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29|回复: 1

配送中心标准运营执行手册(仓储·分拣·配送·现场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保障配送中心运营的标准化与高效性,全面提升仓储、分拣、配送及现场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手册。
手册系统规定了各岗位职责、核心作业流程及安全管理要求,是中心全体人员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与操作指南。


=====全文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1 手册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基本原则
第二章 组织架构与岗位职责
2.1 组织架构
2.2 核心岗位职责
第三章 核心业务操作流程
3.1 入库作业流程
3.2 存储管理流程
3.3 订单处理流程
3.4 拣选复核流程
3.5 打包分装流程
3.6 出库配送流程
第四章 安全管理规范
4.1 人员安全
4.2 货物安全
4.3 设备安全
4.4 消防安全
第五章 质量管理规范
5.1 入库质量管理
5.2 存储质量管理
5.3 配送质量管理
5.4 质量追溯与改进
第六章 设备与工具管理
6.1 设备与工具分类
6.2 设备与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6.3 车辆管理
第七章 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
7.1 绩效考核
7.2 奖惩制度
第八章 附则
8.1 手册修订
8.2 生效日期
8.3 其他

=====正文节选=====

第一章 总则
1.1 手册目的

为规范配送中心日常运营管理,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提升配送效率、保障货物质量与人员安全,降低运营成本,确保配送服务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特制定本手册。本手册适用于配送中心所有在职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是日常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1.2 适用范围
本手册覆盖配送中心全业务流程,包括货物入库、存储管理、订单处理、拣选复核、打包分装、出库配送、车辆管理、设备维护、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相关工作环节,适用于配送中心内部各部门及与外部合作单位(如承运商、供应商)的业务对接场景。

1.3 基本原则
1.标准化原则:所有操作流程、管理规范均制定统一标准,确保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效率优先原则:优化业务流程,合理配置资源,缩短货物周转时间,提升配送效率。
3.安全第一原则:坚守安全底线,保障人员、货物、设备及场地的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
4.质量保障原则:严格把控货物存储、分拣、配送等各环节质量,杜绝货物损坏、错发、漏发等问题。
5.持续改进原则:定期评估手册执行效果,结合业务发展、市场变化及实际运营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规范。

第二章 组织架构与岗位职责
2.1 组织架构
配送中心实行分层管理架构,自上而下分为:
•中心管理层:配送中心经理 1 名,全面负责配送中心整体运营规划、资源调配、成本控制及团队管理;
•部门管理层:设仓储部、配送部、订单处理部、设备维护部、安全管理部、行政人事部 6 个部门,各部门设主管 1 名,负责本部门日常工作统筹、人员调度及任务落实;
•基层操作层:各部门下属岗位员工,包括仓管员、分拣员、复核员、打包员、司机、装卸工、设备维修工、安全员、订单专员、行政人事专员等。

2.2 核心岗位职责
2.2.1 配送中心经理
1.制定配送中心年度运营计划、预算方案,明确运营目标并组织实施;
2.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业务顺畅开展;
3.监控运营成本、效率、质量及安全指标,及时优化调整运营策略;
4.负责团队建设与管理,组织员工培训、绩效考核,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5.对接公司总部及外部合作单位,维护良好合作关系。

2.2.2 仓储部主管
1.负责仓储区域规划与管理,合理划分存储区域,确保货物摆放有序;
2.组织货物入库、验收、存储、盘点等工作,严格把控入库货物质量;
3.监督仓管员日常操作,确保货物存储安全,防止丢失、损坏、变质;
4.制定库存管理策略,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积压与缺货风险;
5.定期组织库存盘点,编制盘点报告,处理盘盈盘亏问题。

2.2.3 配送部主管
1.制定配送计划,合理调度车辆与人员,确保订单及时、准确送达;
2.监督配送过程,跟踪货物运输状态,及时处理配送异常情况(如延误、损坏、丢失);
3.负责车辆管理,组织车辆日常保养、维修、年检,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4.优化配送路线,降低运输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5.对接订单处理部与客户,及时反馈配送信息,处理客户投诉与建议。

2.2.4 订单处理部专员
1.负责接收、审核客户订单,确认订单信息(如货物名称、规格、数量、收货地址、联系方式)的准确性;
2.及时将审核通过的订单信息传递至仓储部、配送部,协调订单处理进度;
3.跟踪订单处理状态,向客户反馈订单进展(如已出库、运输中、已送达);
4.处理订单异常情况(如订单取消、修改、缺货),与客户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5.负责订单数据的整理、统计与分析,编制订单处理报表。

2.2.5 仓管员
1.严格按照入库流程,对到库货物进行数量清点、规格核对、质量检验,办理入库手续并录入系统;
2.按照货物存储要求,将货物分类、分区、分批次摆放,做好标识管理;
3.定期对分管区域货物进行巡查,检查货物存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根据出库订单,准确拣选货物,配合复核员完成货物复核;
5.参与库存盘点工作,如实记录盘点数据,协助处理盘点差异。

2.2.6 配送司机
1.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配送中心车辆管理规定,安全驾驶车辆;
2.按照配送计划,准时、准确将货物送达指定地点,办理货物交接手续;
3.负责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货物损坏、丢失、被盗;
4.做好车辆日常检查、保养与清洁,发现车辆故障及时上报并协助维修;
5.及时反馈配送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配合处理客户投诉与建议。

第三章 核心业务操作流程
3.1 入库作业流程
3.1.1 流程步骤
1.到货通知:供应商提前将到货信息(如到货时间、货物名称、规格、数量、单据编号)告知仓储部;
2.准备工作:仓管员根据到货信息,规划存储区域,准备入库所需工具(如叉车、托盘、扫码枪);
3.货物验收:供应商送货到库后,仓管员核对送货单据与实物,检查货物数量、规格是否一致,外观是否完好,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需抽检,按抽检标准执行);
4.问题处理:若验收合格,进入下一步;若不合格(如数量短缺、规格不符、质量瑕疵),立即向仓储部主管汇报,由主管与供应商沟通处理(如拒收、换货、索赔);
5.入库登记:验收合格后,仓管员使用扫码枪扫描货物条码,将货物信息(如名称、规格、数量、批次、供应商、入库时间)录入仓储管理系统(WMS),生成入库单;
6.货物上架:按照存储规划,将货物搬运至指定存储区域摆放,做好标识,确保货物易于查找。
3.1.2 操作规范
1.验收货物时,需核对送货单、采购订单、实物三者信息一致,缺一不可;
2.对易碎、贵重、特殊温湿度要求的货物,需重点检查,单独存储;
3.入库信息录入需及时、准确,不得漏录、错录;
4.货物上架需遵循 “先进先出” 原则,摆放整齐、稳固,避免挤压损坏。

3.2 存储管理流程
3.2.1 流程步骤
1.区域划分:根据货物特性(如重量、体积、易碎性、温湿度要求)、周转速度,将仓储区域划分为普通存储区、贵重物品区、易碎品区、冷藏冷冻区、快速周转区等;
2.标识管理:每个存储区域、货架、货物均需粘贴清晰标识,注明货物名称、规格、数量、批次、入库日期、保质期(如有)等信息;
3.日常巡查:仓管员每日对分管区域货物进行巡查,检查货物存储状态(如是否受潮、变质、损坏、移位),标识是否清晰,存储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4.库存控制:根据订单需求及库存情况,及时向采购部门反馈补货建议,避免缺货;对滞销、临期货物,及时上报处理;
5.定期盘点: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每周进行一次重点货物抽查盘点,盘点时需如实记录数据,与系统数据核对,发现差异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3.2.2 操作规范
1.货物存储需遵循 “分区分类、先进先出、上轻下重、左整右齐” 原则;
2.冷藏冷冻区需严格控制温湿度(冷藏 0-8℃,冷冻≤-18℃),每日记录温湿度数据;
3.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货物需单独存储在专用区域,配备相应防护设施,由专人管理;
4.盘点过程中需做到账物相符,若出现盘盈盘亏,需在 24 小时内上报仓储部主管,查明原因后按规定处理。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配送中心标准运营执行手册(仓储·分拣·配送·现场管理).docx

43.94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积分: 贡献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管理章节很细致,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5-11-24 14:47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