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流企业未来发展动向的三点设想
一、“订单碎片化”,利丰模式或成为国内物流的未来发展方向
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以及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多频次,小批量”的订单成为趋势,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受青睐,传统的供配模式倍受考验。而电商化、平台化等具有“多对多”的服务特征的模式倍受推崇,相关的概念也层出不穷。
电商是什么?线下的业务线上化?线下业务的补充(清理库存和零散订单的集中处理工具)?或者是一个销售渠道的补充?
其实个人更愿意将电商看做是一个“端口”,是企业或个人发布需求或寻找标的的一个“终端”,是产品供应链系列环节的“一环” 而已,这个“端口”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帮助实现“多对多”的匹配。
至于业内热议的“平台”,个人理解是应对“订单碎片化”等趋势的一个概念化的东西,真正想明白的人不多,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平台本质不应该是一个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自来水管道”,而是一个通力协作的“交响乐团”,平台的缔造者扮演着乐团指挥的角色。
未来在中国物流市场势必会出现更多以采购执行和分销执行为定位的类“利丰”这样的角色。
二、“产品同质化”和“价格透明化”下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是归宿
目前物流各个细分领域的领头企业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跨界和业务延伸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行业标杆顺丰几年前已经开始谋划向“综合物流商”转型,并且现在已经初具雏形,而通达系也都亦步亦趋,受体制限制较多的EMS无论力争主动为之也好,还是最终被行业倒逼也罢,其转型也势在必行;至于零担领域和专线领域的“综合化”几年后也会跟进的(当前实力太弱,分内的活做得还差强人意),未来物流企业间的业务边界会越来越模糊,而其争夺的客户重合度会越来越高,其能提供的产品的差异越来越小,价格也会越来越透明。
与此同时,国内客户关注的焦点也会从“价格”逐渐转向“体验”,而能够提供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物流企业将会脱颖而出。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不好,中国经济虽然放缓,但放在全球市场上看还是极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被全球众多品牌所青睐,其打入中国市场的欲望强烈;而与此同时,国内产品的质量正在逐渐让国人的信心丧失,因此进口商品越来越受追捧,与此同时,国内大的电商如天猫和京东等海外频道纷纷上线,国内大的卖场如家乐福、百思买等纷纷开辟进口产品专区等势必进一步助推这一趋势,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具有跨境采购和运输保障能力的服务商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也是未来国内物流企业转型和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在这里本人做一个大胆的预测,未来5年内会有国内物流企业以某种形式整合货代资源。
三、“产业利微”,供应链金融和资本化运作提供盈利提升选择
国内物流行业虽然增长数字很是靓眼,但是利润数字却非常可怜,快递业5-8%的利润,零担业的利润更是只有1-2%左右,如果扣除一些物流衍生业务收入,国内绝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应该都是亏损的。放眼未来,物流企业竞争主要靠“链”,而盈利主要靠“金融”。供应链金融在传统物流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大,而这一角色的形式可以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供应链金融。如代收货款、关联担保、小额信贷、仓单质押等,当前国内物流企业很多利润也都来自于这些业务。
第二层,概念化炒作。构造一个宏伟的物流项目、然后与政府谈资源、要政策、圈地,借此获得可观的“营业外收入”。
第三层,与资本结合。构造一个完美的物流故事——如“平台”战略,切入资本市场,PE注资也好,IPO也罢,赢得稳定现金流,进入资本市场,尝试资产证券化;此外,最近几年物流行业整合期,其中会有很多企业经营不下去而面临破产风险;与此同时,资本和海外领先物流企业纷纷觊觎国内物流市场,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标的,此时如能借助资本的力量对国内松散的物流市场进行一些“整合”和“优化”工作,然后再将其出售,按照并购基金的套路操作,运作得当或能获得数以倍计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