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分类控制法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于19世纪首创。其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的中心思想,已广泛应用于存货管理、成本管理与生产管理。
一、存货控制ABC分类法的原理
存货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这些物资储备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和销售的需要,但过多的存货量会使利息支出及各项费用增加。
因此,必须对存货进行控制,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使其库存量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
ABC分类法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或销售所需的存货按“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则进行分类,分主次及重要程度进行不同控制的库存管理方法。
基本原理是对企业库存物品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资金占用或消耗数量等进行分类排序,以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其要点是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A类)和次要的多数(B类和C类),并对关键的少数进行重点管理,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ABC分类法可以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有利于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可以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二、ABC分类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ABC分类法的基本作法是,对每一个库存单元的年需用量乘以其单价,然后按价值的高低或其百分比、库存单元的数量或其百分比,依据一定分类标准排序,从中确定关键的少数(A类)和次要的多数(B、C类),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收集相关数据:以物料库存控制为例,收集企业所需用的物料名称、规格、年需求量、物料单价等基础信息。物料名称、规格可以按企业所需或所用的清单中直接列表,而年需用量、物料单价等信息,往往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以敏锐的职业判断,对以前大量的统计信息进行处理或合理估计方能得以解决。
(二)按价值高低排序:用每一物料品种的年需求量乘以单价求得其价值,并按价值高低由大到小依次排序。
(三)计算整理:这一步骤包括:1.计算每一物料品种数量
(或库存单元)占所有物料品种数量的百分比;在按价值排序的基础上,再依次梯级计算物料品种数量的合计以及占所有物料品种数量的累计百分比(此数字应为一个累计递增的数字,至所有物料品种计算完毕,累计百分比达到100%);2.计算每
一物料品种价值占所有物料品种价值的百分比,以及如上所述的累计百分比,性质描述也同上。
(四)分类管理:依据一定标准,进行ABC分类。一般将关键的少数作为A类,次要的多数作为B类和C类。对A类存货进行重点规划和控制,对B类存货进行次重点管理,对C类存货只进行一般管理。
三、ABC分类与库存控制方式
库存控制方式也可称为日常管理的主次点、库存管理的思维模式。与ABC分类相对应的每一类别都有自己的控制特点,分述如下:
(一)A类物料的库存控制方式
对A类物料一般采用连续控制方式,随时跟进库存情况,一旦库存量下降到预期水平(订货点),就要及时订货,把库存补充到目标水平。
对于此类物料,其库存管理思路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要保证随时得到供应,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出现缺货;
2.要控制库存的数量,因为价值较高,控制数量可以减少流动资金占用,缓解资金管理的压力;
3.要控制A类物料的在库时间,以尽量减少库存保管费用。
(二)C类物料的库存控制方式
对C类物料可采用比较粗放的定量控制方式,可以采用较大的订货批量或经济订货批量进行定货。
该大类的库存管理特点如下:
1.允许出现缺货,因为该类物料的缺货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太大的影响;
2.因年需用量小或占用资金少,所以一般不严格控制订货量,通过减少订货次数,降低订货费用,达到降低库存总成本;
3.不严格控制库存时间,以简化管理,降低库存的管理费用。
(三)B类物料的控制方式
B介于A类和C类之间,可视具体情况采用A类或C类的控制方法,一般采用定期控制方式,并按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
如有可能可在B类内部再进行一次ABC的细分,相应采取以上的库存控制方式。
通过对品种繁多的存货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管理控制方法,降低管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减少失误和降低存货成本,使存货收益与成本之间达到最优化结合。
ABC分类控制法也存在局限性:
一是A类商品因单位占用资金过大,处于目标库存量也可能占企业大部分资金,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二是C类存货不注意库存情况,缺货不仅使企业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还给企业带来信誉上的损失。
因此实践中应和其他方法配合运用,逐步趋于完善,提升企业存货管理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