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物料管理制度,保证物料流向清晰、具有可追溯性;使物料标识、质量明确,防止差错和混淆;实现物料贮存适当,确保物料质量。
文档目录:
一、采购计划制定与下达工作程序
目的:制定一个采购计划的制定与下达工作程序,保证物料及时供应,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适用范围:原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辅助用品、办公行政用品。
责任人:统计员、供应部负责人、采购员、财务部负责人。
内容:
1 采购计划的制定
1.1 采购计划制定的依据:生产计划、各部门购物申请单、库存清单。
1.2 由统计员根据下发的生产计划计算出每个产品每月需用的每一种物料量。
每月需用物料量=标准批需要量×生产批数。
1.3 由统计员将所有需用的同一品种规格的物料汇总,并将每月用量计算出来,按月累计,计算出每年需用的总量。
1.4 检查所用物料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位是否相符,并对同一物料用于不同品种的数量核对。
1.5 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清单计算出计划采购量。
计划采购量=需用量+安全库存量-上月库存量
1.6 供应部计划员列表汇总:详细注明:品名、规格、单位、计划采购数量,产地或购入单位,价值或计划用款数。
2 采购计划的审批与下达
2.1 采购计划的审批:采购计划制定后,分别报送供应部经理、各部门副总经理分级审核批准。
2.2 采购计划的下达:采购计划审批后,由供应部经理将采购计划下发给供应部有关人员,供应部根据计划进行采购。
2.3 各部门购物按以下程序操作:
2.4 生产辅助用品的采购:生产辅助用品的采购由生产部和设备科根据生产计划、维修计划制订采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
2.5 办公行政用品的采购:办公行政用品由公关部根据企业情况制订计划,由行政副总经理审批。
3 采购计划实施:由供应人员联系好供应商后,同财务部按质保部制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共同实施采购、订货。
4 采购计划的变更
4.1 采购计划随生产计划的变更而变更。
4.2 突发或临时需要的物料,也应制定临时补充采购计划,并按原程序制订、审批、下达并实施。
二、称量工作程序
目的:建立一个称量工作程序,以保证称量工作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原辅料的称量及生产中的称量操作。
责任人:称量操作人员、复核人员、质监员。
内容:
检查配料所用计量器具是否清洁,计量范围是否与称量相符,每个计量器具上有无计量校验合格证,是否在规定的周检效期内。称量过程中交接双方应同时在场。
1 仓库称量:
1.1 原辅料入库称量:将每件原辅料于磅秤上复称,核对毛重是否与标签一致。供收双方共同复核签字。并填写称量记录及到货验收记录。
1.2 原辅料送发料称量:将每件原辅料于磅秤上复称,核对毛重是否与标签一致。并填写称量记录,写明日期、品名、数量、规格、批号、外包装状况等。物料量应由发、领料双方共同复核签字。
1.3 发料时应复核结存量,如有差错,立即查明原因。
2 车间称量规定:
2.1 配料盛装容器、取料器具清洁,容器外无原有的任何标志,符合要求。
2.2 配料间有质监员核发的清场合格证,说明配制环境及室内一应物品均符合生产要。
2.3 上述准备工作完毕后,由操作工按主配方对物料进行逐一核对、称量。
2.4 称量人员核对物料名称、批号、检验单号,物料的物理外观应符合规定。确定与主配方一致无误后,按规定的称量方法和指令准确称量出批主配方规定的处方量,放于规定的容器中,详细填写批配料记录,注明生产的日期、品名、批号、批量、规格及称量的物料品名、批号、数量等,由称量人签字。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