可出库库存”(排除已预留、损坏的商品),若库存不足,及时触发 “预售标记” 或 “缺货通知”(避免超卖后客户投诉);
③特殊需求识别:标注订单中的特殊要求(如 “生鲜需冷藏配送”“生日蛋糕指定下午 3 点前送达”“易碎品轻拿轻放”),后续环节单独处理。
▌订单优先级排序:
按 “商品特性 + 客户需求” 划分优先级,避免资源浪费:
①高优先级:生鲜、冷冻品(时效敏感,需 2 小时内出库)、紧急订单(客户备注 “当日达”)、预售商品(按承诺发货时间倒排);
②普通优先级:常规日用品、非时效类商品(可按波次集中处理);
可通过 WMS 系统自动标记优先级,生成 “拣货任务清单” 时优先分配高优先级订单。
2. 拣货与复核:杜绝 “错发漏发”
拣货是仓库发货的 “第一道实操环节”,错漏多发生在此步,需通过 “策略优化 + 双重复核” 控制误差。
▌拣货策略:按 “效率 + 准确率” 选方法
不同仓库规模、订单量适合不同拣货方式,核心是减少拣货员 “无效行走” 和 “重复劳动”:
①波次拣货:适合订单量集中的场景(如电商大促),WMS 按 “商品所在货位”“订单区域” 合并多个订单为 “一个波次”,拣货员一次拣完一个区域的所有商品(比如 “同时处理 10 个都含‘纸巾’的订单,一次从纸巾货位拣 10 份”),效率比 “单订单拣货” 提升 30%+;
②分区拣货:适合大型仓库(货位多、商品杂),将仓库划分为 “A/B/C” 等区域,拣货员仅负责自己区域的商品,拣完后汇总到 “复核区”(比如 A 区拣零食、B 区拣日化,避免一人跑遍全仓);
③智能拣货辅助:用 “拣货指引设备”(如 PDA 手持终端扫货位条码,提示 “需拣 5 件”;或电子标签货位,亮灯提示 “此货位有单”),减少人工记忆误差(准确率可从 85% 提升至 99%+)。
▌复核:“人工 + 系统” 双重校验
拣货后必须经过复核,避免 “拣错数量”“拿错规格”(比如把 “500ml 洗发水” 错拿成 “300ml”):
①基础复核:复核员对照订单清单,逐一核对商品的 “SKU 编码、数量、规格”(可扫商品条码,通过 PDA 与订单信息比对,不一致则报警);
②特殊商品加码:对高价值商品(如手机、首饰),需核对 “商品序列号”(确保与订单绑定的序列号一致,避免调包);对易碎品(如陶瓷),复核时检查 “是否有破损”(避免把仓库内已损坏的商品发出)。
3. 打包与贴单:兼顾 “保护 + 信息准确”
打包是商品 “出库前的最后一层保障”—— 既要防配送中损坏,又要确保面单信息清晰(避免物流错送)。
▌打包:按 “商品特性” 选材料 + 规范操作
避免 “过度包装(浪费成本)” 或 “包装不足(商品损坏)”,需针对性处理:
①按商品类型选材料:
▪易碎品(玻璃、瓷器):用气泡膜包裹 3-5 层,再套泡沫盒,盒内填充碎纸 / 气柱(避免晃动);
▪液体 / 膏体(洗衣液、化妆品):先封死瓶口(用保鲜膜缠 2 圈),再套防水袋,外箱贴 “向上 / 防漏” 标识;
▪轻小件(文具、袜子):用 opp 袋封装(避免散漏),多个小件合并订单时用硬纸板分隔(避免挤压变形);
②包装规范:外箱需用胶带 “十字封箱”(顶部、底部各横贴 1 条,再竖贴 1 条),确保搬运中不开箱;生鲜等时效商品需额外加 “保温层 + 冰板”(如草莓配送,用泡沫箱 + 2 块 400g 冰板,确保 4 小时内低温)。
▌面单:“准确粘贴 + 信息完整”
面单是配送的 “导航图”,错贴、漏贴会直接导致配送失败:
①面单信息校验:贴单前核对 “订单号、客户电话、地址” 是否与商品匹配(可扫面单条码与商品 SKU 关联,系统确认无误后再贴);
②粘贴位置:贴在箱子 “平整、无褶皱” 的侧面(避免贴在封箱胶带接缝处,防止运输中脱落);多件商品的订单(如 “一个订单分 2 箱发”),需在面单标注 “1/2”“2/2”,方便客户核对。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