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品及物资应按大类分别管理,公司仓库由运营部负责管理。
2、物资验收入库管理
2.1物资入库存,保管员要亲自同交货人交接手续,核对清点物资名称、数量是否一致,按物资交接本上的要求签字,应当认识到签收是经济责任的转移。
2.2物资入库存,应做待验标识,并通知检验员检验,未经检验合格不准进入货位,更不准投入使用。
2.3不合格品,应挂不合格标识,严禁投产使用。如工作马虎,混入生产,保管员应负失职的责任。
3、物资的储存保管
3.1物资的储存保管,原则上应以物资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规划设置仓库,并根据仓库的条件考虑划区分工,凡存量大的落地堆放,周转量小的货架存放,落地堆放以分类和规格的次序排列编号。
3.2物资堆放的原则是:
3.2.1卷料码放无高度限制但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必须做到过目见数,检点方便,成行成列,文明整齐。
3.2.2 PE膜的堆放方式时立于相应的区域内;
3.2.3板材码放高度不得高于3m;
3.2.4纸板码放高度不得高于2m,
3.2.5其它物料码放于托盘之上,标签朝外,高度不得超过1.5m;
3.2.6重点客户的成品存放于货架中,第一层的产品不得超出货架,货架最上层码放高度不得高于2.5m;
3.3存仓商品及物资必须做到”三对口”,即存仓商品、物资与货卡相符,货卡结存数与商品、物资明细帐余额相符,每月末
仓管员应根据商品、物资明细帐记录收、付发生数量和余额数量,编制”进、销、调、存月报表”,分送财务部、生产部和采购部门并办理结账手续,每月
盘点一次、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向财务部报送盘点表。
3.4仓库保管员对库存的物资负有经济责任。因此坚决做到人各有责,事事有人
管。仓库物资如有损失、贬值、报废、盘盈、盘亏等,保管员不得采取“发生盈时多送,亏时克扣”的违纪做法。
3.5保管物资要根据其自然属性,考虑储存的场所和保管常识处理,同类物资堆放,要考虑先进先出,发货方便。
3.6保管物资,未经总经理同意,一律不准擅自借出。
3.7仓库要严格保卫
制度,禁止非本库存人员擅自入库。仓库严禁烟火,明火
作业需经总经理批准。保管员要懂得使用消防器材和必要的防火知识。
4、物资发放管理
4.1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材料 。发料坚持一盘底,二核对,三发料,四减数的原则。对贪图方便,违反发料原则造成物资失效、霉变以及差错等损失,保管员应负经济责任。
4.2领料单应填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领料数量、领料人签字。
4.3发料必须与领料人办理交接,当面点交清楚,防止差错出门。
4.4所有发料凭证,保管员应妥善保管,不可丢失。
5 成品的出、入库管理
5.1保管员接到提货通知后,应及时备货,包装完毕保管员入库,保管员填写《入库单》进行入库。
5.2接到销售信息,成品保管员备货并填写《送货单》。
6、长期库存处理方法
6.1库存成品在库积压六个月以上,并且六个月期间客户没有订货计划的库存视为长期库存.
6.2成品库管理者经统计发现产品积压六个月以上,将产品名称及库存数量报交调度
主管,由主管将长期库存现象报告给经理.
6.3经理与客户联系,确认长期库存产品是否还有需求:
6.3.1如果有需求则等待订单下发,库存产品继续在库管理.
6.3.2如果客户方没有需求,则与客户讨论,确定是否可以将现有库存消耗,保证公司利益.
6.3.3如果客户方没有需求并且不能帮助本公司将库存积压消耗,则根据产品规格来确定产品是否可以再次利用。
7、其他有关事项
7.1记帐要字迹清楚,日清月结不积压,托收、月报及时。
7.2保管员调动工作,一定要办理交接手续,移交中的未了事宜及有关凭证,要列出清单,写明情况,双方签字,财务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