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169|回复: 0

高温环境下自我保护及行车安全,中暑急救与安全预防攻略

[复制链接]
夏季高温天气来临,为确保大家在高温环境下的作业安全,避免中暑及行车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培训资料。
本课件将系统讲解中暑的识别与急救方法、日常防暑降温技巧以及高温天气行车安全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平安度过炎夏。


=====全文目录=====

01.何谓中暑
02.中暑的分级及急救措施
03.防暑降温小知识
04.高温天气车辆事故预防

=====正文节选=====

01.何谓中暑
高温天气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为准。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快照1.png

根据GBZ41《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      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         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02.中暑分级及急救措施
快照2.png

快照3.png

快照4.png

快照5.png

出现中暑后急救措施
①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②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③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④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⑤若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并通知车 间主管领导。

03.防暑降温小知识
快照6.png

快照7.png

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体外。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

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当气温达35℃时,皮肤的血管开始扩张,心跳开始加快,血液循环也随之加速,导致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好几倍,以增加体表的散热量。此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当气温达35℃以上时,心脏泵血量会增加50%至70%。

炎炎夏日 清凉提示
每年一到高温天气,也就进入了“空调病”的高发期,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会有所增多。天气炎热不仅要防中暑,更要注意别患上空调综合症。       为预防“空调病”的发生,专家建议一定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至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室温最好定在25至27℃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另外,有空调的房间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办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处。  

露天作业谨防中暑
提醒:高温下,最易引发中暑,头晕目眩、恶心等让人说不出的难受,如在高危场所工作的人员,哪怕只是轻微的中暑也可能造成较大事故。因此,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必须学会自我保护,避免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要不断补充流失的水分,多喝盐开水,并要少量多次地喝;同时最好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出现了中暑现象,要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和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保持安静与畅通呼吸,用冷水擦拭全身和额部,给病人多喝含盐的饮料。对热痉挛患者,应补充清凉含盐饮料或输液等。

空调开足谨防另类中暑
提醒:夏日里,由于长时间地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室内的氧气就会不断的消耗,造成人体缺氧;同时,空调的冷气带动人体表面的毛孔收缩,使得不能正常排汗,一旦周围环境温度发生突然的变化,也容易引起内分泌的紊乱,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调病。为了不使清凉成受罪,我们不能贪图一时享受将温度调得过低,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同时也不要在空调环境中待的时间过长,最好能够定时打开窗户,让室外的新鲜空气流进来,以保持室内的氧气含量。另外,根据中医疗法,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也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快照8.png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高温环境下自我保护及行车安全,中暑急救与安全预防攻略.pptx

9.86 MB, 下载次数: 3, 下载积分: 贡献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5-5-5 16:06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