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9日晚,全世界共同见证了阿里巴巴集团纽交所挂牌上市的历程,刷新了华尔街股市的多项纪录,股票代码“BABA”发行价68美元,首日开盘价92.7美元,大涨36.3%,市值达到2383.32亿美元,总股本246501万。成为美国市场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交易,市值已经接近于百度+腾讯。至此,阿里巴巴执行主席马云的身家也达到212.12亿美元,超过王健林和马化腾,成为中国新首富。
635470588783916015.jpg
这些,看起来都与物流不相关,唯一有“半毛钱”关系的是,敲钟的8人中有一位是物流人的代表,他是仅有小学文凭的40岁的申通快递员:窦立国。马云为何要选择快递员代表敲钟?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投资的菜鸟合作的快递企业有14家快递,共有超过110万的快递员在为淘宝、天猫、聚划算等交易平台后提供配送服务,可以看出物流对于阿里的重要性。
一、从四个提问,洞察阿里融资后的商业布局:
1、阿里巴巴IPO中的商业定位是什么?
首先来看阿里IPO的业务定位,在上市提交的资料中,阿里巴巴的业务定位是:电商、金融、云计算、物流、互联网增值服务等。从这一定位可以看出:商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是马云的核心商业基因,数据和互联网增值服务是贯彻整个生态的商业内涵。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对比,阿里和京东的差异,阿里玩的是生态,京东玩的是平台(至少目前还是平台)。
2、未来阿里巴巴将孵化什么?
这次阿里上市,主体内容是商流平台,而支付宝、菜鸟,只字未提,聪明的人应该看出,不出意外,支付宝(金融)、菜鸟(物流),接下来很可能会提上IPO的进程,至于时间,咱们不用去猜测,拭目以待就是。当然菜鸟一定是最后一个,马云说了从2013年开始10年的孵化,大家等吧。
3、阿里整体商业业态中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问这个问题,当然都明白,快到谈到关键点了。阿里的商业平台,即商流部分已经成熟;资金流部分,支付宝、余额宝等金融也独立成熟,当然最大的短板当然是物流了。用阿里内部的话来比喻:如果阿里巴巴是一个人体的话,上身已经成熟,而最缺的是两条腿。阿里上身是成人的身体,而两条腿还是刚孵化1年多的小朋友的腿,所以这是影响阿里发展的最大的短板。
当然在中国,过去的10年,物流一直是被互联网商业推动着发展的,实体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本身就是两种发展的速度。在互联网时代,物流整合的时机油然而生,这也是马云为何以整合的模式推动菜鸟的格局,当然过去一年菜鸟的整合,仅仅是初期1.0版的整合。
4、马云这次融资额218亿美元(约合为1339亿人民币)将用到什么地方?(虎嗅注:在阿里执行超额配售计划前,发行的3.2亿股里只有1.97亿股为公司增发,剩余股份为雅虎、马云和蔡崇信三人出售的老股。因此218亿美元并非全为阿里所得。为保持文章完整性不做修改,仅供辩证阅读)
看了前面1、2、3的提问,想必大家会问到第4个问题,这次218亿美元(约合为1339亿人民币),这些钱将用到什么地方?金融方面,阿里还需要钱吗?其他的产业收购还会收购那些企业,或者布局整合那些资源呢?当然,不用质疑,物流一定是马云重点投资打造的方向。2013年5月28日马云菜鸟成立之时,马云宣布的投资3000亿打造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到今天已经一年有余,所以接下来这218亿美元(约合为1339亿人民币)的资本很可能要重点投向菜鸟这个大物流平台。去年马云在宣布菜鸟成立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国家没有干好的事,他来干。
当然,不会是1339亿人民币全部投入物流,如果我们按照800亿(60%)的投入,这将对物流行业带来巨大的推力。
从行业角度看,大量的社会资本注入物流,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资本的注入,对互联网时代的物流带来更快的发展步伐和商机,促进行业整合,平台化升级,技术创新等。
坏事是:物流是一个慢行业,资本的快速推动,会让一部分企业变得浮躁,物流行业是资源密集型、人员密集型、运营实体网络化为核心的产业,且投资回报周期长,如果按照互联网企业的投资发展,快速求回报,一定会害了这个行业的。
如果马云用800亿来整合这个行业,按照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来整合物流行业,这将对物流行业引爆很大的变局。究竟会涉及到那些方面呢?下面我从8个角度去细细解读。先说明,这8个方面不是我今天拍脑子出来的,因为作为行业中一位了解各大企业最新动态的角色(也可以叫做中国物流领域的信息HUB),早就获取了相关的动态了。
二、如果阿里巴巴IPO融资中有800亿人民币投向物流,会对物流行业引爆怎样的变局?8个方面:
1、物流地产与“云仓”整合成为下一个变局
过去两年,中国的物流地产继续泡沫化发展,业界数据显示有300亿的资金在过去两年摄入物流地产。特别要澄清一下,这里说的中国物流地产的泡沫化,与菜鸟布局的物流地产没直接的关系。当今的物流地产泡沫主要是一些非物流行业实体,借物流噱头进行的圈地行为,不仅在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县级城市满地皆是。
接下来菜鸟究竟将做什么呢?
如果你是单一的个体的新物流园区,这当然不会菜鸟整合的对象,菜鸟不差钱,也不差与政府的谈判能力。菜鸟将整合的现在具有存货的单一的或相对单一的仓库,即没有成为全国大网的仓库,最终形成菜鸟的“云仓”。特别是存储本地化品牌的仓库,因为现在商品已经在全网、全渠道、O2O的模式布局全国了,亟需一张大网覆盖全国。
菜鸟会看起这些仓库的价值吗?错!这些仓库当然不具备太多商业价值,价值在货,通过整合后,菜鸟将这些商品纳入现有的菜鸟园区,把过去菜鸟仓一直空缺业务的状态得到快速补充。一方面满足政府的承诺,另一方面快速落地园区运营实体。
所以,有商品的云仓整合,这将是下一步菜鸟花钱的一个重要方向。
2、最后一公里的收购整合
2014年最后一公里之争,一直是行业热点,一方面是O2O的商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的占据用户的商业价值。京东、顺丰、阿里其实都在布局最后一公里之争。
目前最后一公里的模式百花齐放,猫屋、嘿客、速递易、宝盒、城市100、社区001、万科幸福驿站、圆通妈妈店、京东自提柜等等,切入方式很多,但最终商业模式升级与盈利是关键。
谁都清楚,未来的商业竞争在是社区+社群之争,线下是社区、线上是社群。
京东和顺丰已经全面下手了,很容易想到的是阿里接下来可能会下手,具体从哪里下?投入多少?拭目以待!
3、骨干网的布局将加速
菜鸟的本质叫“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骨干的网络中快物流是重要通路,特别是阿里已经布局淘工厂,已经尝试买断代工企业的生产线后,打通整个供应链前端,实现C2B的新型供应链模式将是阿里的下一个重点。目前能够被阿里控制的骨干网络,还不具备。
1)卡行天下,马云背后投资的物流骨干网络企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还不具备支撑阿里的运营需求。
2)高铁快递,今年已经快速铺向电商核心城市,今年双11,阿里一定会开出多趟电商专列(这个你不用细问我,我早就获取了相关行业信息)。但阿里和高铁只是合作,顶多是战略合作,不可能控制。
3)其他与马云有关系的物流骨干网络的企业,目前也仅仅是业务的合作。
不难看出,真正的骨干快速物流网络的孵化,将未来C2B全面启动之前,马云需要布局的战略。因此,不排除IPO过后,这将是马云整合的重点之一。
4、传统仓配一体化服务企业将面临整合与变革
分析到这个问题主要是从行业趋势看,未来是产业基地互联网化时代,快递的整合变革是必然趋势,这个方面或许“三通一达”还没有重视,但顺丰已经早明白这个趋势了。未来的快物流,不是通过快递的一张网覆盖全国的订单的,未来是基地直接快运到末端社区仓,再从社区仓最后一公里到用户。如此,传统的快递模式将面临变革。
据悉,菜鸟将投入布局的“驿站”计划,这是未来的投入方向。
传统的仓配一体化同样将面临变革,今年双11的一个重要动向,菜鸟将推动仓配整包一个价策略,很有可能仓储不要钱,或者打包一个超低的价格。这个低价手段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商品入仓。以大额的物流补贴的形式引流商家,很可能是今年的一个方向。点到为止,此处迫于了解背后的信息太多,不便详细阐述。
5、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将是重点布局
菜鸟是以整合模式打造的天网+地网,特别是地网的管理,核心在信息平台,这将是连接天网+地网的核心,所以接下来阿里一定会花巨资推动菜鸟打造专业的物流平台,智能物流骨干网的“智能”其实在信息化+数据。
具体将投资多大,这里不好说,据悉国内的物流信息平台,菜鸟已经全部考察过了,貌似都不满意,个别整合的也是做一个跳板而已。所以阿里IPO过后,很有可能重金投入打造智能物流平台。
有没有这个动作,大家留意菜鸟最近的招聘信息就明白。
6、三四线城市与农村物流的布局是核心战略
近期马云有这样一句话:一线核心城市效率高不叫高,三四线城市效率高才是真的价值。马云对日日顺的投资、与邮政的战略合作,重点就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布局。
如果阿里IPO后真正要推动菜鸟的物流布局,很有可能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投入重金,按照马云的习惯肯定不会自建,收购整合是必然趋势。
所以,这些网络后区域的物流企业,你们要注意了!
7、跨境物流的深度布局
2014年中国电商的布局是两头延伸的,分别是:走出去(跨境)、走进去(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阿里牵手中国邮政、澳大利亚邮政、巴西邮政,入股新加坡邮政,与意大利、法国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同时全资收购一达通。不难看出跨境物流的布局,将是阿里未来投资的核心。
阿里IPO融资后,跨境物流的投资将成为重点方向之一。
8、拥有互联网思维的物流供应链人才将成为抢手货
前面7个方面的布局和投入,必将是阿里重点业务方向。但大家有没有想到,这样的布局,人才是最大的挑战,真正要干好这样的事,需要一大帮有经验的人才,而中国物流行业,互联网基因的物流人才已经成为最大的短板。这不仅仅是阿里,京东、顺丰、1号店、宝供、安能、卡行、传化、中铁等企业都亟需这样的人才。所以,行业之争,一定是人才之争。接下来一年,将是物流中高级人才跳槽的好机会,特别是具有互联网思维,在传统物流行业干过5年以上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