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3211|回复: 9

连载图书《仓储这点事儿》181——190

[复制链接]
181 WMS需求(下)
  三、出库
  1、出库任务
  根据出库单据,生成出库任务或拣货单。

  2、出库派工
  (1)派工规则:人工或自动(发到PDA);
  (2)出库规则:先进先出、就近原则、批次、线路最优、尾数先出、ABC、波次(订单量、客户、路线、承运人等多种维度);
  (3)支持越库(交叉转运)和直通;
  (4)可设置急件处理规则;
  (5)若支持分区管理,自动拆分订单成不同的拣货单;互相之间可追溯。

  3、拣货管理
  (1)下载拣货任务至PDA,逐一提示待拣选商品货位及数量,引导库管员拣货;
  (2)库管员扫描货位编号及商品条码,输入数量,若正确则通过,若不正确提示型号或数量错,重复此过程直到该拣货任务完成;
  (3)整个操作过程中,支持Undo操作;
  (4)对于库存不足商品(因库存差错,库存充足的商品不能发出时),形成清单传递至下一环节,该清单对不能发货商品,通过数字代码指明原因,如包装破损010、库存差错020等;
  (5)异常处理:如建议另一替代拣货位置,更新位置状态,自动生成货品不足和补给请求等。

  4、拣货路径优化
  (1)根据出入库频率、库位位置等,提出库位优化建议;
  (2)根据员工拣货路径,提出路径优化策略。

  5、装箱支持
  (1)对于已拣货单据,生成装箱任务,并分配(人工或自动,也可根据人员当前状态);
  (2)生成装箱单并打印;
  (3)装箱过程中的一些规则及问题:1种商品可能装到多箱中;装箱完成点击确认时,若所装商品与订单不符(多装、少装、错装)时预警;装箱时整件商品连续编号问题,如当前正在装第8箱,有5箱整件,编号可输入数值后,直接定位到第13箱;已装箱中商品可拿出,即UNDO(不止是上一步,可能前N步的某一商品)操作;装完箱后自动出库;换箱问题,装完一箱后,点击直接到下一箱号;极端情况下,有一个商品分为两箱的情况;整件商品快速编箱号问题;当前任务暂停,使用者选择另一任务;装箱差异处理问题。

  6、出库确认
  (1)人工手动出库(支持批量操作);或使用PDA装箱,核对无误后自动出库,同时更新库存数据(结合货位上数量的变化);
  (2)对某一行出库时,可以添加未发货原因;对无法发货商品,生成自主退货记录。

  7、货运信息录入
  (1)对每一订单,录入总件数、货运公司信息;有可能多张订单对应一个总件数;
  (2)发货标签打印;
  (3)承运人信息管理;
  (4)全程物流条码支持。

  8、报废管理
  (1)提交报废申请,经过审批后(或部分审批通过),一键出库;
  (2)商品回收或丢弃,金额转财务部门;
  (3)月初自动生成上月报废单据,提醒财务部门进行相应账务处理。

  9、自用管理
  (1)提交自用商品申请后,进行审批,审批人自选;
  (2)审批通过后自动出库,通报申请人取货。
  10、其它出库
  对于借出、赠品、其它出库的管理。

  四、报表
  1、发货进度监控
  (1)对某一时间段(一般指当天)的发货进度进行监控,状态包括:订单已打印、拣货中、装箱中、复核中、配送在途等;
  (2)对每张拣货单,按区域或其它维度,显示拣货、装箱进度。

  2、工作量统计
  对各岗位工作量进行统计,作为绩效考核依据;显示员工工作效率、绩效排行,可生成看板。统计维度包括但不限于:拣货行数、装箱行数、退货处理行数、理赔产品处理行数,处理的各类单据张数,涉及的总金额等。

  3、当前库存查询
  可查询某商品在当前库存中的分布,包括各级仓库、锁定库等。

  4、库存流水
  查询某一商品、某一时间段的出入库明细记录。

  5、盈亏明细
  查询某一时间段内,某个仓库的盈亏明细表,含金额。

  6、货损明细
  查询某一时间段内,某个仓库的商品报废明细,含金额及原因(原因在制作报废单据时录入)。

  7、锁定商品查询
  对某些被占用库存的商品进行查询,可追溯到销售单据。

  8、单据查询
  包括出库单、入库单、盈亏单等的查询及打印。

  9、库存统计
  对当前库存,可根据商品维度进行统计,显示金额、数量。

  10、出入库明细
  商品的每1笔出入库均为1行,需要列明出入库单据的编号、业务类型、业务对象、数量、金额、日期等。

  11、货位使用情况查询
  货位使用情况可视化,可统计出可用存货空间大小。

  12、入库时间查询
  对应入库任务,监控入库进度。

  13、信息预警
  预警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订单N小时未处理、收货N小时未上架、补货任务N小时未执行。

  14、未发货商品明细
  含商品信息、未发货原因及数量。

  五、系统管理
  1、系统管理
  权限管理、系统初始化、数据库备份等。

  2、数据管理
  货物编码管理、未被确认操作的查询和处理、数据库与实际不符记录的查询和处理等。

  3、标签模板
  生成多种标签模板。

  4、仓库设置
  (1)仓库名称、相关属性等的增删改;
  (2)货位设置;
  (3)多级仓库支持(订单拆分与合单逻辑)。

  5、例外处理
  若PDA及相关系统出现故障,支持所有业务活动的手工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182 仓储之殇
  倏忽又是一年!王二负责仓储工作,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
  正值年末,总结一年工作的时候,王二心中茫然。
  看看今年的工作总结,跟去年差球不多,无非是列示一下运营数据,列举仓库优化的细节、所做得调整。
  翻翻周会记录本,今天开会的内容,跟去年的今天开会内容几乎一个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注意库存准确率啦、卫生状况不好需要加强啊等等。
  难道日子就这么重复下去?到退休还有N年呢,就这样混下去了?王二很悲伤。

  简单来说,作为仓储工作的负责人,有几个问题是避免不了的。
  1、寂寞
  一般企业的的仓储负责人,要能经得起考验,受得了委屈,扛得住辛苦,耐得过寂寞,默默无闻。除非是专业性的物流企业,否则一般不会出现在人前,出现在镁光灯下。很多时候,按王二的观点,就是大家平时都忘了有这么个部门,发工资的时候才会想起。
  在仓库工作,有逐步与社会脱节的倾向,因为平时的工作、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这几千平方米的地面上,很少与人接触。即使接触外人,也大多是社会底层,如货运公司司机、收废品的,当然也有政府官员,不过人员是来找事滴。
  另外,若是高手总会把问题解决于无形,仓储管理工作不属于经常战火纷飞的职业,负责人也不会被当作英雄。而现在企业中所认可的所谓英雄,就是出了问题的灭火者,但不适于仓库。不能动不动就某某企业仓库发生安全事故,死伤N人,其负责人XXX已被控制这样的桥段。
  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Chan二声)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一个组织里面混得最好的,往往就是那个医术最不好的小弟,而仓储负责人显然不是。

  2、枯燥
  仓库工作都是些琐碎的小事,因为属于流水线性质,同一件工作,要让所有员工做好,就必须不断地提醒、检查、改善。就象最简单的卫生,就得不停地说。
  任何一个人,做一项一次性的工作,只要有标准、严要求,都会做得挺好。但是,若长年累月做一样的工作,即使制度再完善,都有消极的时候,那就得不断地强调。所以仓储负责人有时候跟居委会大妈有的一拼。
  某宝马师傅说过:“什么是伟大的事?伟大的事就是无数次平凡、重复、单调、枯燥地做同一件事情,就会成为伟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3、边缘
  贸易类企业中仓储工作都不是企业的主营业务,一般不会受得特别的重视。因为人微言轻,说话没份量,提案没价值,谈不到点子上,说了等于废话,同时还干扰了领导的思维与进度,所以不如不说。
  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时间少了,被边缘化是必然的。

  4、“专业”
  随着行业的发展,自动立体仓库有了,无人机有了,无人配送车有了,仓储管理中一些秘不示人的工作技能、技巧,逐步在落伍,很快就会被新技术、新工具所淘汰,那我们还需要学习吗。我们还需要继续优化货位、设计动线吗?
  任何一位仓储管理工作者,都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想法,前途在哪?五年以后,我是不是还在做同样的工作。鸡汤上说:别让重复性工作毁了你的前途,也只能是想想。

  晚上想想千万路,白天继续走原路,是为仓储之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183 学历?学历!
  先分享一个段子。
  话说张三和李四两兄弟二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每个月拼死拼活,连1文钱都不敢乱花,才能在某一线城市买到1/6个单人床都不到、只能放抽水马桶那么大的地方,结婚得10年,买房得30年。
  这天,两人喝酒聊天,聊着聊着,觉得不如花5块钱买把菜刀去抢银行。聊完睡着了,张三做梦和李四真的去抢银行了。手持菜刀凶神恶煞地冲进去,突然1个保安窜将出来拦住了他们。
  “来抢银行?哪个学校毕业的?是985/211吗?是一本吗?”
  “是不是本科以上学历?四级英语过了没有?六级考了425吗?”
  “是不是优秀学生干部?以前有没有过从抢经验?”
  保安凶狠地说,“不符合条件者,不许抢,快滚!”
  两人惊呆了,菜刀从手中滑落,羞愧欲死,于是挥刀自刎……
  恍惚中张三发现自己到了阎罗殿,两边牛头马面呈上简历。阎王爷看后大笔一挥,道:“研究生上刀山,本科生下油锅,过六级的鞭打,没过的锯身……”。两人连冤枉都没来得及喊,就被小鬼架了出去……
  黄泉路上,小鬼儿押着两人,边走边唠叨:“快走快走!丫的你俩够幸运的,我tmd就因为上了个三本,才干这等苦差事,至今还没在阴间落户!”

  王二很郁闷!原因是被家里的领导给BS了。
  最近一段时间公司业绩不错,老大哥很高兴,在表扬其它部门的时候,顺带着表扬了两句仓库:“啊,这个仓库的工作也不错,同事们都比较辛苦。”

  王二心里高兴,回家后就喋喋不休地自我表扬。
  家里的第一领导非常不屑,丫的你一个工学硕士,拿着卖蒜苔的钱(5分钱1斤呢!),操着卖白粉的心。
  整天蹲在仓库里,办公室看着像猪窝,冬凉夏暖;穿件工装混到人堆里,跟大街上找短工的盲流没啥区别;
  除了老的越来越快之外,工资雷打不动,得瑟个什么劲!
  你看人家我,办公室不比你们领导的差,吧啦吧拉……(以下省去10万8千字)。
  王二默默无语两语泪,耳边似乎响起了驼铃声。

  自己,好象还真没认真考虑过学历的问题。
  对仓库来说,一般的员工晋级途径是:员工——组长——主管——经理——部门经理——总监(总经理,就不用想了,你想造反咋滴)。

  对于部门经理或总监,基本上有以下的能力要求,而越往下岗位要求逐级递减。
  1、计算机软件基础。
  使用浏览器上网,或使用播放软件看日本动作片不属于此类。
  较大的仓库一般都会使用ERP或WMS,现在全手工管理、记账的中大型仓库几乎没有。
  所以对于此类软件的业务逻辑要有一定的认知,对于系统功能不足的情况要能够提出完善意见或方案。
  最悲催的无非是对软件没有概念,新上或更换ERP的重任全权交由IT部门负责。
  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恨不得以头抢地耳,自己痛并悲伤着。

  2、数字统计、文字表达能力。
  员工考核肯定要核算数据,拿个计算器算来算去,好吧,也不是不行,但要是数据量大呢?
  另外,偶尔给领导汇报工作,总得要写点总结、做个PPT啥的吧,表扬自己、推卸责任的官方语言,是要会用滴。

  3、学习能力。
  仓储物流业新技术比较多、涉及到的基本知识也不少,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方面,要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所以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行业里,吃老本是不现实的。即使在学校里读过物流专业,但书上的东西,那个,有多少能用上涅。况且,好象很多仓储物流部门的高层,并不一定是本专业的。

  4、管理学基础。
  这个方面比较宽泛,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物流管理、厚黑学啥的,一些基本概念要有,不能重复发明轮子。
  象什么PDCA、ABC分析、80/20、员工激励、成本分析等等,当然越全面越好。

  5、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很关键。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以前小学语文课本里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能看懂、能用上。
  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系统地分析和解决。
  举个栗子:上午经常不太忙,下午却要加班发货,那如何减少加班费呢。方法之一:上午延迟1小时上班!

  6、其它的一些基本素质。
  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谦虚、尊重别人等诸如此类的,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这个跟学历基本上无关(除非幼儿园小班学历的人士)。

  这样看来,对于员工或组长级别的岗位,有初中学历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主管的话大体要求高中或中专;经理级大专就可以;
  至于部门经理或总监,小老儿以为,还是最好达到大学本科的水平(一般不包括三本)。
  若有被虐千万遍,仍是想要干,立志失身于仓储物流业、做到较高级别,特别是总监的,还是研究生比较靠谱一些。

  很多本土企业有一个毛病,相信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所以我们周围很少见到从最低层的库管混到总监的(也不排除个别牛人),但还是空降的居多,这方面真的没有道理好讲。
  空降过来,没有个高点的学历,不能时不时地说两句鸟语,那肯定是不够格滴。

  嗯,高学历人士跟员工打交道,也会有两个问题:
  你说的话,员工听不明白,你很自得(高人一等哦)!
  你说的话,员工听不明白,你很悲伤(指令下不去)!

  当然,做仓储的也不是全无好处:仓库一般跟领导不在一起办公(把仓库放在写字楼聚集区,那是脑子进水了),远离尘嚣,乐得自在;
  办公条件虽然差,但竞争也不那么激烈,位子比较稳固;
  虽然体力劳动多、比较累,但精神压力不大,不像销售部门那样时时盯着指标,仓库里只要保证库存不出大毛病、不出现安全事故,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项:年龄。如人到中年,进取心已经不那么强,相对比较喜欢安逸一点的环境的时候。

  《汉乡》作者孑与2曾言:人到中年,了无生趣!人到中年,万事皆休!人到中年,去TM的!
  王二说:人到中年,来仓库吧!
  火锅店招聘服务员都需要985了,除了仓库,我们还能去哪呢?
  本文所述仓库,不包括跨国企业、著名外贸企业、世界五百强、上市物流企业的仓储部门;
  当然,拿30-40平方地下室当库房的,也不在此列。

  附:统筹方法(小学六年级课文,华罗庚)
  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国防、在工业的生产管理中和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皆可应用。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二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引出一项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用的方法来。
  开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开水壶是烧开水的先决问题,没开水、没茶叶、不洗壶杯,我们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先决问题。
  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以下的箭头图来表示:
183-1.png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
  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抓的是烧开水这一环节,而不是拿茶叶这一环节。
  同时,洗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
  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确也有之。

  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能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
  任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架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
  也往往出现:抓得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部件才能装配。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没有什么先后关系,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用数字表示任务,上面的图形可以写成为:
183-2.png
183-3.png
  看起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有必要了。

  这里讲的主要是有关时间方面的问题,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
  这种方法虽然不一定能直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也是不无裨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184 也有圈子
  在空旷的田野上,大雾弥漫,冷风刺骨。
  突然,一个很屌的声音响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有纷争,然后一片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主席说过: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企业里的人亦是如此。
  帮派,按百度百科里的解释:指帮伙派别,多指一大群人组成的群体。
  帮派还有其它名字,如小团体、圈子、团伙,等等。

  圈子的来源多种多样,很难穷举清楚,主要的无非是以下原因:
  年龄相近、志趣相投从而整天混在一起;
  因老乡、亲戚或同学关系;
  源于岗位的划分自然形成;
  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人自动划分而成,正能量的员工凑在一起讨论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负能量的则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发牢骚;
  还有一种比较另类,可以戏称为“保皇派”和“走资派”,就是和管理者走的近的一帮,跟上级关系不好的一帮。
  此外,任何一个组织里都可能有特立独行派,这种人除了完成份内的工作外,跟谁都不愿意打交道,独来独往,倒也自在。

  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会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打牌、游戏、娱乐。
  此外,比较明显的是会相互“照应”,如某人因为工作失误受到惩罚,同一圈子的其它人可能会来讲情。
  总之,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相比圈外的人要多很多。
  圈子无处不在,若打击过甚,只可能从地上转为地下,不可能完全消除。
  王二本来以为,仓库这种鸟不屙屎的地方,与世无争,按说不该出现什么圈子。
  但很不幸,圈子依然存在。

  理论上说,圈子可以从“安全性”和“紧密度”两个维度来划分。
  其中,安全性是与破坏性相对立的,凡是积极、正面、有益的活动都是安全的,如工作中人力不足时同一圈子里的人自觉互相协助;
  凡是消极、反面、有害的都是危险的,如抵制变革,通过语言、行动排挤高素质、高绩效员工。
  紧密度是与松散性相对立的,凡是有固定成员、有活动计划、有固定带头大哥的,都是紧密度高的;
  相反则是紧密度低的。

  据此可以做出四个象限的分类图,从而把圈子分为4种类型:
184-1.png
  1、消极型:不安全,不紧密。
  内部没有一个全部成员认可的头头,常细分为几个小团体,每个团体都有一个带头的。
  同时某些头领不认同组织,存在个人利益高于组织利益的想法,一般是对当前工作不太满意的一些人。

  2、兴趣型:很安全,不紧密。
  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成员之间自娱自乐。

  3、破坏型:很紧密,不安全。
  常形成一股足以和组织抗衡的力量,而且目的是出于自身利益,为谋求团体利益而不惜损害组织利益。
  同时,团体内部成员不接受正式组织的领导,而听从团体内头领的命令。
  这种在各类网文、或国产低智商电视剧中比较多(大反派),实际上在仓库并不多见。水西汽配有没有呢,这个啊,今天天气真好啊!

  4、积极型:很安全,很紧密。
  一般出现在文化良好的企业中。如本田公司的QC小组,完全是自发成立,员工下班后聚到一起,一边喝咖啡,一边针对今天生产车间出现的生产问题和产品瑕疵畅所欲言,最后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方面看,鬼子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啊!)。

  存在即合理,对于圈子不能一味打击:
  1、支持无害的小圈子,包括积极型、兴趣型。
  只要对于员工工作有利,而对整个企业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不妨让他们继续存在。
  但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其方向,使他们的目标与部门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2、疏导和利用消极型圈子。
  其关键是找出有影响力的成员,谋求与他们的合作。
  对带头大哥要给予高度重视,积极谋求与他们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有效沟通,使其理解和接受组织的目标。

  3、打击破坏型的小圈子。
  面对确实存在威胁了大多数人利益的小圈子,就必须进行打击,手段包括调离职位、明升暗降、岗位轮换、岗位调整等,分化、瓦解,从而达到拆散的目的。
  若教育、引导不能解决问题,则对极具破坏性的人物要坚决清除。赶人的手法包括:设置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目标;提高考核指标;重点交好该圈子里的其他人,把带头大哥当成透明人,不闻不问,……。

  王二被墙外飞来的砖头砸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185 员工冲突
  王二在政府部门呆过多年,受够了各级冒号的气。
  因此,来到仓库之初,就想打造一个比较理想的环境,经常在周会上强调:
  上级不满意我抗,要钱、要政策、争取福利等诸如此类的事主动给大家做好,只要求员工把份内工作做好就行了。
  希望像《水浒传》前半部分那样,大家大碗喝酒、大口吃菜、不亦乐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美好的愿望很快破灭了,员工之间相处总是做不到处处和谐,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产生冲突。
  总结起来,除了有陈年老账的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欺生。
  新员工刚刚到岗时,一些工龄较长的员工常会显示一下优越感,安排新人多干活,或做点比较累的活等。
  如果王二追问起来,还很容易找到反驳的理由:不就是想试试他们的能力嘛!
  其主要想法就是: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了,俺当年被别人欺负,有机会了总得捞回来。

  2、表达。
  涉及员工情商及语言表达问题。仓库这种地方,员工的城府不像所谓的高大上的高端人士(张肿王肿李肿诸如此类的)。
  大家的情绪、态度会直接表现在脸上,心里稍有不满就会表现出来,连带着说话、做事就显得过于生硬。
  另外,大家因为经常在一起(有一些人甚至吃、住都在一起),说话也不那么讲究,且工作环境比较嘈杂,说话需要很大的声音才行。
  乍一听,有时两个人说话跟吵架一样。这种情况下,员工之间很容易发生口角。

  3、竞争。
  倒不是岗位或地位之争,而是资源之争。有时候两个区域争夺公共空间、争用叉车;干自己的活却堵了别人的过道等。
  这样的条件下,员工会比较急燥,发生口角也就顺理成章了。

  4、地位。
  不同的管理层级之间,如主管对组长、组长对员工,若因为某种原因,发了指令对方没有及时执行,或不按指示行事,产生矛盾就成了必然。

  5、性格。
  在仓库工作的同事各种性格的都有,有急性子必然也有慢性子。有时候两种性格的人在同一个岗位工作,很容易互相指责。

  6、八卦。
  在仓库里,可能是因为对外交流少,有人喜欢四处乱窜,乱嚼舌头根子(不限男女哦),跟居委会大妈似的,四处传播小道消息。
  诸如:听说二经理跟谁单独谈话了,是不是给他涨工资了;主管A昨天跟谁出去吃饭了,他们关系平时就好,看来有阴谋;张三昨天抱怨工作,可能要离职了,%&%¥¥#&**。

  王二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大家的想象力,只能哀叹:在任何地方,找一个世外桃源都是不可能的任务啊!
  对于员工之间的矛盾,主要的处理方法有:
  1、弄清原因。
  想要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必须要了解产生矛盾的最根本原因、时间、波及的范围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而不要照搬以前的经验。
  如属员工一时冲动造成的矛盾,只要公平合理的劝说基本上都能搞定,但为了照顾理亏人的面子,也要略微说一下有理的一方:都不是什么大事儿,闹矛盾传出去别人笑话等等之类的话。
  另外,有些矛盾不解决比解决好。有些矛盾可能无伤大雅,但是很可能领导介入甚至会激化矛盾,甚至会造成人员的流失,那就得不偿失了。遇到这样的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
  不过,还是要时刻注意矛盾的走向趋势,如果遇到矛盾加剧,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2、调整分工。
  如果属于人品问题,人为的故意找茬闹矛盾,这时就不能对有错方有任何的客气与放纵,必须果断处理。
  首先是调整有责任方的工作分工,让他的工作与对方在工作上避免纠葛,但绝不是让他工作轻松对他妥协,如果不服从管理,能作主辞退的当场辞退或调离。

  3、公平公正。
  在解决矛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不偏不倚,不能有私心。
  一旦有私心,员工多少是能感觉出来的,最后还可能造成矛盾升级。
  但是,公平公正不是指面对有矛盾的员工,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而是根据谁负主要责任,谁的惩罚就要重一些的方式,这样既能解决矛盾,也不会抹杀了员工之间的信任以及对工作的积极性。

  4、面子问题。
  很多员工好面子,不喜欢将这些事放在“台上”来说,所以能够私下解决的一定不要公开。
  即使没有当场点名也是不可以的,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很敏感的。
  如果想要作为案例用来教育其他人,一定要等这件事风平浪静以后,以轻松地方式表达出来并且仍然要注意表达技巧。

  5、适当变通。
  既要原则,也要灵活。只要没有作出损害到集体利益的重大过失,能从轻处理就从轻处理。
  而对那些恶意制造矛盾,损害集体利益的,则不能手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186 熵之过?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忙
  (王二《物理学》学得一般,都忘了曾经学过这么个概念。在研究生期间上英语课的时候,学到1篇介绍熵的文章,记忆深刻。本章内容有点牵强,算作王二对研究生学习生活的一个纪念吧。)

  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衡量事物混乱程度的指标。越混乱、越无规律熵值越大,反之熵值越小。
  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孤立系统总是存在从高有序度转变到低有序度的趋势,这就是所谓的熵增原理。
   186-1.png

  熵的关键在于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也就是说,一切事物会从有序趋向无序。
  如系的鞋带会开,家中铺的很整齐的床单睡过后会变乱...这都是熵增现象。
  所有封闭系统最终都会趋向混乱度最大的状态,除非外部注入能量。
  如果不施加外力影响,事物永远向着更混乱的状态发展。如房间若没人打扫,只会越来越乱,不可能越来越干净。

  与熵相关的有一个管理学定律——墨菲定律(Murphy's Law),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即事情总会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生活从来不会尽如人意,问题总会接踵而来。生活不但不会自行解决问题,甚至还会逐渐变得更糟糕、更复杂、更无序。

  宇宙自然趋向无序,所以人们不得不耗费精力建立稳定性、结构性和简单性。
  就像成功的关系需要关心和维系;好的房子需要清洁和维护;成功的团队需要沟通和协作。
  不努力,事物就会衰退。这种无序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增长,只能通过消耗能量来抵消这种倾向。
  所以,生活的核心目标就是努力创造秩序,通过外力干预抵消熵值的增长,这样才有足够的能力去承受熵的无情牵引。

  以仓库工作为例(不考虑其它因素,如业务量增长),假设王二空降之前仓库属无序状态,那么经过不断地改善,仓库的整体绩效肯定比以前更加优秀,我们况且认为正在走向有序。
  为此,大家做了很多的功,即向仓库这个系统中不断地注入了能量,从而出现向好的发展。

  但是,若注入能量的努力减退或频率降低,整个有序状态根据熵的理论,会继续奔向无序。
  为了保持现状,就需要不断地注入能量,不断地对仓库这个系统做功,这肯定会导致工作量逐步增长。
  所以,只能是越来越忙。如果继续推动仓库改善,那做的功要更多,员工会变得更忙。

  我们要把库存差错率降到最低,就要不断地盘点(做功)、检查;我们要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就要不断地打扫。
  我们需要的管理绩效越来越高,就要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那需要做功的方面会更多,做的功也要更多,才能以充足的能量,保持系统的低熵状态,从而保证有序、秩序。

  生活中与工作中相同,从熵的理论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与其遇到问题就抱怨消沉、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去解决问题,想办法(做功)进行改善,将生活过的更有秩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187 效率工具:清单
  在仓库需要处理的事务,比写字楼里上班的要多的多。
  灯坏了、货架不足、员工投诉食堂口味、货上有尘土了、有员工吵架需要协调、购买打扫工具、叉车没油了、打印机出了故障、发货出差错了、库存不准了、宿舍要交电费……。
  说起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销售部门动辄发起全国推广计划、全省促销行动这类“大事”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事情不解决它终究是问题,所以王二整天处理的也无非就是这些小事。虽然很多不用自己亲自处理,但总要安排人员,然后检查结果。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王二自我感觉记忆力越来越差,属老鼠的撂爪就忘。
  经常是员工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头就忘了,导致自己经常很被动,不得不求助于烂笔头,开启了自己的“清单革命”。

  清单说起来一点都不复杂,无非是把待办事项写下来。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准备做A事的时候,突然想起来B事还没做,更紧急。
  然后思维一发散,好象还有C、D、E也需要今天完成,一时间不知道做啥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时间就过得特别快,一晃半小时过去了,结果啥也没干成。

  据统计,把事情写下来,最后能做到的概率会提高33%。
  那么(待办事项)清单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1、清空大脑。
  相对记忆而言,大脑的作用更在于思考与创造。人们同一时间考虑的事情不能太多,不然会互相干扰。不像计算机那样,人们基本上不具备多任务并行的能力。
  若同一时间想的杂事太多,势必降低专注度,影响工作效率。
  而把需要办理的事项写下来(就当是做完了),暂时把连带的事情从易失存储器——大脑中删除,它的运算压力就会减轻,效率会更高。

  2、避免遗忘。
  写下来的东西肯定是忘不了的。当然,有两种悲催的情况:
  一是写下来找不到了;二是写的太草,自己不认得写的啥……

  3、增加成就感。
  按照待办事项清单规划每天的工作,每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不断提高成就感和满足感。

  列待办事项清单有几个来源:
  一是随手记,自己想到、遇到、听到的事情马上记下来。
  二是对照通讯录按人回想,范围包括自己管理的员工、自己的平级(部门经理)、领导(老大哥、副总等),对着人名想:他们是否交给我啥任务?我找他们是否有需要协调的问题?这时候需要找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认真思考。
  三是场景模拟或时间倒推。以组织一次活动为例,组织活动要提前租车,要确认车辆几点到并通知员工,员工上车后要搞小活动,车辆到达活动地点后要……。

  记录待办事项清单可以用一般的记事本。当然,最方便的莫过于使用手机APP了。
  起初,王二使用的是奇妙清单(Wunderlist),但这个公司2015年被微软收购了。微软据此推出了自己的To-Do List App——Microsoft To-Do。这个APP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它能支持多平台(iOS、Windows、安卓),保持各平台信息同步。上班时可用计算机更新;外出等车、坐公交时可以用手机更新,非常方便。当然,其它类似的APP也可,不必拘泥于形式。

  待办事项清单内容的书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用多少字,只要把事情说清楚,能提醒自己做就可以了,并无严格的要求。
  比如要帮孩子交学费,只记录交学费3个字,肯定能想起来是啥事。

  其实,清单有很多种,我们提到的多是待办事项清单,其它清单还有:
  1、检查表CheckList,如仓储卫生检查表、旅游行礼打包清单、年会准备表等。
  这种表可以提前做好,每次使用时打印1张,执行时逐项确认,能够保证不忘记简单但重要的小事。
  检查表就是要确保每1次的工作流程都一模一样,否则很难要求工作上的一贯性。

  2、利弊对照表。用于犹豫不决,做决策的时候。一次通常只比较两项选择(我要不要辞职、我要不要学习这种技能、我是租仓库还是买仓库等等)。
  主要的形式就是把1张纸在中间划条线,一边是利、一边是弊,把各自的理由列出来,帮助自己做决策。
  可以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思考一遍,写下来,然后再慢慢评估优先级与孰重孰轻,这样能保证不会因为在脑子里空想而忽视掉一些因素。最终版的利弊对照表出炉后,最好先沉淀一夜再做决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188 效率工具:印象笔记
  王二在租赁仓库时,曾经出了这么一个状况:
  一周看了6处仓库,手机里存了大量的照片,笔记本上列了各个仓库的情况、优缺点、报价,手机通讯录里记了6个联系人的电话、姓名。
  因为老大哥比较忙,过了近1周才有时间汇报,结果资料弄混了,张冠李戴,弄得自己很尴尬。相信同样的情况大家都不陌生,为了写一份报告,在网上下载了诸多资料、图片,需要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存到哪个地方,只能再重新搜索、下载。

  在一个文件中存储各种类型的资料:录音、视频、文本、照片、网页、PDF文件、OFFICE文件、邮件快照、聊天记录、联系方式(如名片)等等,且能做到随时随地调阅,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印象笔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印象笔记支持所有的主流平台,一处编辑,全平台之间可以同步。
  印象笔记支持web版和移动网页版,只要能上网的设备均可以在浏览器中打开进行操作,其主要功能包括:
  1、用网页剪辑插件保存完整的网页,文字、图片和链接全都可以保存,还可以添加高亮、箭头等标注,支持市面上的所有主流浏览器。
  2、搜索是印象笔记最具特色的功能,可以搜索到图片内的印刷体中文和英文以及手写英文,此搜索对PDF文件、Excel、Word、PPT中的中文和英文同样有效。
  3、支持任意格式的文件作为附件插入到笔记中,并实现跨平台同步,方便不同平台之间的文件资料管理。
  4、支持共享笔记本,允许不同用户之间共同编辑一个笔记本,实现团队协作办公。

  印象笔记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1、会议记录。在1处保存所有的会议记录,包括白板照片(附模板)。
188-1.png
  2、管理名片。用手机给名片拍照,就可以方便地保存和查找。
  3、购物清单。使用复选框创建清单,随时增删条目。
  4、计划旅行。规划旅行,截取网页、地图和路线图,拍摄风景、小吃,录制声音,可以涵盖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5、管理项目。收集项目资料,制作项目计划,并用印象笔记共享笔记本管理团队项目计划。
  6、课堂笔记。上课用手机或平板记录课堂笔记,并拍下课堂演示内容,甚至用音频记录上课老师的声音。
  7、记录灵感。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坐地铁(公交)时,有好的想法一定要随时捕捉下来,任何好的想法都是从碎片开始的。不过,最好的方法是在做笔记时把五感都记下来,就是把产生灵感心得的场景、声音、味道、情境都复制下来,有了这些东西,以后浏览笔记时才更接近当初的感受。一个人,绝对记不住的就是没有写下来的灵感。
  8、收集资料。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收集资料,这样实现梦想的路径也会越来越清晰、愿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因为,有理想才不会变咸鱼。
  9、证件备份。平时工作中经常需要提供各类证件的复印件,可以在印象笔记中为各类证件建立电子备份。
  10、个人创作。有人喜欢自己写点东西,比如王二自己。若要创作,除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外,要准备很多资料。使用印象笔记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开始工作。如坐公交需要20分钟,可以写个大纲;查篇资料然后保存下来。这样,一有较长的空余时间,就可以动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189 效率工具:周计划模板
  培训专家讲了个故事:
  有个徒弟学艺3年,认为自己可以出师了,于是向师父提出请求。
  师父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答:“满了。”
  师父又抓了一些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
  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
  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徒弟见状,似有所悟。

  专家问学员,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员甲:学无止境,技无穷止,无论何时何地,人生都不可以“满”而自足。
  学员乙: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保持“空杯心态”、“海绵精神”。
  学员丙:其实这个碗就像我们的大脑,盛下了大大小小的事情。看似装的很多,但大脑会记不住,如果专注做一件事会收获很多。所以说,我们首先要有空碗的心态,才能让我们学进更多的知识。
  学员丁:我们不可骄傲,要……
  学员戊:@#%&@&%¥#
  专家脸色铁青:TMD,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如果你不先将大的石子放进碗里,你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提示】对于工作中林林总总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石子、沙子、石灰、水都能放进碗里去。

  对于管理者来说,不管是管一个仓库,还是负责销售、采购、财务,时间管理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时间管理的研究相当久远,犹如人类社会从农业革命演进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相关理论可以分为四代:
  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王二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禁一脸黑线,这不是自己大力倡导的待办事项清单嘛。泥马,原来自己还停留在石器时代、史前文明……。
  第二代理论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性。
  第三代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敲定短、中、长期目标,再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
  第四代理论指出:时间管理的核心不是时间,是管好自己,要将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这正是柯维在其大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要事第一”。

  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哦哦,是组织目标的就是要事。
  可以使用四分法,根据紧急性、重要性将待办的工作分为四类。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那只能说,这个人没有目标,或组织目标不明确。

  分出要事不是目的,关键是列入工作计划,然后“吃掉这只青蛙”。
  王二使用的是以周为单位,以重要非紧急事项为中心的日程表,不仅能做到要事第一,还能有充分的自由和灵活性以应付突发事件(版权归柯师傅所有,是柯维哦,不是柯镇恶!)。
189-1.png
  1、每周一早上打印1张空白表,若有一些事情是固定时间的,如组织、召开周会,可以直接写到模板上打印出来,就不用每次再写了。
  2、从待办事项清单中,选出本周待办的重点任务,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写到表中下半部分【任务】中对应的格里。
  3、有一些要务,一般是短时间内完不成的,如写一个报告、做一个调研,因为没办法固定时间或者需要的时间较长,可以写到【本周要务】中,即不固定时间,只要有空余时间就做。
  4、表每周一早上填写1次,然后可能会每天更新,因为有了新的更重要的任务。
  5、当周完不成的任务肯定不能丢掉,若不紧急就移到下周去处理,不然,周末就别休息了。
  6、然后,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190 效率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工具。
  它用1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其提出者是国际著名的大脑先生——托尼·博赞(Tony Buzan)。

  王二当年第一次看到思维导图的时候,惊叹不已。后来用的多了,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一个树型结构吗?
  而树型结构在分类管理方面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学过数据结构的同仁想必都清楚)。另
  外,其实鱼骨图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的思维导图。

  不过,王二发现人们在使用思维导图时有两个误区:
  一是把绘制方法当作了思维导图的功能。很多人热衷于研究绘制软件、图标样式,研究怎么把图做得好看,却忽视了思维导图的实际功用,喧宾夺主了。
  二是把思维导图只当作整理信息的工具,对于它在辅助思考、创作方面的用途却了解有限,实有买椟还珠之嫌。

  王二认为,思维导图的功能关键就在于其发散思维方面。
  例如,要准备一次关于货位管理技术的培训,可以做一张思维导图,而不必是写满文字的PPT。
  把货位管理技术的来历、用途、方法列出重点,只提供关键词即可。
  在培训的时候直接按图去讲,一来可以尽情发挥;二是有了大纲,不会遗漏要点。
  如果做成一个内容比较全面的PPT,人们往往会局限于已经写在PPT里面的内容,很容易变成照本宣科。
  这种体会,不实际体验是不可能得到的。
  当然,具体针对培训来说,自己的专业知识必须相当丰富,信手拈来。
  如果对所讲的内容一点都不了解(设想让一个对物理学没有太多概念的人去讲相对论),那还是做一个全面的PPT更好些,不然真的下不了台。

  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举一个写年终工作总结的例子:
  1、先画一个中央图像,或直接写上工作总结四个字,指出主题。
  2、选择合适的基本分类(可以参考前面《分析维度》里的讨论),对仓库来说无非业务(出入库+存储)、行政(人事+制度+团建)、环境(仓储面积+设备)、其它(需要领导决策的事项+少量的自我批评),把它们当作主要分支。
  3、然后放开思路,增加信息。对于每项工作总结成绩。平时空想的时候,觉得没多少,但真正写起来,那可是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啊。大脑对事物有自我完善的趋向,若某个分支内容过少,大脑会自动调动资料予以补充。真的是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世界真奇妙!
  4、编辑并调整思维导图,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5、现在,坐下来起草第一稿(DOCX或PPT),把思维导图当作一个框架。一幅有组织的思维导图可以提供所有主要章节片段的内容(或PPT某页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尽量快速往下写,跳过任何引起疑问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涉及用词、数据方面的内容。这样一来,思维会更加流畅。
  6、如果遇到了“作家的麻烦”,即思维突然僵硬,就另画一幅图,会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光是画一个中央图就会让文思之泉再一次涌动起来,围绕着文章的主题活蹦乱跳、自由舞蹈。如果又一次感到江郎才尽,可以在关键词和已经画好的图形上面再画―些线条。这样,大脑的天然完善倾向,就会用新的词汇和图像填充这个空白地带。
  6、最后,复习一下思维导图,再把报告余下的部分完成。

  用思维导图写完第一篇文章后,往往会发现,写文章真的不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4-4-20 19:11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