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库存量管理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降低存货成本,另一方面在于使物料充分配合生产的需要。库存量管理主要涉及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何时补充库存
即订购点的确定。如果订购的时间过早,存量增加,就会既增加物料的储存成本,又占用资金;如果订购的过迟,生产线上物料已经用尽,而新料尚未进厂,就会造成停工待料,甚至失去商机。
2)补充多少库存
即确定订购量的问题。如果订购的过多,则存量增加,那么不但增加物料的储存成本,且占用资金;如果订购数量过少,就会导致订货次数的增加,从而引起订购成本的增加,甚至得不到经济订货的折扣,而且有断料的风险。
3)库存量如何维护
即确定库存水准问题。存量水准有最高和最低存量的限制。最高库存量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项物料的最高存货量;最低库存量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能确保生产所需的最低物料库存数量。
库存量的计算方法为:
最高库存量=最高日需求量×最短交付天数+安全库存
最低库存量=最低日生产量×最长交付天数+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
其中,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决定。
所谓顾客服务水平,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顾客服务水平=1-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
顾客服务水平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少,缺货成本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占用成本上升;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多,缺货成本高,安全库存量水平低,库存占用成本较小。
因此,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占用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确定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