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407|回复: 0

生产计划管理PPT课件,计划编排、核心生产模型及库存控制

[复制链接]
计划编排是生产的前奏,它精心规划着每个阶段的生产任务,从月到周细致入微。
准确的计划编排犹如乐谱,指挥着物料的流动与存储节奏。
仓库作为物料的存储与中转枢纽,我们必须敏锐地感知计划编排的节奏,提前做好准备,确保物料供应与生产节拍相契合,避免出现物料积压或短缺的尴尬局面。


=====全文目录=====

一、生产计划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二、生产计划编排的要素
三、月、周生产计划编排流程与月、周出货计划的协调
四、月、周生产计划排程的编排原则
五、生产计划的四种生产模型
六、物流计划与存量管制
七、生产计划控制管理

=====正文节选=====

一、生产计划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1、生产计划 :
在可用资源条件下,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间生产?
2、生产计划管理 :
利用有计划的生产方式控制工厂的生产管理流程。
3、生产计划管理的作用: 
生产计划管理是生产部门的工具,又是联系市场销售和生产制造的桥梁,使生产计划和能力计划符合销售计划要求的顺序,并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又能向销售部门提供生产和库存信息,提供可供销售量的信息,作为同客户洽谈的依据,起了沟通内外的作用。MPS把企业规划同日常的生产作业计划关联起来,为日常作业的管理提供一个“控制把手”,驱动了一体化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的运作。

二、生产计划编排的要素(一)
1、通常的五大要素:人、机、物、法、环——与现场管理的人、机 、物、法、环不同的是,计划编排时考虑的是负荷率及效率影响,生  产现场管理中更关注的只是单独的各要素本身(成本和工艺等等);
快照1.png

二、生产计划编排的要素(二
2、时间跨度:
短期——周生产计划:在满足五大编排要素的前提下,生产部门日常生产执行的标准。通常情况下,我们精确到日生产计划。
中期——月生产计划:每月进行整体分析、指导各生产要素的前期准备与相应调整(生产、物料、销售);
长期——年生产计划:结合现有订单预测状况,动态体现各生产要素的负荷状况,以指导订单的评估、物料和生产的准备、以及订单的需求。
快照4.png

二、生产计划编排的要素(三
计划需具备的特点:
准确性:按照计划准确的达成后,需满足当初设计的目的(如标准工时.BOM.存货周转、产量等)。
稳定性:第一周的生产计划不能随意更改、变动,要保持计划的稳定性与权威性。
连续性:前后工序间、上下周计划间,时间与数量都必须保持连续性,不能断节或自相矛盾。
可执行性:生产部门的资源(五大要素)可以满足计划的执行。
异常防范性:也即弹性准备,预防、避免生产过程中 的异常发生而致使计划的延误或反复调整

三、月周生产计划编排流程与月周出货计划的协调
3.1 月生产计划编排流程
快照5.png

3.2 月生产计划编排依据
1.业务提供的交货进度控制表(出货计划)。
2.工务提供的模具明细。
3.车间提供的相关设备产能。
4.财务提供的销售与库存状况分析资料。
5.战略物料状况。
6.工程提供的月度订单的问题点分析。
7.工艺路线及产能表。
8.订单优先安排顺序规则。
9.未来重要供应商的产能评估。
10.未来月度人力负荷的评估。
11.新产品的打样计划。
12.关键设备的保养计划。
13.环境因素。

3.3 月出货计划与月生产计划应如何协调
限于物料、人力、机器等各种原因,销售部门的月出货计划与生产部门的月生产计划往往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生产部门可根据人力负荷、机器负荷、物料进度、工艺、环境等因素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最大限度地使生产计划即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又能符合客户的要求。

出货计划与生产计划协调的方面主要有:
1.出哪些订单:当订单数量超过生产能力时,根据轻重缓急协调出哪些订单。
2.出哪些客户的订单:哪些是重点客户,哪些是一般客户,哪些客户可以协调。
3.出哪些产品:纵观全局,选择出哪些产品最有利。
4.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出多少有利于生产的安排。
5.总数量的多少。
6.根据以往的情况,保留适当的时间余地,以利于紧急订单的确保。

3.4 周生产计划编排流程
快照6.png

3.5 周生产计划编排依据
1. 确认后的物料到料状况。
2. 生产标准工时。
3. 车间实际的生产时间。
4. 车间实际的设备能力。
5.工序优先安排顺序规则。
6.车间工艺熟悉程度。
7.工序之间的平衡。
8.上一周问题点的跟进。
9.突发因素的处理。

3.6 周出货计划与生产计划如何协调
周生产计划是生产的具体执行计划,其准确性应非常高,否则,无充裕的 时间进行修正和调整,周生产计划应在月生产计划和周出货计划基础上进行充分协调,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1.人力负荷是否可以充分支持,不能的话,加班、倒班是否可解决。
2.机器设备是否准备好,其产能是否能达到预定产能,若人力或机器无法达到,发外包是否可以解決。
3.物料是否已到位,未到位是否完全有把握在规定的时间到位。
4.工艺流程是否有问题,有问题能否在规定时间内解決。
5.环境是否适合生产产品环境的要求。

3.7 周生产计划決定后应做的准备工作
1.人员:人力负荷是否合理,人员是否符合需求数量。
2.机器:机器是否够用,其产能是否很快提升,有无其他异常问题。
3.工模、夹、治具:是否准备充分,其品质是否良好。
4.物料:物料是否准备充分,未准备充分的是否确定能按时归位,其品质是 否有异常。
5.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制造流程是否有问题。
6.品质控制:品质控制方法、规程是否准确,各控制点是否准备妥当。
7.培训:人员的培训是否到位,是否能熟悉本岗位的操作,速度如何,是      否会影响生产效率 。

四、月周生产计划的编排原则

1.交货期先后原则:交期越短,交货时间越紧急越应安排在最早时间生产。
2.客户分类原则:客户有重点客户,一般客户之分,越重点的客户,其排程应越受到重视。
如有的公司根据销售额按ABC法对客户进行分类,A类客户应受到最优先的待遇,B类次之,C类更次。
3.产能平衡原则:各生产线生产应顺畅,半成品生产线与成品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应相同,机器负荷应考虑,不能产生生产瓶颈,出现停线待料事件。
4.工艺流程原则:工序越多的产品,制造时间越长,应重点予以关注。
5.同货号、同颜色。

五、生产计划的四种生产模型
5.1 四种生产模型
快照7.png

5.2 需求计划型与订单生产型的优缺点
1.需求计划型的优点有:
备有一定存货,可防备旺季时的产能不足。
准备较为充分,因此在人力、机器、物料上有良好的计划。因能提早准备,交货能及时。
能调节淡旺季的人力需求,人員较为稳定,产品品质有保障
2.需求计划型的缺点有:一旦销售预测不是很准确,容易造成成品浪费。
3.订单生产型的优点有:根据订单安排,人力、机器、物料上不会造成   大的浪费   
4.订单生产型的缺点有:
◆人力、机器、材料准备不充分,容易延误交期。
◆容易造成旺季时的产能不足。
◆容易造成人力需求上的大起大落,影响員工的稳定性和产品品质。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生产计划管理PPT课件,计划编排、核心生产模型及库存控制.pptx

478.71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积分: 贡献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5-3-31 13:20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