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药品,有电子监管码的产品操作按照电子监管码操作规程操作。
1.成品的验收入库:
1.1当一批成品包装结束后,车间人员填写《成品寄库通知单》,内容应包含:寄库日期、成品名称、包装规格、成品批号、寄库数量、入库人员与成品并行,仓库保管员验收时仔细核对车间开具的《成品寄库通知单》与需寄库的成品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在寄库单上签名,填写货位卡并挂上黄色的待验牌,填写货位卡,货位卡中需包含:品名、包装规格、批号、数量、日期、检验报告单单号及详细流向等信息。
1.2如一个包装箱内装有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不同的两个批号零头合箱的,则需另外填写拼箱记录随同成品一起送至仓库,拼箱记录中应注明:品名、包装规格、混批的批号及详细数量、混批操作人等信息,零头合箱最多只限于两个批号。
1.3仓库保管员在接收成品寄库时,应检查纸箱外包装是否清洁、完好无损,批号日期清晰可辨后,按分品种,分批号的原则,将各批成品单独堆放于货架上。
1.4入库时应尽量避免雨天,实在需要入库,应当有防雨措施,例如加盖雨布等。
2.成品储存:
2.1根据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堆码规范、合理、整齐,无倒置现象,药品堆垛均应留有一定的距离,药品与墙、屋顶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地面距离不小于10cm。
2.2对有特殊储存条件要求的产品,仓库管理员接收后必须按产品储存要求的条件储存。
2.3成品仓库必须有防蝇、防鼠、防火及应急照明设施,做好库区内温湿度管理工作,每天上、下午定时记录一次温湿度,并根据具体情况和药品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2.4不同批号,不同规格的药品不得混垛码放,确保不能混淆。
2.5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管理,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于不合格品库,专账记录,并有明显标识,挂红牌,并填写货位卡。
2.6储存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立即将该药品集中并暂停发货,报质量部门处理。
2.7成品保管员做好库存药品的帐、卡工作,做到库区帐、卡、物一致。
2.8库区内必须保持清洁,保管员应定期对库区进行打扫,保持库区、货架的卫生。
3、入库:
3.1、成品保管员在接到质量部出具的检验报告单后,根据结果挂上相应的状态标识卡,合格挂上绿色的合格卡;如果不合格则将该批药品移至不合格品库,挂上红色的不合格品标识卡,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上交至质量部等待处理。
3.2、成品保管员只有在接到成品发行通知单后方可对成品进行放行、出库。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