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28948|回复: 12

连载图书《仓储这点事儿》081——09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8 13: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81 库存分析(四):替代产品
  在汽配行业里有一句俗话,叫做不全不卖钱。就是说产品线要全,客户需要的货都有。不能别人有啥我们有啥,要做到别人有的我有,别人没有的我也有。产品线的齐全,主要体现在长尾商品上,这些产品尽管需求量不大,但必须要有存货。这就是为什么汽配行业做小了没利润,做大了赚一仓库库存的原因所在。
  同时汽配行业还有一个问题,单就正常产品而言,同质化比较严重,常用的保养件如滤清器、刹车片,光国际知名品牌就十多个,小厂的产品就更多了。至于A货、HB一些乡镇制造的产品,对不起,水西汽配不经营,俺们不卖贾货。
  基于这些原因,对于采购部门的要求是很高的,长尾产品既不能备货太多,以免造成积压;也不能断货,要根据当地市场上各种车型的保有量,有个大体的估计和预测。
  大家经常会听到替代产品的说法,就是指基本用途相同,可相互替代的产品。具体到汽配行业,一般指商品用途相同,品牌不同的商品。实际上,只要是大厂出品,除品牌影响力及质量水平稍有差异外,可互相替代的产品之间并无本质的不同。国外品牌如厚世、地合不也是国内厂家代工的嘛。
  王二曾经参观过一些工厂,同一个产品线出来的产品,装上地合的包装盒就是进口产品,用自己的包装盒就是自主品牌(这可不是假冒伪劣,实际上代工厂都是这样的,所以大家对于汽配产品也不必迷信国际品牌产品,其实和国内的产品很多都是同一个厂出的。那个谁,别拿砖头扔我……)。
  所以在产品采购的时候,如果要保证产品线完整,对于C类即长尾产品,只要保证其中一种品牌有货,能保证相应车型可用,理论上说是可行的。这种库存分析方法就是基于此思路,如下图所示。
合并补货.png
  比如,同一款车用的刹车片,有10个品牌可以供货,但常规销量都不大,那就没必要10个品牌产品都要备,只要备2-3个品牌的就可以了。当然这2-3个品牌,要保证高、中、低端产品全有。在国外的汽配超市里,高、中、低端不这么叫,称为Best、Better、Good,听起来让人比较舒服,但谁让咱中国人实在呢。
  以滤清器为例,假设有ABC三个车型,同样有三个品牌均可以供货。可以列出一段时间内三种品牌的销量(预计的下一周期销量),如下图所示。对于A车型 配套的滤清器中快牌此段时间需求量比较大,而另两种相对较少。
  则在订货的时候,可以考虑把三种产品的需求量相加,只采购快牌一种。加大订货批量,即保证了产品线的完整,也提出的某一品牌的采购规模,或许可以拿到一定的数量折扣。当然了,订三种品牌产品,改为订一种品牌产品,采购成本、运输成本都会有所节省。
  是否采用这种方式,要根据市场销售情况,结合供应链的总体成本综合考虑,不能单凭一个独立条件就仓促决策。
  此外,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汽配行业,日用品行业若使用的话会打个折扣。人们对日用产品会有品牌忠诚度,但一般开车的都不太懂配件的品牌,全在汽修厂的大师傅忽悠,什么样的真好,什么样的产品一般,一般人根本分不开出。
  当然,对于8S店里,一支火花塞翻20倍出售的事,王二是不打算对外说的,要替人家保守秘密。
订货数据分析.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3: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082 库存分析(五):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简称SS),指为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提前、临时用量增加、交货误期等特殊原因)而保留的缓冲库存,主要用于消除断货。
  对于任何一家贸易企业,确定某一SKU的安全库存,都是比较繁琐的问题。一般安全库存的确定,按以下3个步骤:确定标准差、确定服务水平、计算安全库存量。
  1、标准差的计算
  假设库存运作周期(到货周期)为10天,每天销量在0-10个单位间波动,即平均日销量5个,每次订货批量50个,销量数量如下表所示。
01.png
  根据上表,得出需求的频率分布情况。
02.png
  使用正态分布分析销售变化情况,其中事件是单位产品日销量,标准差是日销售水平变化程度。当标准差在±1范围内变化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68.26%,即在1个运作周期内,在68.26%的时间内,日销售量在平均销量±1个标准差范围内波动。
03.png
04.png
05.png
  同理,可以得出运作周期不确定性的标准差。若同时存在需求不确定性与运作周期不确定性的情况,先确定需求不确定性与运作周期不确定性的标准差,然后计算大致的混合标准差。
06.png
  2、确定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表示在一个存货周期内满足所有需求的概率,等于1-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95%的服务水平,表示断货概率为0.05;若要保证100%的服务水平,就需无限大的安全库存。所以提高服务水平的方法只有一个:持有更多的安全库存。
  在销售极端强势的公司,追求百分之百的服务水平,到后来就是以很大的成本换取很小的收益,得不偿失。结果生意越做越多,钱越赚越少;或者说账面上赚了,都赚到库存里了。
07.png
08.png
  3、计算安全库存量
  例:某产品平均每月需求400副,其标准偏差为每月30副。该产品到货周期平均值为2个月,标准偏差为半个月。若想保证95%的服务水平,安全库存量应为多少?
09.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3: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083 库存分析(六):其它方法
  1、EOQ
  EOQ(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 )是一种补货方法,它能使库存维持成本与订货成本之和达到最低,即使库存持有成本与订货成本相等的那个订货量。库存维护成本是与持有库存有关的各种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存储费用、产品老化成本、保险费用、税费等。
01.png
02.png
  A商品年需求量2400个,每个成本5元,库存维持成本占比20%,订货成本19元/次,则其经济订货批量是多少?
03.png
  EOQ属理想模型,有诸多限制,实用中有必要进行扩展。举例如下:假设企业订货量480个单位时,可享有最优惠运费,但从公式计算出的EOQ为300个单位。当把订货量增加到480个单位时,平均库存从150个单位增加到240个单位,同时减少订货次数。小宗运费1元/个,大宗运费0.75元/个。
04.png
  运费节省567元。所以EOQ需根据多种条件进行权衡,灵活使用。可考虑条件包括:自营运输、整包装、数据折扣、多产品订货、有限的资金等。EOQ的介绍网上到处都有,本文不再赘述。
  2、增加在途
  增加在途是一种采购策略。
05.png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策略。VMI实施的前提是各方信息共享、供应商拥有和管理库存、需求准确预测。
  账期是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零售商一定金额的信用额度,零售商在额度内不用付款就可进货,但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回款,这个规定时间内的周期就是账期,其理论基础就是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七种库存分析方法适用范围不同,如下表所示。
06.png
  七种方法适用的阶段也不同,可以参考下图。
07.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3: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084 条码管理:前传
  在老大哥参观过几家先进的汽配仓库后,关于是否采用商品条码管理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对王二而言,站在仓库本身的角度,是持反对意见的,有以下原因。
  首先,仓库现在基本上属于批发仓库,每种SKU的发货批量都比较大。库管员在拣货的时候,没办法单手操作。如果使用条码,拣货时就必须先用PDA扫描货位、商品,然后放下PDA,取出货物放到车上,然后再拿起PDA拣下一种商品。同时,因为仓库空间小,货架之间摆的比较密,很多过道里车子是拉不进去的,所以需要取一种商品,走到尽头放下,回来继续下一种。这样就需要不断的放下、拿起PDA,比较烦人(有兄弟说,可以绑手上……)。其次,水西汽配经营的商品超过30%的无条码,需要自己粘贴。而商品到货批量又大,入库前必须贴完,所以需要足够的人力支持,同时会拖延产品入库的时间。第三,需增加基础设施,包括无线路由器、手持终端、条码打印机及耗材等的投入,并要对现用ERP进行大幅修改,并定制开发手持终端软件。第四,当前业务流程、各环节配合需要调整管理方式。第五,条码只能解决型号差错问题,不能解决数量差异问题(比如发1000只灯泡,肯定不会扫描1000次,只需扫描1次,然后手工输入个数就完了)。最后,现有员工经验都比较丰富,对哪种商品存放在何处比较清楚,找货的时间很短,使用PDA帮助不大。
  当然,使用条码管理也有优势,一是仓库管理会更加规范,库存差错率会减少,按历史数据估算,每年会因减少库存差错增加收益1-1.5万元。二是发货差错导致的门店丧失销售机会的情况会减少。三是减少ERP操作和盘点工作量(主要是减少相关信息处理时间,信息流加快,变相减少部门协调沟通时间)。四是仓库人员不再需要专业知识,人员能力需求降低。
  为说明条码管理对工作量的影响,王二按环节进行了对比。
  1、入库方面
01.png
  2、出库方面
02.png
  3、存储方面
03.png
  使用条码对工作流程的改变,如下图所示。
04.png
  使用条码会增加贴标签的人员,当然,对部分岗位的工作内容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05.png
  当然,投资也不会太少。
06.png
  王二向老大哥展示了自己的分析结果,最后确定:动议搁置、暂缓执行。
  客观地说,以上分析是站在仓库人员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老员工比较多的基础上的。但如果新员工比例大,人员流动快的时候,为提高拣货速度,让员工尽快上手,是否使用条码则无须讨论。所以,对仓库工作的决策,一定要考虑现实条件和情况,别人的经验可以用,但不能完全搞拿来主义,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另外,若站在供应链整体的角度上(从总公司和门店一体的角度考虑),决策结果也可能截然不同。屁股决定脑袋,作为仓库的库头,王二暂时没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3: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085 经理素质
  王二当库头快两年了,有时候也会反问自己,到底一个合格的物流经理应该怎样做才算最好,需要哪些能力?准备总结出来,有针对性地培养接班人。没有后备人选,自己就得一直在这蹲着,总不能一个岗位干到退休吧,需要六十五唉,难道到时候让家里人扶着来上班,太可怕了……。于是,经过九九八十一个小时的闭关,王二归纳出了物流经理需要具备的五种思维和四种能力。
  1、五种思维
  创新思维。仓储工作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王二曾经说过,看教材还不如看俺写的呢),若工作只是为了完成老大哥交待的任务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市场情况、计划的改变及时做出应对。目前,物流行业所使用的许多概念与方法都比较陈旧,诸如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ABC库存分析法、持续补货、快速反应等,必须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同时,物流经理应该了解多个行业的知识,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采购管理等,综合运用到仓库管理工作中,开放式地思考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空杯思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物流经理,必须在基层锻炼过,把握一些关键的细节,熟悉具体业务,才能彻底明白应该如何执行与管理。否则,就不能作出适当的指示和工作安排。所以,不能像一些刚毕业的物流专业学生想得那样,一上班就想当主管,王二见过好几个,都被客客气气地送走了。
  客户思维。仓库就是为客户暂时保管货物的,这是一条基本准则。工作中应一切为客户着想,不断提高作业效率、配送速度及灵活性。制度再完善、自己感觉工作绩效再高,如果没能满足门店的需求而影响了销售,所有的成绩都会归零,老大哥那里也没办法交待啊。
  成本思维。都说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第一利润源泉是降低资源消耗,第二利润源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现在一般还是会把仓库作为成本中心。常规贸易企业利润率很难超过10%,如果仓库支出10万元的费用,相当于销售部门100万元销售带来的利润。所以仓库的开支要精打细算,得学会“算账”。物流经理要不断地收集运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监控费用情况。不统计、无管理嘛,要从成本数据中找出可以节约的项目,不断改善。另外,物流经理还必须要用良好的数学素质,比如在选择分仓地址、规划配送路线时,就必须进行精确的计算,更多的时候则要开发相当复杂的数字模型。以便在保障配送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
  供应链思维。供应链包括供与求的一个串联,是一条完整的链条,从系统观点来说,某一环节的最优,并不是整体的最优。所以,考虑问题应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上进行。对于水西汽配而言,要将供应商、总公司、门店放在一起考虑,这样做出的决策肯定会更有效率。
  2、四大能力
  学习能力。物流业每天都有新的情况发生,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吃老本是根本不行的,况且王二也没有老本可吃(俺是光荣的IT专业人士)。另外,万一咱职位上升了,那么面临的责任与压力会更大,所需要的知识面就会要求更宽。学习,没有止境。
  协调能力。由于涉及到跨部门的工作,物流经理必须具备出色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在很多时候,物流经理都不得不跟麻烦打交道。诸如成本超过预算、仓储空间不够、客户投诉发货不及时等。同时,对下也需要圆满处理与下属的关系,将问题防患于未然。万一出现问题也要提前防范,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做到好事天下知,坏事不出门……。
  抗压能力。物流经理必须神经大条,面对责难时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遭遇门店投诉时,遭受批评的往往是物流部门,比如销售部门配货失误,门店拿到货肯定先投诉仓库。作为物流经理,经常要面临身份的转变,诸如接受批评与批评别人,恳求别人与被人恳求,有时候一天就会遭遇悲喜两重天。显然,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并有效地控制情绪,这个职位就十分容易让人抑郁。子曰:经理就是经常被修理(也有一种说法叫总是没人理)。当表现出色的时候,人们以为理所当然;当稍有疏忽的时候,别人就会觉得很不应该。于是,物流经理不得不小心谨慎。但尽管如此,仍然会发生各种各样出其不意的事情。这时候,心理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现场管理能力。仓库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物流经理要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员工按照工作计划不快不慢地开展生产活动,预先、及时地发现异常,并将异常消除,使作业回归正常状态。物流的复杂性是令人生畏的,管理者必须在熟知本岗位作业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和实践,将已经标准化的工作进一步简化,新添加的工作标准化,进行持续的改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3: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086 叉车选择
  仓库里有辆叉车年代比较久远了,每年的维修、保养费都不少,王二准备申请换一辆。叉车是工业车辆,进口的价格比较高,但性能好;国产的价格比较让人欣慰。
  仓库部门选购叉车,需要综合各种性能指标,主要包括13项:
  1、额定起重量。货物重心至货叉前壁的距离不大于载荷中心距时,允许起升货物的最大重量,以吨表示。当货叉上的货物重心超出了规定的载荷中心距时,由于叉车纵向稳定性的限制,起重量相应减小。
  2、载荷中心距。在货叉上放置标准的货物时,其重心到货叉垂直段前壁的水平距离,以毫米表示。对于1-4吨的叉车规定载荷中心距为500mm。
  3、最大起升高度。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叉车满载、货物升至最高位置时,货叉水平段的上表面离叉车所在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
  4、门架倾角。无载的叉车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门架相对其垂直位置向前或向后的最大倾角。前倾角的作用是为了便于叉取和卸放货物;后倾角的作用是当叉车带货运行时,预防货物从货叉上滑落。一般前倾角为3-6°,后倾角为10-12°。
  5、最大起升速度。叉车满载时,货物起升的最大速度,以米/分表示。提高最大起升速度,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但起升速度过快,容易发生货损和机损事故。目前国内叉车的最大起升速度已提高到20m/min。
  6、最高行驶速度。对于起重量为1吨的内燃叉车,其满载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少于17m/min。
  7、最小转弯半径。叉车在无载低速行驶、打满方向盘转弯时,车体最外侧和最内侧至转弯中心的最小距离,分别称为最小外侧转弯半径和最小内侧转弯半径。最小外侧转弯半径愈小,则叉车转弯时需要的地面面积愈小,机动性愈好。
  8、最小离地间隙。车轮以外,车体上固定的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它表示叉车无碰撞地越过地面凸起障碍物的能力。最小离地间隙愈大,则叉车的通过性愈高。
  9、轴距及轮距。轴距是叉车前后桥中心线的水平距离。轮距是同一轴上左右轮中心的距离。增大轴距、有利于叉车的纵向稳定性,但使车身长度增加,最小转弯半径增大。增大轮距,有利于叉车的横向稳定性,但会使车身总宽和最小转弯半径增加。
  10、直角通道最小宽度。供叉车往返行驶成直角相交的通道的最小宽度,愈小性能愈好。
  11、堆垛通道最小宽度。叉车在正常作业时,通道的最小宽度。
  12、满载最大爬坡度。叉车满载时,在干燥、坚实的路面上,以低速档行驶所能爬越的最大坡度。
  13、外形尺寸。
  叉车根据动力和结构的不同,分为很多种:
仓库叉车分类.png
  就仓库面积的利用率而言,当叉车的通道宽度大致等于托盘的长度(1.5米)时,仓储面积利用率是66%;当叉车的通道宽度相当于托盘的两倍长度(2.7米)时,仓库面积利用率只有50%左右;如果叉车的通道宽度是托盘的3倍长(3.5米)时,则面积利用率只有 40%。而上述最普通的叉车(平衡重式),所需通道宽度是3-4.5米。
  如果在室外作业,特别是在场地道路不是很平坦的情况下,选用内燃式叉车较好(柴油、液化石油气,汽油的在逐步减少)。但是,考虑到主要是仓库内部用,王二决定还是选择电动车辆。拿出万能的决策表格,根据所接触厂家的产品进行对比打分,提出选型建议,并向公司申请费用。具体购置的车型,那个……,还没收到厂家的宣传推广费泥。
  当然,新叉车要有走合期,一般为新车开始使用的50小时,里程500公里。对此,王二也专门做了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3: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087 再说鱼骨(一):鱼骨图
  王二画过鱼骨图,很多软件都能支持,能做得特别漂亮。这种东西比较适合放到演示文档里,或忽悠新人的时候。但说起来其实就是个树型结构,跟思维导图(脑图)感觉没有太大差别。因为不喜欢日本人,所以王二一直对鱼骨图的用途持怀疑态度。
  好象人们总是有个习惯: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很复杂,那样显得自己有学问。不穿裤子的云在其小说《天堂里的另一天》里提到了一个论文题目:论古代脊椎禽类动物进化之近代产卵与氢氧化合物在高温下的反应,翻译成人话就是水煮鸡蛋。鱼骨图是否也属这种情况,还是自己没搞明白?正好那天不忙,王二决定重学一遍。
  任何问题的发生,总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人们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按相互关联性进行整理,并画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形状似鱼骨的图,取名鱼骨图。鱼骨图可以分为3类。一是整理问题型,指各要素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二是原因型,一般鱼头在右,通常以“为什么……”来写。三是对策型,一般鱼头在左,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来写。
  1、使用步骤
  (1)查找要解决的问题(特性值),写在鱼头上;针对问题类别,选择层别方法;画出主骨、大骨,填写大要因。
  (2)分别对各层别,使用头脑风暴法收集可能的原因,尽可能多地列出(因素)。
  (3)将找出的各因素进行归类、分组、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画出中骨、小骨,在鱼骨上标出。
  (4)选取重要因素,用特殊符号标识。
  (5)检查各因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
  2、注意事项
  (1)确定大要因(大骨)时,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层别,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2)大要因用中性词描述(不说好坏),中、小要因使用价值判断(如…不良)。
  (3)脑力激荡时,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原因,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面着手分析。
  (4)中要因跟特性值(鱼头的问题)、小要因跟中要因间有直接的原因——问题关系,小要因应分析至可以直接出对策。
  (5)如果某种原因可同时归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请以关联性最强者为准。必要时考虑三现主义:即现时到现场看现物,通过相对条件的比较,找出相关性最强的要因归类。
  (6)选取重要原因时,不要超过7项。
  (7)绘图时,应保证大骨与主骨成60度夹角,中骨与主骨平行。
  王二现在终于有点感觉了,其实从鱼骨图引出两个方面。一是问题的分析模型,就是前面提到的层别方法。分析任何问题时都要先决定维度,然后才能不遗漏、有序分析,而不是想起一条是一条。
  举个例子:如果让我们写出昨天一天的所有活动,怎么写会最全面。如果想起啥来写啥,一会就会没词了,除非记忆力特别好的,反正这方面王二不行。如果换个角度,按自己的作息为序一件件回忆,比如早上起床、洗漱、吃饭、出门、坐公交……,按这样的逻辑顺序来回忆,效果肯定要好些。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分析逻辑,即见到一个问题应该从哪些维度开始着手。
  第二,当然画出来的鱼骨图也是很有用滴,对我们准备解决的问题,列出了一大堆的原因。怎么去解决呢?那就需要另一种工具:五问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088 再说鱼骨(二):五问法
  所谓五问法(也叫5why分析法),就是对一个问题连续问五个为什么,以追究其根本原因。当然具体使用时,也不必过于机械,并不限定只做五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必须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就是中国老话说的:打破砂锅问到底。
  五问法的关键,就在于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一般情况下,当深入到第五个层次后,认为无法继续进行时,问题的原因应该已经非常具体了,很容易找出解决办法。
  举个九成熟的栗子:张三拣货差错这两天特别高。
  第一问:你为什么拣货差错突然提高了呢?
   注意力不集中。
  第二问:为什么注意力不集中呢?
   因为感冒了,难受,老想睡觉。
  第三问:为什么感冒了呢?
   因为前天上班的时候,把外套脱了,着风了。
  第四问:为什么把外套脱了?
   因为穿的多,感觉热。
  第五问:为什么穿那么多,这么大个人,连天冷天热都分不清?
   因为老婆怕冷,让多穿一点,不然不给零花钱……
  现在已经不必问了,世界上有一种冷,叫老婆觉得你冷。
  王二窃窃焉:岛国这个方法听起来不错,听说美国人也学会了(解决了华盛顿广场杰弗逊纪念大厦的鸟粪问题),但在我泱泱天朝、礼仪之邦,会不会水土不服呢。试想,同级同事之间,除非关系特别好,或者闹着玩的时候,这样问无可厚非。
  如果两个人一板一眼地这样问话,估计不长时间就得干起来,太不给面子了嘛,有故意找碴的嫌疑。即使对于王二来说,如果对着主管这样问问题,估计也不会得到太好的结果,总得留点情面吧。
  但是,五问法如果用到一大群人身上,在有意引导的情况下,进行头脑风暴时可能比较靠谱。
  比如:召集五个主管,对拟解决的一个问题,让大家各抒己见,一起提问题的原因,一步步地问下去,估计大家就不会太反感了。
  所以,王二私下以为,五问法不适于一对一PK,可以用于一对多的环境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089 再说鱼骨(三):分析维度
  前面说过,确定分析维度很关键,也就是说,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思考。王二从万能的百度上找到3种。
  1、5M1E(人机料法环,主要适用于生产环境,如制造企业)
  (1)人(Man):员工对产品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分析角度包括:技能问题?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是选人的问题吗?是培训不够吗?是技能不对口吗?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有责任人吗?人会操作设备吗?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认识商品吗?持证上岗吗?
  (2)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的状态和维护保养情况等。分析角度包括:选型对吗?保养问题吗?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操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置的环境对吗?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吗?制度有效实施吗?有维修检定计划吗?各相关记录完整准确吗?机器设备工作正常吗?
  机器设备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材料(Material):对仓库来说,就是产品。分析角度包括:产品有质量问题吗?型号对吗?有保质期吗?入库检验了吗?仓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了吗?不合格产品管理严格吗?产品进出、存储过程可追溯吗?
  (4)方法(Method):这里包括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等。分析角度包括:是按方法做的吗?看的明白吗?写的明白吗?方法适合吗?有方法吗?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可行吗?
  (5)测量(Measurement):对仓库而言,可以理解为产品清点、盘点、运营数据的收集等。分析角度包括:方法是否标准、正确?数据收集是否完整及时?
  (6)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点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分析角度包括:环境变了吗?光线、温度、湿度考虑了吗?环境是安全的吗?环境是人为的吗?产品摆放合理吗?设施布置合适吗?符合6S管理要求吗?
  2、人事时地物(适用于管理问题)
  (1)人=对象:人?公司?团队?单位?
  指遇见事情的时候,先了解对象是谁?是什么人?什么单位?什么团队等等。
  (2)事=事件:什么事?多少事?
  指现在遇到什么事情?跟什么事情相关联?能不能用其他的事情来化解等。
  (3)时=时间:多长?开始?结束?总时间?
  这个事情预计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4)地=环境:地方?氛围?位置?周边?
  不单纯说的是一个地方,也代表一个氛围、周边环境等等的一些相关要素。
  (5)物=资源:缺什么资源?有什么资源?
  3、5H2W(七何分析法)
  (1)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条件是什么?哪一部分工作要做?重点是什么?与什么有关系?功能是什么?规范是什么?工作对象是什么?
  (2)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采用这个参数?为什么不能有响声?为什么停用?为什么非做不可?
  (3)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何时安装?何时销售?何时是最佳营业时间?何时工作人员容易疲劳?何时产量最高?需要几天才算合理?
  (4)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从何处采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作为分仓?安装在什么地方最合适?何地有资源?
  (5)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谁来办最方便?谁可以办?谁被忽略了?谁是决策人?谁会受益?
  (6)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怎样做省力?怎样做最快?怎样做效率最高?怎样改进?怎样得到?怎样避免失败?怎样求发展?怎样达到效率?
  (7)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如何?指标达到多少?成本多少?输出功率多少?效率多高?尺寸多少?重量多少?
  王二认为,对管理者而言,重要的不是鱼骨图、狗骨头这种具体的形式,而是要掌握思考问题的维度,像上面提到的三种。以后见到问题,就能够直接知道应该从哪个维度着手,从而使自己的思维保持逻辑性,解决问题更有条理。
  除了上述三种之外,还有一个补充规则,就是麦肯锡一直倡导的: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不重叠、不遗漏,指在将某个整体(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概念性的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必须保证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3: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090 虚拟库存
  现在名词满天飞,所谓的新概念、新模式铺天盖地,让人摸不着头脑。王二听人说起过虚拟库存这个概念,语焉不详,自己找了很多资料,也都没弄清楚。干脆,自己给出定义得了。
  所谓虚拟库存,可以和平常说起的“以信息换库存”联系起来。就是零售商的ERP里,导入某些产品的信息,但实际仓库里没有这些商品。货物存储于供应商的仓库里,如果客户有需求,供应商能够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立即发货给客户,在规定期限内送到,与在自己库存内取有几乎相同的效率。前提是供应链信息畅通、资金足够,双方建立有良好的信用关系。
  零售商ERP里的库存数据,起到一个引流的作用。这样,零售商没有多备库存,却提高了满足率;供应商通过更多的渠道实现了销售,应该算是双赢。以刹车片销售为例,现在市面上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同一档次的产品,质量其实相差不多。作为零售商(分销商),不可能存储所有品牌的商品,如果那样,需要的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能找到一些供应商(代理商),引入他们的库存信息,当客户采购自己没有的品牌时,供应商直接发货就可以了。当然,结算方式需要双方提前约定好,收益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但是,如果狭隘一些,这事就不好办。比如有人认为,市场上需求的刹车片总数是既定的,客户要的我没有,我就推荐自己经营的产品。如果别人多卖一副,我就少卖一副。如果这样考虑,这个办法就不会成功,所以中国的供应链老发展不好,应该跟这种思维有莫大的关系。
  所以,虚拟库存策略的实施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产品信息的数据结构及实时更新、双方的合作意愿、利益分配机制、供应商物流服务水平等。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产品线互补的情况,比如供应商经营的一种品类,零售商不经营,这样达成产品线互补,是可以顺利运作的。现在市场上有家汽配企业,叫做七图鲁的,基本上就是采用这种模式。
  该公司是国内全车件汽配B2B电商平台,产品以维修件、事故件为主,同时覆盖易损件和保养件,提供配件搜索、报价比价、支付、配送及售后等服务。他们建立了车型配件数据库,打通了配件供应商与汽修厂的联系。汽修厂通过平台获得配件的价格及供应渠道,可以定位到指定配件,可比对不同品牌和价格,并在平台上自主下单。供应商接单后,备货、发运到七图鲁的中转仓,再集货配送到汽修厂处。其整个供应链就是“虚拟库存+中转仓+线下服务店”。当然,高效的物流系统支持必不可少。另外,交易数据的积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平台的配件数据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4-11-21 19:58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