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库是企业物料贮存与周转的场所,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
一、物料的概念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物料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料就是指材料或原材料,而广义的物料则包括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所的物品,如原材料、辅助用品、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1、与物料有关联词的定义
材料:被直接使用在产品上,组成产品某一部分的物品。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包装类物品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在产品上,但却是组成整个产品的必须品,所以,包装料通常也属于材料。
原材料:生产工厂未做任何进一步加工或处理的材料。
辅助材料:被间接使用在产品上,以分散的形态构成产品的某一部分的物品。
辅助用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但不会组成产品的某一部分的物品。
半成品、成品:材料被加工厂产生的结果。如果只是过程中的一部分,后面还有工序需要进行,那么,这个结果就是半成品(或在工品、WIP),如果已完成了全部的加工过程,那么,这个结果就是成品。
2、物料管理的三要素
三要素即:T、Q、C
T:TIME 时间,具体指的是物料的交期;
Q:QUALITY 品质,指物料本身的质量;
C:COST 成本,指的是物料的价格。
物料管理的三要素是从事物料管理的本质,是因为:当因未遵守交期而延迟供给物料时,就会造成停产事故,这时的物料就是事故物料;当因品质低劣而导致产品出现不合格时,工厂制造了不良品;当因成本过高而使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时,导致企业产品失去竞争优势。
3、安全存量、最低存量和有效存量
1、安全存量:它是为了预防随机性因素造成的缺货而设置的保障性库有量。
2、最低存量:它是订货周期内的需求量与安全量之和,最低存量是为了满足日常生产的消耗量而设置的。
3、有效存量:它是为了满足生产的有效调整而设置的库存指标,一般是最低存量与估算的机动性宽放存量之和。有效存量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的临时改变而作出的应对。
安全存量、最低存量和有效存量.png
二、仓库管理过程
仓库管理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物料的验收与入库过程;
2、物料的保管过程;
3、物料的发放过程;
4、清仓与盘点过程;
5、安全与事故防患过程。
仓库管理过程.png
三、物料的接收管理
1、物料的接收过程:包括从收到收货物通知单开始,到把物料存入到规定位置为上的整个过程。
具体细节如下:
(1)收到收货通知,如供应商的送料单,生产部的入库单等;
(2)预接收材料,确认实物、清点数量、检查外包装状态和供方的检验合格标记。如有任何问题,均要当面指出,确认完后,方可签单。
(3)通知IQC检验;
(4)正式接收材料,确认合格入账,数据入网;
(5)异常情况处理,如挑选、让步接收、处理不合格等;
(6)按规定摆放。
2、按检验结果处理物料
按检验结果处理物料.png
3、不合格品的管理
(1)标识: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区域标识,这些标识易识别;
(2)隔离:对不合格品,如不同的包装,专门的区域放置等,防止产生混淆,用错和误用;
(3)封锁:对一些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物品要采取加锁措施;
(4)处理:所有已确定不良品应尽快处理掉。
4、成品收发的管理原则
接收成品的原则:接收到成品库的产品,必须是经过QA检验合格并加盖合格章的产品。
接收时要注意如下事项:
a)确认入库单填写完整,内容正确;
b)确认入库单的实物与装箱单、入库单的内容相一致;
c)确认入库单的产品包装状态完好;
d)按规定的方式把已确认的产品摆放好,并入账。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