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1594|回复: 5

物料超损管理规范、物料损耗允许范围和不良品处理流程

[复制链接]
通过制定科学的物料损耗允许范围标准和明确物料损耗责任,企业可以有效管理物料超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希望内容能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物料超损管理规范

1.目的

明确物料超损管理的目标,确保公司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2.超损定义
2.1物料超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实际损耗数量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正常损耗标准的情况。
2.2根据物料的性质、用途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超损的衡量标准也有所差异。
2.3对仓库电子元件类物料,可能以个数或重量的百分比来计算超损;
2.4对原材料如钢材,可能以长度或重量的超出部分与标准用量的比例来判定。

物料损耗允许范围:
快照1.png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损耗允许范围是根据行业经验和企业自身生产情况设定的参考值,不同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生产工艺、设备水平、物料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

明确物料损耗责任
为了有效管理物料超损,需要明确各个环节的物料损耗责任,确保每个部门和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使用和损耗控制,确保生产操作符合标准。
质量部门:负责物料的质量检验和不良品的处理,确保不合格物料不流入生产环节。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确保物料符合生产要求。
设备维护部门:负责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物料损耗。
物流部门:负责物料的运输和仓储管理,确保物料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3.超损统计
3.1建立专门的物料损耗统计系统
3.1.1生产部门在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应准确统计每种物料的实际使用量,并与生产计划中的标准用量进行对比。
3.1.2统计数据应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批次、生产订单号、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损耗数量等详细信息。
3.2数据审核
3.2.1质量部门和仓库管理部门应对生产部门提交的物料损耗统计数据进行联合审核。
3.2.2审核的重点包括数据的准确性、物料的质量状况(是否存在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不合理损耗)以及生产操作的规范性等。

4.超损原因分析
4.1人员因素
4.1.1新员工操作不熟练可能导致物料的浪费,如在装配过程中误操作使电子元件损坏。
4.1.2员工违反操作规程,例如在切割钢材时未按照规定的切割速度和角度进行操作,造成材料过度损耗。

4.2设备因素
4.2.1设备老化或故障可能影响物料的加工精度,从而导致超损。
4.2.2像印刷机的喷头堵塞可能导致油墨的过度消耗。
4.2.3设备的选型不当也可能是一个原因,如某生产工艺需要高精度的加工设备,但实际使用的设备精度无法满足要求,造成物料的浪费。

4.3物料因素
4..3.1物料的质量不稳定是常见原因之一。
4.3.2供应商提供的塑料颗粒在硬度或韧性方面存在波动,可能导致在注塑过程中废品率增加。
4.3.2物料的存储条件不当也可能影响其性能,如电子元件受潮后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率会升高。

4.4工艺因素
4.4.1生产工艺不合理可能导致物料超损。
4.4.2在焊接工艺中,如果焊接温度和时间设置不当,可能导致焊接材料的过度消耗和焊接不良品的增加。

5.超损责任界定
5.1根据超损原因分析的结果,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5.1.1如果是人员操作问题,由生产部门负责对相关员工进行培训或纪律处分,并承担相应的超损成本。
5.1.2若是设备故障或选型不当,设备管理部门应承担责任,包括设备的维修、更换或升级,并分摊超损成本。
5.1.3对于物料质量问题,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协商解决,如退换货或索赔,并承担因物料问题导致的生产延误和超损成本。

6.超损控制措施

6.1人员培训
6.1.1定期对员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6.1.2针对新员工,应安排专人进行指导,确保其在试用期内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6.2设备维护与更新
6.2.1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2.2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设备,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6.3物料管理
6.3.1加强对供应商的评估和管理,选择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6.3.2严格控制物料的存储条件,建立物料存储管理制度,如温度、湿度控制,防潮、防火、防虫等措施。
6.4工艺优化
6.4.1成立工艺改进小组,定期对生产工艺进行评估和优化。
6.1.2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物料损耗。

二、不良品处理流程

(一)不良品的识别

生产过程中的检验
❶生产线上的员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按照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初步检验,发现不良品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将不良品进行标识和隔离。
❷质量检验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检验频率和检验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抽检或全检,及时发现不良品并记录相关信息,对不良品的数量、类型、产生的工序等。
成品检验
❶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质量部门应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确定成品中的不良品数量和情况。

(二)不良品的分类
根据不良品的缺陷类型进行分类
❶外观不良:如产品表面有划痕、磕碰、颜色不均匀等。
❷尺寸不良:产品的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如长度、宽度、厚度等超出公差范围。
❸性能不良:产品的性能指标不达标,如电子元件的电阻值、电容值不符合规格,机械产品的强度、硬度不足等。
❹装配不良: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出现问题,如零件装配错误、松动等。

根据不良品的可修复性进行分类
❶可修复不良品:经过简单的修复工序,如补漆、调整尺寸、更换小零件等,可以使产品达到合格标准的不良品。
❷不可修复不良品:由于缺陷严重,无法通过修复使产品达到合格标准的不良品。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物料超损管理规范、物料损耗允许范围和不良品处理流程.docx

25.33 KB, 下载次数: 21, 下载积分: 贡献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有个问题,不溢领,生产不开工,整个公司包括老板都在叫,要特批又没人敢承担责任,次次找到老板那里,然后订单又叫交期赶不上了,请问各问是怎么解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gning 发表的 帖子内容
有个问题,不溢领,生产不开工,整个公司包括老板都在叫,要特批又没人敢承担责任,次次找到老板那里,然后 ...

让他们自己申请表外领料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很不错的仓库管理资料,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gning 发表的 帖子内容
有个问题,不溢领,生产不开工,整个公司包括老板都在叫,要特批又没人敢承担责任,次次找到老板那里,然后 ...

货损率需要提前写到相应的采购合同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好东西,谢谢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5-2-21 23:26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