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存货管理是将厂商的存货政策和价值链的存货政策进行作业化的综合过程。反应方法或称拉式存货方法,是利用顾客需求,通过配送渠道来拉动产品的配送。一项综合的存货管理战略将详细说明各种政策,并用于确定何处安排存货、何时启动补给装运和分配多少存货等过程。存货作为公司的一项占有很大比例的资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存货管理的好坏也密切关系到整个公司和公司利益的相关者,因此,必须重视对存货的管理。
本文首先概括了存货管理的基本内容,并就存货管理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对应的分析总结,提出合理的存货管理风险的控制的措施,为此基础上,力图运用常规的存货管理方法来达到有效控制存货管理风险的目的。
前言
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包括库存中的,加工中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它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存货管理问题逐步凸显。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何加强企业存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稳定,已成为我国大多数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存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找准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对于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存货管理概念及特性
1.1存货管理概念的界定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为了出售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在生产过程、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基金的调节器。
因为它不仅在企业营运资本中占很大比重,而且又是流动性较差的流动资产。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一项综合的存货管理战略将详细说明各种政策,并用于确定何处安排存货、何时启动补给装运和分配多少存货等过程。
1.2存货管理风险的概念
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金融风险属于此类。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性进取的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稳健型的投资者则着重于安全性的考虑。
在管理学领域,人们通常将风险定义为“以一定的发生概率存在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存货管理风险:它是指企业在进行存货管理过程中,由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以及企业自身等各方面原因所导致的,可能发生的损失。
1.3存货管理风险的特性
(1)客观性
由于导致存货管理风险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原因的客观存在,由此使得存货管理的风险也具备了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潜在性
存货管理风险是“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结果或既定事实,即其发生的概率大于零而小于1。
(3)不确定性
虽然存货管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形式确实不确定的。
(4)复杂性
存货管理风险得成因、表现形式、影响力和作用力是复杂的,由此使存货管理风险是呈现出复杂的形态。
(5)相对性
即存货管理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存货管理中的风险分析
2.1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在商业企业,它主要指已经购入而尚未销售的库存商品;在制造企业,它主要指库存的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材料、物料,企业自己制造或采购的用于装配产品的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在产品以及已生产完毕,准备销售的库存产品等。
为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稳定,企业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购入、使用和销售存货。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存货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繁多,并且在流动资产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存货管理完善与否直接关系企业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反映并决定着企业的收益、风险、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尤其对于那些存货占用资金大、存货品种繁多的企业,存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科学、高效、完善的存货管理,可以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有效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存货管理风险的成因
(1)经济的波动
当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受繁荣时期乐观情绪的鼓舞,扩充存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此时,银行和贷款人大多也愿意为盈利企业提供贷款,但是经济过热必然造成利率上升。同时,庞大数量的存货如不能有效管理,极易造成经营混乱。如此情况下,一旦经济收缩,随着销售额的减少,存货积满于企业内,经营亏积很快接踵而来,使企业招受致命打击。
(2)市场的季节性变化
一般来说,销售会有季节性变化,而企业的生产部门往往倾向于全年均衡生产,以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工。因此,企业常会在销售旺季存货不足,而在销售淡季存货过剩,存货销售对季节性变化的快速反应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变短,而这种反应应当足够快到当消费者需要时,总可以提供适当数量的产品,从而提高对消费者服务的水平,同时也提高对存货周转的抗风险能力。
(3)市场竞争
价格竞争会对企业存货管理造成压力,在竞争中获胜的一方多卖出产品,实际是牺牲别的企业的利益来加快自己企业存货周转。失败的一方,不但蒙受下降的损失,还受到销量减少的打击,存货积压是资金流转严重失衡。但为了降低断货风险,大量存货普遍存在于商业流通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发现存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更愿意将存货放在生产商处,使卖方管理存货成为存货管理的一个趋势。增加新产品或售后服务项目,用软办法竞争,会对企业的存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4)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使原材料价格上升,保持存货需要的资金增加,与此同时,企业若不降低成本,就难以应对通货膨胀造成的财务困难,遭遇现金短缺的危机,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势必加大存货管理的风险。
(5)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如果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无法准确地把握经济政策、金融环境对于企业自身机制的影响,则存货管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更谈不上有什么技术手段可言,当企业的资金大量被存货占用且不能及时变现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存货是企业的负债,形成了企业的负资产。
3、存货管理风险与对应措施
3.1存货决策中的风险与对应措施
存货管理中不仅要保证有适销对路的存货和合理的存货结构,还要研究怎样把存货的数量控制在最优化水平上,这就是存货决策。存货决策中的风险就是不能准确将存货的数量把握在最优水平上,即一方面夸大企业正常的存货需求量,盲目进货造成高库存;另一方面看不到企业在未来对存货的需求量,不能及时补充货物造成存货不足。
(1)高库存下的市场风险与应对措施:
①高库存下的市场风险
一、存货的增加要占用较多的资金,使企业付出更大的持有成本,加大利息支出,而且会增加与存货有关的各项开支,如采购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
二、在经济过热的形势下会给企业带来收益,然而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时,价格发生下滑,高库存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在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时,如金融危机,则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三、存货库存积压过大,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也丧失了机会收入,而且长期滞压,容易发生贬值、毁损、失窃,从而直接形成损失。
②在高库存下,出现市场风险时应做好以下应对措施:
一、应该详细掌握企业各种存货的数量成本,避免后面的盲目购进带来新的压力。
二、对市场作出科学判断,是迅速处理减亏来减轻资金压力还是等待市场加暖。这时候对市场的走向判断非常重要,要求有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和丰富的销售经验。
三、应该对现在存货进行未来生产产品价值的预测,是迅速处理原料还是继续生产;是继续生产还是停产或减产,所有这些都必须权衡利弊迅速作出决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巨额的亏损。
(2)存货不足的市场风险与应对措施
①企业保持较少的存货,为保证生产经营,必将加大采购费用,影响生产,不利于节省生产时间;同时影响销售。销售是企业持续生产经营的前提,如果不能扩大销售,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②在经济形势上涨的情况下企业错失时机。相对于其他高存货的同行企业,由于企业库存量不大,不能从经济形势上涨中获利,这在企业的发展以及竞争中都将处于不利地位。在存货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市场风险时应做好以下应对措施,一方面要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尽可能降低采购费用,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另一方面把握市场形势,做好市场预测,我们的管理人员要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果断出击,对市场进行大力开拓。
3.2存货日常管理中的风险与对应措施
目前,存货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对存货的日常管理不能象现金管理那样得到重视,还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大规模上,因此存货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二是未制定存货管理制度,虽然有这方面的规定,但仅仅流于形式,而未予认真执行。三是内部控制薄弱。存货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内控制度可及时发现记账错误,有利于防止舞弊。而很多企业或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或虽有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一旦出现纰漏,即实行罚款、降职、撤职,而不是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例如:各种材料物资归公营部门管理,产品、半成品归生产部门管理等,各归口部门负责制定分管存货的资金定额和具体的管理办法。然后将各部门分管的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所属各级单位和个人,实行存货的分级管理。
(2)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①做好岗位分工控制
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
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
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②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
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③仓储与保管控制
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
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
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④领用发出与处置控制
建立领用审批制度;销售应符合内部的有关规定;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
⑤监督与检查
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结束语
综上,良好的存货管理是保证企业资金有效运转,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存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和存货内控制度,做好存货规划和采购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利用先进科技确保存货核算的准确性,并通合理制定库存水平,减少积压,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的。
此外,企业在努力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根据自身特点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存货管理机制,有效地,推动企业存货结构的优化,提高资金的运转率,从而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