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32874|回复: 5

仓库空间管理和ABC分类法,仓库货物储存策略与管理法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9 09: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BC分类法是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库存控制、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及其它许多管理问题。它是管理控制基本原理中最有用、最有效的方法。
在保管空间中,不管货品是地面直接堆积或是以料架储放,均得占用保管面积,若能有效利用,仓储成本自必减少。但要如何有效利用仓储空间呢?除了要合理的放置柱、梁、廊道以增加空间使用率外,而保管空间之利用也很重要。

PPT内容:
快照5.png

一、储存保管的目标
(1) 空间的最大化使用。
(2) 劳力及设备的有效使用。
(3) 储存货品特性的全盘考量
即对储存货品的材积、重量、包装单位等品项规格及腐蚀性、温湿度条件、气味影响等物性 求彻底解,来达到对货品能按特性适当储放。
(4) 做到所有品项皆能随时准备存取
因为储存增加商品的时间值,因此若能做到一旦有需要时物品马上变得有用,则此系统才算是一有计划的储位系统及良好的厂房布置。
(5) 货品的有效移动
在储区内进行的大部份活动是货品的搬运,需要多数的人力及设备来进行物品的搬进与搬出,因此人力与机械设备操作应达到经济和安全的程度。
(6) 货品品质的确保
因为储存的目的即在保存货品直到被要求出货的时刻,所以在储存时必须保持在良好条件下,以确保货品品质。
(7) 良好的管理
清楚的通道、乾净的地板、适当且有次序的储存及安全的运行都是良好管理所关心的问题,将使得工作条件变得有效率及促使工作士气的提高。


二、选择储区位置的建议

1) 依照货品特性来储存。
(2) 大批量使用大储区,小批量使用小储区。
(3) 能安全有效率储於高位的物品使用高储区。
(4) 储存笨重、体积大的品项於较坚固的层架底层及接近出货区。
(5) 储存轻量货品於有限的载重层架。
(6) 将相同或相似的货品尽可能靠近储放。
(7) 滞销之货品或小、轻及容易处理的品项使用较远储区。
(8) 周转率低的物品尽量远离进货、出货区及仓库较高的区域。
(9) 周转率高的物品尽量放於接近出货区及较低的区域。
(10)服务设施应选在低层楼区。

三、储存策略
(1) 定位储放(Dedicated Location):
每一储存货品都有固定储位,货品不能互用储位,因此须规划每一项货品的储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选用定位储放的原因在於:
(a) 储区安排有考虑物品尺寸及重量(不适随机储放)。
(b) 储存条件对货品储存非常重要时。例如,有些品项必须控制温度。
(c) 易燃物必须限制储放於一定高度以满足保险标准及防火法规。
(d) 依商品物性,由管理或其他政策指出某些品项必须分开储放。例如:饼干和肥皂,化学原料和药品。
(e) 保护重要物品。
(f) 储区能被记忆,容易提取。
而定位储放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每种货品都有固定储放位置,拣货人员容易熟悉货品储位。
2.货品的储位可按周转率大小或出货频率来安排,以缩短出入库搬运距离。
3.可针对各种货品的特性作储位的安排调整,将不同货品特性间的相互影响减至最小。
缺点:
1.储位必须按各项货品之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
总归来说,定位储放容易管理,所需的总搬运时间较少,但却占较多的储存空间。所以除上述原因外,此策略较适用於以下两情况:
(a) 厂房空间大。
(b) 多种少量商品的储放。

随机储放(Random Location):
每一个货品被指派储存的位置都是经由随机的过程所产生的,而且可经常改变;也就是说,任何品项可以被存放在任何可利用的位置。此随机原则一般是由储存人员按习惯来储放,且通常按货品入库的时间顺序储放於靠近出入口的储位。

随机储放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由於储位可共用,因此只要按所有库存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即可,储区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
缺点:
1.货品的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困难度较高。
2.周转率高的货品可能被储放在离出入口较远的位置,增加了出入库的搬运距离。
3.具有相互影响特性的货品可能相邻储放,造成货品的伤害或发生危险。
一个良好的储位系统中,采用随机储存能使料架空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因此储位数目得以减少。由模拟研究显示出,随机储存系统与定位储放比较,可节省35%的移动储存时间及增加了30%的储存空间,但较不利於货品的拣取作业。因此随机储放较适用於下两情况:
(a) 厂房空间有限,尽量利用储存空间。
(b) 种类少或体积较大的货品。

分类储放(Class Location):
所有的储存货品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品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品又按一定的法则来指派储位。分类储放通常按(a)产品相关性(b)流动性(c)产品尺寸、重量(d)产品特性来分类。

分类储放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便於畅销品的存取,具有定位储放的各项优点。
2.各分类的储存区域可根据货品特性再作设计,有助於货品的储存管理。
缺点:
1.储位必须按各项货品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间平均的使用效率低。
分类储放较定位储放具有弹性,但也有与定位储放同样的缺点。因而较适用於以下情况:
(a) 产品相关性大者,经常被同时订购。
(b) 周转率差别大者。
(c) 产品尺寸相差大者。

分类随机储放(Random Within Class Location):
每一类货品有固定存放位置,但在各类的储区内,每个储位的指派是随机的。

分类随机储放优缺点如下:
优点:
1.可收分类储放的部份优点,又可节省储位数量提高储区利用率。
缺点:
1.货品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困难度较高。
分类随机储放兼具分类储放及随机储放的特色,所需 要的储存空间介於两者之间
共用储放(Utility Location):
在确定知道各货品的进出仓库时刻,不同的货品可共用相同储位的方式称为共用储放。共用储放在管理上虽然较复杂,所占的储存空间及搬运时间却更经济。

四、储位指派法则
储存策略是储区规划的大原则,因而还必须配合储位指派法则才能决定储存作业实际运作的模式。而跟随著储存策略产生的储位指派法则,可归纳出如下几项:
(1) 可与随机储放策略、共用储放策略相配合者。
靠近出口法则(Closest Open Location):将刚到达的商品指派到离出入口最近的空储位上。
(2) 可与定位储放策略、分类(随机)储放策略相配合者。
(a) 以周转率为基础法则(Turnover based Location)。
按照商品在仓库的周转率( 销售量除以存货量 )来排定储位。首先依周转率由大自小排一序列,再将此一序列分为若干段,通常分为三至五段。同属於一段中的货品列为同一级,依照定位或分类储存法的原则,指定储存区域给每一级的货品,周转率愈高应离出入口愈近。
A、B、C、D...、H八种货品进出仓库的情况
快照1.png

另外,当进货口与出货口不相邻时,可依进、出仓次数来做存货空间的调整,为A、B、C、D...H八种货品进出仓库的情况,当出入口分别在仓库的两端时,可依货品进仓及出仓的次数比率,来指定其储存位置,八种货品的配置图。
进出口分离的存储位置安排
快照2.png


五、储存作业十指标

快照3.png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PPT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仓库空间管理和ABC分类法,仓库货物储存策略与管理法则.pptx

357 KB, 下载次数: 98, 下载积分: 贡献 -2

仓库空间管理和ABC分类法,仓库货物储存策略与管理法则.ppt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9 15: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仓库货物储存在规划摆放方面我的一些理解,可供新人学习。
1、面向通道进行保管。
为使物品出入库方便,容易在仓库内移动,基本条件是将物品面向通道保管。

2、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率。
有效利用库内容积应尽量向高处码放,为防止破损,保证安全,应当尽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设备。

3、根据出库频率选定位置。
出货和进货频率高的物品应放在靠近出入口,易于作业的地方;流动性差的物品放在距离出入口稍远的地方;季节性物品则依其季节特性来选定放置的场所。

4、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
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类似物品应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员工对库内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出入库的时间,将类似的物品放在邻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5、根据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安排放置场所时,当然要把重的东西放在下边,把轻的东西放在货架的上边。需要人工搬运的大型物品则以腰部的高度为基准。这对于提高效率、保证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9 16: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都是高手呀,都对仓库有自己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 16: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非常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 16: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哪里工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9 13: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学习教程,能学会很多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4-11-22 02:37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