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良好的仓库管理标准要实现良好的仓储管理,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1.维护良好品质维护产品或物料的良好品质是仓库管理的关键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仓储规划和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温度、光线、湿度等自然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2)防水、防火、防盗措施及设备。 
 
  (3)灰尘、公害、虫害等问题。 
 
  (4)除锈措施以及对酸、碱、盐的防护。 
 
  (5)物料搬运的方便情况。 
 
  (6)照明设备。 
 
  (7)邻近产品或物料之间的相互影响。 
 
  (8)有效储存期间及其保证。 
 
  (9)物料重量影响与卡板放置情形。 
 
  2.安全性物料或产品的保管应安全第一,因而处处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危险物品应利用危险品仓库隔离保存。 
 
  (2)易破损的物品应放置于稳定的场所,并标示“易碎”或“不能倒放”等标签,以示注意。 
 
  (3)堆放物品要考虑物品的耐压程度,不因放置过重而将物品压坏。 
 
  (4)高价物料宜放置于可上锁的仓库或投以火灾、盗窃保险。 
 
  3.最大限度地发挥仓储空间的效用储存物料或产品的场所,不论是仓库、棚舍或场地,必须充分利用空间,以有限的空间求得合理的最大储存量。 
 
  4.节省人力物料或产品入库、发料、退料的搬运工作、仓储保管工作以及相关记录,必然消耗大量人力,故必须以有限的人力发挥仓储管理的功效,并从工作计划、托运方法的合理化及选用适当的搬运工具等方面,以求节省人力。 
 
  5.降低成本若物料存量过少,生产极易待料而造成很大损失;若物料存量过多,则会提高物料储存成本(包括物料成本,物料取得成本,物料保管、搬运、记录、准备仓储的成本以及水、电、保险、税、耗损报废等仓储费用)。仓储位置不适当,以及仓储不能有效利用,则容易引起超额搬运、摆放材料困难,搬运人员与设备增加。所以,应设法降低各方面的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