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118|回复: 1

液氨冷库消防安全培训,氨的特性、技术、泄漏处置与急救

[复制链接]
氨作为一种具有毒性和易燃易爆特性的化学物质,其储存、使用及泄漏处置均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
本培训资料为仓库人员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液氨冷库消防安全知识,涵盖氨的基本特性、液氨制冷技术、泄漏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以及中毒急救措施。希望通过学习,大家能够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全文目录=====

第一章、氨的基本知识
一、氨的特性:又称氨气(液氨)
二、氨的危害
第二章、冷库液氨技术及消防安全知识
三、引发液氨泄漏事故原因主要有
二、液氨制冷原理
第三章、液氨泄漏事故的预防及处置措施
一、氨的储存
二、制冷过程中的防火
三、液氨一旦泄漏,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四、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
五、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第四章、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三、急救措施

=====正文节选=====

第一章、氨的基本知识
一、氨的特性:又称氨气(液氨)
∴分子式为NH3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具有毒性。
∴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0.771kg/m3,常压下的沸点为—33.41℃,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8MPa。
∴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900体积氨,溶有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弱碱性。
∴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鸣性气体,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下限为15.7%,爆炸上限为27.4%,引燃温度为651℃。

二、氨的危害
氨挥发性大,刺激性强烈。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造成溶解性组织坏死。
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因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皮肤接触液氨会引起化学性灼伤,使皮肤生疮糜烂。液氨溅入眼内可引起冻伤、冻僵,并变为苍白色。

第二章、冷库液氨技术及消防安全知识
一、引发液氨泄漏事故原因主要有

■设备陈旧
液氨的生产、储存、运输等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检修和更新改造,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管理紊乱
主要表现为:液氨的储存仓库内混放有易燃易爆的氧化还原剂;液氨的装运工具不符合安全运输规定;在运输液氨的过程中不按规定路线行走;未按规定储备急救药品、个人防护器材及堵漏设备等。
违规操作
由于疏忽大意和技术经验的不足,工作人员在液氨的生产、储运等环节违反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了液氨的泄漏事故。

二、液氨制冷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的安全事关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也会对周边群众安全和环境造成影响,为保证事故发生时,及时、有序、高效的进行控制,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大气污染程度 ,我们应该掌握制冷系统技术及消防安全知识。

液氨制冷整个工作过程就是将低于-18℃的制冷对象中的热量,强制送到+30多℃的冷却水中去,使制冷对象失去热量,温度降到我们所需要的-18℃;而冷却水吸收了热量后,又通过水蒸汽的蒸发,将热量传送给了大气,或者说是风将热量吹走了。这就是制冷全过程。

快照1.png

第三章、液氨泄漏事故的预防及处置措施
一、氨的储存
氨是乙类易燃气体,在适当压力下液化成液氨,一般储存于钢瓶或储罐中,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应当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防止发生泄漏爆炸事故。
容器为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阴凉通风的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与性质相抵触的氟、氯及酸类等危险物品分开储存。
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阀受损运输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能超压超量运输,运输车辆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曝晒,同时要保护好附件阀门及液位表。

二、制冷过程中的防火
在氨制冷工序中,应当注意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氨压缩机房列为乙类火灾危险的厂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冷库设计规范》中对氨压缩机房也有专门的设计要求,应当有足够的泄压面积,电气设备要按Q-2(1区)级防爆要求考虑,并设有紧急泄压装置及可供抢救时喷洒水雾的消火栓。配备必要的防毒面具,有条件的可配备空气呼吸器。

三、液氨一旦泄漏,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1、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2、处置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           
图片1.jpg
3、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态氨大量流淌。
4、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
5、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处置时应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

四、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
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断压缩机电源,马上关闭排气阀,吸气阀(双级氨压缩机应同时关闭二级排气阀及二级吸气阀)如正在加油,应及时关闭加油阀。
2、应将机房运行的机器全部停止,操作人员发现压缩机漏 氨时立即停机并根据自己所处位置,在关闭事故机时顺便将就近运行的机器断电。
3、如漏氨事故较大,无法靠近事故机,应到室外停机,停机后立即关闭所有油氨分离器进气阀及与事故机吸气相连的低压桶出气阀。
4、迅速开启氨压缩机机房所有的事故排风扇。
5、在处理事故时,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使氨与水溶解,注意压缩机电机的防水保护。
图片2.jpg

五、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贴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
属于此类设备有:油氨分离器、冷凝器、高压贮液桶、中冷、  排液桶、集油器、放空气器、低压贮液桶等。

第四章、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液氨冷库消防安全培训,氨的特性、技术、泄漏处置与急救.pptx

2.12 M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贡献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都是硬知识。。
安全无小事,这些内容得多看几遍,记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5-10-31 02:13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