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实施物料的标准化管理,以确保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零、引言
物料成本在每项产品的制造成本中都占较大的比重,搞好产品的物料管理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就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料而言,一般分为进货材料、生产过程的半成品、成品和备件等几种,分别由企业的原材料库房、中转库房、成品库房和备件库房实施物料管理。虽然各库房名称有所不同,但在管理方面的要求和内容大致相同。
一、物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要求保管人员熟悉库存物料的来源、特点、用途及保管方法。符合安全生产和定置管理的要求,即库房的管理工作要做到库容整洁,物料摆放规格化、架子化,整齐合理,标记明确;储存做到物清、账清、标记清。
对于一些有储存要求的物料,如静电敏感器件要有防静电措施,金属物料需要有通风条件并保持干燥,以及稀贵金属或有毒物料等,应实施有效的特殊定置管理,以确保安全和物料的质量。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严防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物资存放的绝对安全。
严格按照物料入库、出库交接手续办理,做到物料出、入有凭据。定期进行库存物料统计并及时将物料库存情况反馈给计划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
物料入库必须按类别、型号、规格,分区、分类存放,建立明细账并填写物料卡,做到账、物、卡三相符,收料、发料、记账三及时。
物料发放在满足批次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先进的物料先发放,减少存放期过长造成的质量损失和经济损失。为保证供应,掌握库存物料的动态,保管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反映库存情况,尤其是最高库存和最低库存要求。超过保存期物料在发放时,应首先提交质量部门复检,合格后方可发放,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废处理。
库存物料原则上一律不得私自外借。因特殊情况需要借用的,需经主管部门和计划部门同意,并办理借用手续方可出库。
二、物料收发管理
2.1 物料的入库
企业所涉及到的生产物料的入库,必须在规定的验收、检验活动完成并经确认符合要求后,由需要办理入库的人员持物料检验合格单、物料入库单等单据到相应的库房办理。各库房保管员需核实入库单据、入库物料是否与检验合格单相符,并清点实际入库数量,并在相应单据上签字确认。库房在验收入库物料时,如发现产品规格不符、数量缺少、受损等情况,应停止入库,及时与相关质量检验人员联系并向主管部门汇报。
物料入库应明确计量单位,对于日后出库需要标注其它计量单位的物料,应同时标注所需计量单位。如金属型材入库的总重量,每根长度,本批次共计多少根等。物料入库单一般一式四联,一联自存备查,一联交库房,另外两联由入库人员交计划管理部门、财务部门。
2.2物料的出库
为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方便财务部门稽查,库房发出物料时,应由领料单位填写领料凭证,领料凭证通常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等几种形式。保管员应核实领料单上的规格、型号、请领数量,真实地填写领料单上的实发数,并对其负责;领料人员应认真核实实发数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来说,不允许实领数大于请领数,但对于不可分割的物料,如钢材,实领数允许大于请领数,但要在领料单上备注应退回的余料数量。物料入库时的计量单位有时与生产车间领用时的计量单位不一致,如金属型材入库计量单位一般是重量,而生产车间领用时的计量单位时长度,则需要在领料单上注明“某型材重量是多少,每根长度是多少,共计领走多少根,即总长度是多少。方便财务稽查,和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
三、物料盈亏管理
物料在保管过程中的自然损耗,按库存物料保管自然亏损标准办理,通常每年考核一次。不合理的盈亏,一年内不得超过3%;半成品、成品不允许盈亏发生。稀贵金属或其它贵重物料发放计量要准确无误,即不允许盈亏发生。
库存物料的自然变质和失效,以及经国家批准的淘汰物料,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超过保管期限的物料,领用前由库房提交质量检验部门复检,检验合格入库待用,账上应注明,物料有复检合格标识,不得混和保管。检验不合格的物料应报废处理,转入质量部门的废品库,并及时注销原明细账卡。
不合理的物料盈亏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属于个人责任的要追究经济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处分和处罚。
四、退料管理办法
企业要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首先要建立退料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的物料管理仅仅做到收发账目清晰,却没有反映出生产所有物料的真实性,造成大量的浪费,也就导致生产成本太高,产品利润空间太小。
4.1退料管理
由于生产计划的变更,或产品的改进,生产部门或研发部门应填写退料单,将多余物料退回库房。退料部门人员需将将清理出的物料,列出清单,提交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返库,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库房接受退回物料应将退回的物料加上退回日期、数量等标识,与同型号物料放置在一起,但不得和其它批次混合,并且作为优先出库物料。
对于已领未用、又是下月需要继续耗用的材料,为避免本月末交库,下月初又领用的繁琐手续,可以办理“假退料”手续,即填写本月退料单或红字填写领料单,同时填写下月领料单,物料不需要移动,也不需要提交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复检,达到简化料领、退料手续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入一出的“假退料”单据应在账目上清晰地反映出来,否则就失去了保证正确计算当月产品成本的意义。
4.2余料管理
余料大多指不可分割的物料,经过下料工序后多余的部分,考虑到还有再加工利用的价值,应按规定退回库房保管。余料管理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的核算,企业不进行余料管理就无法计算物料的利用率,也就无法减少物料的消耗。
余料退库一般应在毛坯加工之后,由工艺人员、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检验人员确认其再加工利用的价值后,退回库房。保管人员应标识清晰,按该规格物料的储存要求、定置管理要求纳入管理。生产车间再领料时,保管人员应在满足加工工件的情况下,依据余料的重量、体积、面积提供合适的物料,不应首先发放大块物料。
4.3废料的管理
毛坯在加工的过程会产生许多废料,诸如铝屑、铜屑、铁屑等,考虑到没有再加工的价值,不作为余料收回,但应纳入废料管理中。许多企业也考虑到回收处理,大多由生产车间自行回收处理,形成成本管理中的一个盲区。
废料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工艺、生产以及原材料的合理性,例如使用Φ12、Φ15、Φ18的原材料加工Φ10的工件,所产生的废料是不同的。
综合管理生产废料,关系到企业正确计算投入产出比、正确核算生产成本两方面的问题。不合理的废料所暴露的问题很多,也会涉及到企业的许多部门,首先是工艺文件是否要求采购合适的原材料、其次是采购人员是否采购到合适的原材料、继而是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发生领料错误、是否有涉及人员的代料通知,加工过程是否存在浪费现象等。
退库的废料可以同材质混放在一起,但应由实际的重量以及是何种工件所余废料等详细记录,便于企业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和降低生产成本。定期评估废料价值,及时处理,但应保留详细的明细账表。
五、物料管理的监控
5.1 计划监管
就企业生产流程而言,采购、生产部门都受控于企业的计划部门,采购物料的数量、各道工序间的半成品数量、成品数量以及备件数量,都由生产计划限制着。因此,计划部门每月应统计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备件等方面所下达的生产计划,对各库房的物料进行数量上的监督和管理。
各串行库房间的物料数量上的差异,应是生产车间在制品的数量,例如,某月元器件库房依据计划被生产车间领出某型号印制板物料100套,查库时下行半成品库尚未接受或部分接受该批印制板入库,说明该批印制板尚未装配完毕,或部分装配完毕入库。为正确核算生产成本,生产车间在制品数量的监控,也应纳入计划部门的监督管理中。
为保证计划监管的有效性,计划管理部门要做到“六核实”,即核实计划、核实定额、核实储备量、核实库存、核实在途物料、核实尚未办理入库手续却已发放物料的数量;同时应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对采购物料的急缓程度、使用情况、市场货源等做到心中有数,并与库房保管员保持密切配合,及时掌握库存物料的变化情况,将库存物料控制在储备定额内。
传统的进货物料管理和采购管理由同一个职能部门负责,半成品管理由其生产车间负责,表面上看,采购和生产拥有自己的库房,方便物料管理,存在着不利于产品成本核算的弊病,比如采购的超计划购进原材料,生产车间的超计划生产等,同时也不利于计划部门按一定的周期实施监管。
5.2财务稽查
财务对物料库存稽查的目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核算企业各库房的占压资金,二是对企业的产品进行成本核算。财务的稽查工作是在计划监管有序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企业连物料的数量都管理不清的话,所进行的产品成本核算就没有依据,是不可信的。
根据计划管理部门提供的各类计划所核实的物料库存数据,和确定的物料计价方法,核实库房占压资金,与各库房自查上报资金是否相符。为保证稽查的正确性,财务部门不仅要核查企业各库房的入库与出库情况,还要核查各领料单位领料情况是否与各库房出库相符,为各个产品成本核算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有不符,财务部门则应会同计划管理部门重新核查物料库存数量和占压资金,同时将采取纠正措施改进稽查中所发现的管理疏漏,确保财务稽查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5.3物料的储存控制
大量的原材料、元器件、半成品以及完工成品常常处于储存状态,等待下一道工序使用或销售。为了把质量的变质损坏降到最低程度,一般要开展储存的质量控制。其内容包括制订储存时间限度的标准,明示产品的储存日期,以便辨别产品的储存时间,妥善保存并控制环境,以降低预料中和预料不到的质量变质或损坏。物料储存质量控制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没有明显的产品储存要求与日期。领料人员应对所领物料的储存期限进行检查,确保领用物料为合格品。
依据物料管理的定置设计要求和物料储存要求,对企业各物料库房进行抽查,确保物料满足其标准化管理要求,并且储存方式不会带来质量损失,同时检查物料有无超出其最高储存量的要求,即控制物料的储存时间带来的质量损失。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料的标准化管理涉及企业诸多部门,这就要求企业协调各职能部门,定期组织监督抽查,以确保企业能够切实实施物料的标准化管理,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