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加强呆滞物料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库存资金的有效利用,并提高企业整体的资金周转效率,特制定本《呆滞物料管理与控制办法》。
本办法为仓库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和参考标准,以更好地进行呆滞物料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一、目的
为加强呆滞物料的规范化管理,需建立预防管控机制,及时处置积压物资,降低库存资金占用,保障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二、呆滞物料的定义
自入库后超过半年仍未领用的物料,或虽有领用但存量过多、用料较少的物料以及超过有效期的物料。
三、适用范围
适用原材料、包装物、低值品、半成品、在产品及产成品呆滞料的处理。
四、滞销物料管理团队
为有效管理滞销物料,公司需组建一个专门的管理团队,成员涵盖生产部、研发部、质量部、采购部、仓库、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及总经办。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如下:
1.仓库:每月5日前提交库存报告,并整理滞销物料清单;负责滞销物料的接收与存储;协助相关部门处理滞销物料。
2.财务部:监控滞销物料的处理流程,进行价格评估、价值评定以及相关的账务处理。
3.质量部:对滞销物料的质量状态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合格或不合格等。
4.生产部:定期对车间内的物料进行盘点、清理并退回不使用的物料至仓库,同时配合滞销物料的处理工作。
5.研发部:当项目出现变更、停产、工艺改进或技术调整等情况时,应及时整理相关物料并退回到仓库,避免产生滞销物料。一旦发生滞销情况,需提出解决方案。
6.综合管理部:负责滞销物料的销售或废弃等处置工作。
7.采购部:密切关注物料使用动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减少低频使用物料的采购量,以防止滞销物料的形成。
8.总经理:审批滞销物料的最终处理方案。
五、呆滞物料的处理流程
(一)呆滞物料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
1、产品工艺变更导致物料呆滞;
2、研发项目暂停导致物料呆滞;
3、研发项目因试验方法改变导致物料呆滞
4、采购计划失误导致物料呆滞;
5、生产余量无处消耗导致物料呆滞;
6、其他原因导致物料呆滞。
(二)呆滞物料的处理原则
1、呆滞物料原则上由造成呆滞的责任部门负责消耗;
2、以公司利益为本,处理呆滞的费用不能超过呆滞物料成本;
3、不能因呆滞物料处理造成新的物料呆滞;
4、呆滞物料的处理必须在遵循质量标准的前提下进行。
(三)呆滞物料的处理流程
呆滞物料处理主要按以下流程进行:
1、整理呆滞物料清单
(1)仓库每月提供库存月报表时,同时整理长期库存物料清单;
(2)呆滞物料小组对物料清单进行评审,确定《呆滞物料清单》;
(3)财务部对《呆滞物料清单》进行核价;
2、呆滞物料处理策略制定
针对不同成因的呆滞物料,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研发变更导致的呆滞物料
➧工艺/设计变更:研发部在实施产品结构或工艺优化前,需提前发布《工艺变更通知书》,并同步通知相关部门。
➧项目暂停/终止:若项目评估后决定暂停或终止,研发部需下发《项目暂停/终止通知书》,并评估是否会产生呆滞物料。
➧在途/采购中物料:研发人员需及时通知采购部,由采购部联系供应商停止供货,避免进一步积压。
➧呆滞物料利用:研发部需整理已形成的呆滞物料清单,评估是否可转用于其他项目,并制定替代使用方案。
(2)采购过量导致的呆滞物料
➧采购计划审核:采购部在接收采购需求时,须核对仓库库存及采购周期,合理计算请购量及到货时间,避免超量采购。
➧责任归属:因采购量超出实际消耗导致的呆滞物料,由请购部门承担责任,并制定替代使用或消耗方案。
(3)最小包装量导致的呆滞物料
➧使用评估:由物料使用部门判断该物料是否可在原项目或其他项目中继续使用。
➧报耗处理:若确认无法使用,则按公司规定进行报耗处置。
3、呆滞物料处理方案评审
各部门根据《呆滞物料清单》分别制定呆滞物料处理方案,并将方案提交呆滞物料处理小组进行评审,各相关部门评审项目如下:
(1)质量部:负责判断呆滞物料质量的判定工作;
(2)研发部/生产部:负责评审方案的可行性;
(3)采购部:负责评审需退换物料的实施方案、所需费用等;
(4)财务部:负责确认期间各项费用;
(四)呆滞物料的奖惩
1、呆滞物料利用后的奖励
(1)公司所有人员均可提出呆滞物料的解决方案,方案如被采用,实施后对方案的提出人予以奖励。
(2)奖励金额须考虑处理后重新利用的价值及不同物料处理的难易程度,因处理难度不同,各类物料及其奖励也各不相同;但考虑公司目前呆滞物料管理水平处于起步阶段,暂按单一呆滞物料处理后利用价值进行奖励,奖励等级如下: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