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21906|回复: 9

在北方冬季如何养护中药材及中药饮片

[复制链接]
   我们单位处于东北地区,比较寒冷。单位绝大部分的中药材都放置在一个常温库吧。我前天问了下那里的保管人员。温度是5℃,湿度是70%。下班后保管人员将排风关掉了,因为怕暖气被冻坏。我纠结的是,库中中药还不少,湿度有些大了啊。冬季这些中药会不会被冻坏呢?还有那个排风冬季还要不要开呢。这两天,开始下雪了,室外温度也就是10℃以下。
   在这里我想请各位同行指点指点。在北方如何养护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

  中草药在贮存保管中,因受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影响或失去疗效。因此必须贮存和保管好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药效。因此研究中药科学保管,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减少药材损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

  1 影响中药贮藏的因素

  1.1 空气:炮制品在贮藏过程中,总要与空气接触。空气中氧和臭氧对药物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饮片一般不宜久贮,贮存时应包装存放,避免与空气接触。

  1.2 温度:一般来说,药物的成分在常温(15~20℃)条件下是比较稳定的,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则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均可加速。但是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的药物如鲜石斛、鲜芦根等,或某些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发生有害的影响。

  1.3 湿度:空气的湿度不仅可引起药物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含水量、化学成分、外形或体态发生改变,而且能导致微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控制在7~13%,炮制品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这和空气中的湿度有密切关系。

  1.4 日光:在日光的直接或间接照射下,对很多药物炮制品的色素有破坏作用,使它们变色而影响质量。

  1.5 霉菌:霉菌的生长繁殖同所有的生命体一样,深深地受着环境的影响,一般室温在20~35℃,相对湿度在75%以上,霉菌极易萌发为菌丝,发育滋长,溶蚀药物组织,使之发霉、腐烂变质而失效。尤以含营养物质的饮片,如淡豆豉、瓜蒌、肉苁蓉等,极容易感染霉菌而发霉、腐烂变质。

  1.6 虫害:一般而论,温度在18~35℃,药材含水量达13%以上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最适宜害虫的繁殖生长。炮制品入库贮存,一定要充分干燥,密闭保管或密封保管。

  2 中药库存保管的方法

  2.1 传统的养护技术:清洁养护法:清洁卫生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除湿养护法:常用的方法有通风、吸湿和防潮。常采用的干燥剂有:生石灰块:又名氧化钙,其吸潮率可达20%~25%。无水氯化钙:吸潮率可达100%~120%。还有密封(密闭)养护法。低温养护法、对抗同贮法、高温养护法。

  2.2 中药材的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饮片水分严格控制在7%~13%之间;室温应控制在250C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为宜;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防潮。封口、干燥剂;不同饮片,可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贮存方法。

  2.2.1 对于含淀粉多的饮片如泽泻、山药、葛根、白芍等,贮于通风、干燥处,以防虫蛀[1]。

  2.2.2 凡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荆芥等,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2.2.3 对含糖分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门冬、党参等,宜于通风干燥处贮存。

  2.2.4 种子类药材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易受虫害及鼠咬,所以多密闭贮藏于缸、罐中。

  2.2.5 加酒炮制的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及加醋炮制的饮片如芫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贮存。

  2.2.6 盐炙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而受潮,若温度过高,盐分就会从表面析出,故应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于燥处贮存。

  2.2.7 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易被污染、虫蛀、霉变或鼠咬,通常密闭贮于缸、罐内,置通风、干燥、凉爽处贮存,以免吸潮。

  2.2.8 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凉爽处贮存。

  2.2.9 少数贵重饮片应与一般饮片分开,专人管理[2]。细贵药品中的麝香,应用瓶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牛黄宜瓶装,在霉季时放入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泛油、变色,在霉季也应放入石灰箱内贮存等等。

  2.2.10 毒性中药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切不可与一般饮片混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2.11 易燃的硫黄、火硝、樟脑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贮存在安全地点。夏天还要防止自燃。

  2.2.12 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植物类药材应尽力防潮。应采取防潮隔湿措施,控制潮解,动物类药材主要如动物的皮、骨、甲、蛇虫躯体[3],它们易生虫和泛油,并且有腥臭气味,应密封保存。

  综上所述,要把好中药材的质量关,必须从多方入手,除上述几点外, 仓管人员必须搞好防火、安全保卫、防雨、防鼠等工作, 完善中药库职责管理, 做好合理计划既能保证药品质量,又防止积压,保证用药质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的确是个比较难的事情,不过根据经验,5~10℃大部分药材是没有问题的,在东北,应该都有暖气吧,稍微给点儿温度就行了啊

  10℃~30℃的要求,我觉得没啥科学性,稍微低点儿也未必不行,建议考察考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低温没问题啊,倒是湿度要注意,70%也还合格嘛。

  冬季寒冷干燥,应该没问题,排风就不要开了,省点电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饮片肯定是装袋密封,还好,不过PVC密封性不好,也不可过于潮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将中药材贮藏在O℃一10℃的冷库或冰箱中,一般均能抑制害虫的生长繁殖,能较好地防止中药材的霉变、虫蛀、变色、走油及气味散失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中药材质量。由于设备限制,费用较昂贵,主要适用于一些量少贵重、受热易变质的中药材如人参、鹿茸、全蝎等。可以利用低温将害虫或虫卵杀死,温度越低,所需时间越短。采取冷冻方法也可杀死仓螨,因在O℃左右仓螨处于寒冷麻痹状态,50天就能死亡。

  在北方如没有制冷设备,也可利用冬季寒冷季节进行中药材冷藏。方法是将中药材薄薄摊晾在露天,一般害虫在温度-15℃时,经12小时后都被冻死。温度无法降至很低,如只能降至-5℃以下,冷冻10小时,然后保持低温下贮藏,也可杀死害虫。在冬季,如果库房的通风设备良好,不必将中药材搬出库外,选择干燥的天气,将库房所有门窗打开,使空气对流,以达到冷冻的目的。贮藏时也要注意其他相关事宜,如控制中药材的含水量在安全指标内,并注意包装,避免吸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常见的中药养护方法:

  (一)传统方法有:生石灰吸潮、乙醇养护、磷化铝施毒等

  (二)现代养护方法:

  一般养护方法:暴晒、摊晒、高温烘燥、密封吸湿、木炭干燥、翻跺通风等。

  新技术养护方法:

  (1)对抗养护法:泽泻、山药与牡丹皮同储存防虫保色,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细辛、花椒护鹿茸等。

  (2)气调养护法: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节空气的成分,造成一种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药材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持中药品质。该方法可杀虫、防霉,还可在高湿季节里,有效防止走油、变色、变味等现象的发生,无残毒、无公害,是一项科学而经济的养护技术。

  (3)低温养护法:采用低温(0℃以上、15度以下)储存中药,可以有效的防止不宜烘、晒药材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的发生。特别适宜贵重中药材的储存。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中药饮片,即中药材加工炮制后的成品,是祖国传统医学用于防病治病的重要工具,其贮存保管是否得当,直接对药物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科学的贮藏养护方法,切实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

  1加强中药饮片的贮藏管理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中药饮片仓库应当有与之使用量相适应的面积,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和设施。中药饮片大都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油、纤维素、鞣质等成分,在贮存过程中易受外界因素如温度、阳光、空气、昆虫、微生物的影响,如果贮藏不当,容易发生霉烂、虫蛀、走油及变色等变质现象,从而影响中药饮片质量,降低疗效。因此,为保证中药饮片的品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应严格管理中药饮片库房。

  1.1建立完善的中药饮片库管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仓库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药库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1.2科学管理库存饮片经验收合格的中药饮片,应根据其性质、特点,分门别类加以贮藏。由于中药饮片具有贮藏量大、品种多、不易保管等特点,所以药库管理人员应掌握“发陈贮新”和“先进先出”原则,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要对库存饮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外,根据气候情况和特殊品种,进行不定期检查,尤其每年5~9月,温度高、湿度大,害虫繁殖传播快,库存饮片极易发生各类变异,是中药饮片仓库防霉保质的重要时期,要经常组织有经验的养护人员,轮番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变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科学养护中药饮片

  中药养护是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保管和影响中药贮藏质量及其养护防患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劳动人民长期积累贮藏中药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当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中药饮片加以养护。

  2.1干燥养护技术干燥可以除去中药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治虫、霉,久贮不变质的效果。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晒、晾、烘、微波、远红外加热干燥法等。其中高温烘燥法适合大多数药材;摊晾法则适用于芳香性叶类、花类、果皮类等;对于颗粒较小的中药粉末状饮片,采用微波干燥或远红外加热干燥。

  2.2冷藏养护技术采用低温贮藏中药饮片,从而有效防止不宜烘、晾中药饮片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的发生。贵重中药饮片多采用冷藏法,例如:哈士蟆油、人参等。

  2.3埋藏养护技术包括石灰埋藏法、沙子埋藏法、糠壳埋藏法、地下室贮藏法等。

  2.4对抗同贮养护技术此种技术是利用不同品种的中药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及去霉化学成分的性质来防止另一种中药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一种贮藏养护方法,此种技术一定要实施于药材被蛀发霉以前,而不宜在其后进行。如泽泻、山药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可使冬虫夏草久贮不坏;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姜防蜂蜜“涌潮”;当归防麝香走气色等。

  2.5化学药剂养护技术此种技术是利用防雾剂和杀虫剂,抑制霉虫的生长和繁殖,其中包括最早使用的硫磺熏蒸法以及磷化铝熏蒸法、氯化苦熏蒸法、氨水熏蒸法以及醋酸钠喷洒法等。值得注意的是,易变色、变味和质地脆嫩的中药,60多种花类和虫类药材不宜使用硫磺熏蒸法;另外,氯化苦有剧毒,对人体毒性很大,应特别注意不能将氯化苦直接喷洒到中药上。

  2.6无公害气调养护技术气调养护法即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中药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持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该法可杀虫、防霉,还可在高温季节里,有效地防止走油、变色、变味等现象的发生,费用少、无残毒、无公害,是一项科学而经济的技术。

  总之,现代中药饮片贮藏养护应以预防中药变化为主,实行养护防患,从而减少药材损耗、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不错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嗯嗯,长知识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5-4-20 17:21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