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讨论如何选择科学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以及简要分析存货计价的依据及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意义。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都有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货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原有的存货不断发出,新的存货又不断取得,随时间的推移,相同存货的价格或单位生产成本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发出存货按照什么时间的购买价格或生产成本计价就成为会计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1、存货计价的依据及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意义
1.1 存货计价的依据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1.2 合理进行发出存货计价的意义
存货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被列为第一号,由此可见存货的重要性。存货核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值的真实性。而目前不少企业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对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做了不切企业实际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存货在大多数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处于不断购买、耗用和销售之中,因而存货数量及其价值的确认(即发出存货计价问题)至关重要。
2、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下面就这几种方法分别阐述一下:
2.1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即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余存货的成本。
采用先进先出法能够随时结转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其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而且能够较好地适应存货管理、存货估价及业绩评价要求。
缺点是业务处理比较烦琐,特别是对存货进出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一般而言,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影响较大或存货容易腐烂变质的企业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
例1、A 公司一月份的购销情况如下:月初存货结存20 万公斤,单价3 元。1 月5 日购进60 万公斤货物,单价4 元。1 月10 日购进40 万公斤货物,单价5 元,销售110 万公斤货物,单价5.5 元。1 月20 日购进75 万公斤货物,单价6 元,售出40 万公斤,单价7 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20×3+60×4+30×5+10×5+30×6=680(元)
本月结存存货成本=45×6=270(元)
采用先进先出法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这种方法把实际售出存货的成本与它们创造的收入相配比。同时,许多企业是在售出商品的实际成本上增加一部分毛利润从而确定其售价。从理论上说,这样的定价能使企业收回它在某件售出的特定商品上的投资,并创造一部分利润用以弥补相应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并获取合理的利润。
因此,如果企业管理者认为毛利就是售价与实际售出存货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他们就应该采用先进先出法,这样才能在企业的损益表中体现这部分毛利。
采用先进先出法的另一个主要理由反映了资产负债表导向。许多人认为,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存货价值应大致等于现实中存货的当前价值。而采用先进先出法,即假定目前存货中的商品是最近才购入的,就能够计算得到与当前存货实际价值最接近的估价。
2.2 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
下面以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为例:加权平均法又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
例2、沿用例1 中的资料,A 公司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存货成本如下:加权平均单价=(20×3+60×4+40×5+75×6)/(20+60+40+75)=4.87(元)
当月发出存货成本=4.87×(110+40)=730.50(元)
期末存货成本=55×4.87=267.85(元)
这种方法只需在月末计算一次,比较方便,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但只能在期末确定存货成本,无法随时从账面上提供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而且期末核算工作量较大,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存货品种较少,前后收入存货单位成本相差较大的企业。
2.3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其公式是:每次(批)发出存货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例3、电脑商店12 月某型号电脑进货情况见下表。
快照4(6).png
假定本期销售电脑20 台,其中包括库存5 台,5 日、19 日、25 日购进的3 台、5 台、7 台,即:
本月商品销售成本=2300×5+2400×3+2450×5+2350×7=47400(元)
期末存货成本=76000-47400=28600(元)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并且采用这种方法极易被用作调节利润的手段。因为如果营业不佳,估计利润不高,管理人员就可以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润,或以相反的方法调低利润。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如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能够分清批次、整批进整批出的存货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3、如何选择科学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在确定存货计价方法时,要坚持以下标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坚持客观性原则,如实反映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价值;坚持谨慎性原则,保证企业所有者和投资者作出决策时尽可能避免风险,使风险收益最大化。
同时,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还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3.1 从存货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考虑
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存货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不应该是盲目的,应充分考虑行业存货的特点。对于不能互相替换的存货项目以及为特定项目生产和存放的存货,无疑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如果存在大量可以替换的存货项目时,采用个别计价法将不胜其繁,此时,必须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之间作出选择。
例如,在汽修行业中,存货有以下特点:
第一,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长了零部件会受潮生锈;
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车型变化较快,车型取消了,零部件也随之淘汰了。
所以汽修行业的存货计价方法应根据其特点选择先进先出法,这样做有如下理由:
一是先进先出法较之加权平均法在提供会计信息质量上,特别是在真实性和及时性上更能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汽修企业的存货价值,也能使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格趋于一致。
二是由于汽修行业存货的特点是不宜长期存放,汽修行业在零部件的使用上均是先购进先使用,所以,先进先出法的选择符合汽修行业的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客观要求。
3.2 从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考虑
存货主要用于对外销售,构成销售成本。同时,还有可能自用,构成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但是所占比重很小。存货计价方法造成存货价值的差异对经营成果的影响主要通过销售成本发生作用。
采用加权平均法使得本期销货成本介于早期购货成本与当期购货成本之间。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不易被操纵,因而被广泛采用。但采用这种方法会使当期销售利润大于与当期实际进货成本配比得到的销售利润。计算得到的销售成本既不能与当期销售利润配比,又不能完全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损害了前后两个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个别计价法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工作繁重,成本较高,对大多数存货品种来说都不实用。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先进先出法下,存货较接近于最近购货成本。因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销售成本偏低,使得利润虚计。
3.3 从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影响角度考虑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第三方面的因素就是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影响。由于存货的实物管理一般是“先进先出”的,先进先出法虽然能够增加所得税,但同时会导致较高的净收益,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影响以净收益为基础的各种奖励和报酬。因此,从内部管理及业绩评价的角度出发,采用先进先出法更为合理。此外,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经营业绩的比较时,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也将影响业绩评价的正确性。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哪种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最好,主要看企业所在的角度、考虑的主要因素,另外还要看企业所经营存货的特点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以及物价变动的情况等,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才是最好的计价方法,企业才会从中受益。所以企业必须全面考虑,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本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