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委外加工业务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包括制造部、外协采购、质量部及技术部等。
通过本程序的实施,可有效控制外协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度风险和成本风险,确保外协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并按时、保质、保量交付。
本程序为异常情况的处理提供标准化流程,以最大程度降低生产延误和质量问题带来的影响,最终实现高效、安全、低耗的生产目标。
委外加工控制流程图:
生产方针:按时、保质、保量、低耗、高效、安全
1 目的
为规范对外委托加工产品及工序的管理流程,确保外协加工的产品质量或工艺环节符合要求,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总经办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涉及委外加工产品以及委外加工工序的相关管理工作。
3 定义
3.1委外加工:指总经办因内部无生产能力或生产能力不足时,委托外部厂商承制的活动。
4.职责
制造部依据生产指令制定委外加工计划,外协采购负责委外加工商选择会同技术部确认,制造部负责执行委外加工及产品入库,质量部负责委外加工质量检验。
4.1 外协采购部门:负责落实委外加工计划,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密切跟进委外加工产品的生产进度,对委外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审查,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建议。4.2 委外加工单位:须按照合同及技术要求,按时、保质完成并交付加工产品;
4.3 制造部:制定委外加工计划,负责委外加工的执行;
4.4 仓库:根据质量部门的检验结论,对合格品进行入库操作;
4.5质量部:负责委外加工产品发出前和回厂后的品质检验及判定,异常时出具异常报告呈权责人员确定处理意见,以及处理结果的跟踪和记录;
4.6 总经办经理:负责监督整个外协加工流程,并对重大异常问题做出最终处理决定;
4.7 总经理: 根据总经办经理汇总委外加工价格核定情况,确认委外加工价格。
5.工作程序
51委外加工生产计划
5.1.1委外加工工序生产计划
制造部制定生产指令,并列出需委外加工的零部件(包括部件、组件)及其相关工序清单。外协采购部门联合制造部,根据该工序清单及内部生产进度,共同制定委外加工工序的生产计划。
5.1.2 委外加工零件生产计划
制造部拟定生产指令,给出委外加工生产零件(含部件、组件)或产品目录。外协采购会同制造部根据目录拟定委外加工工序生产计划。
5.2 委外加工实施
5.2.1 委外加工工序实施
5.2.1.1 委外加工厂家寻访评估
外协采购依据产品图纸等生产输入文件及“供应商管理程序”进行外协厂家寻找,会同技术部进行厂家现场考察并进行评估并确定可选委外加工厂家,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册”。
5.2.1.2 试样及报价
外协采购负责安排委外加工工序的试件制作,并完成相应报价工作。试加工完成后,需填写《样品检验报告》进行样件检验;检验合格后,由外协采购填写《委外加工确认表》。外协采购对报价内容进行核对确认后,提交至制造部及总经办经理共同审议与协商。如需开展价格谈判,由外协采购组织,制造部和技术部参与,谈判结果报总经办经理审核,并由总经理最终批准。
5.2.1.3 备料与加工实施
制造部依据外协采购拟定委外加工工序生产计划进行备料。
(1)当委外加工工序包含前道加工环节时,质量部需先提供前序检验合格的结果文件。确认合格后,待加工零件(包括部件、组件)应存放至“自制件半成品库委外工序出货区”。由外协采购依据《外协工序出货单》安排后续加工的出货执行。
外协采购负责委外加工工序的发货与回收管理。加工完成后的产品到货后,应暂存于制造部“自制件半成品库委外加工工序到货区”,并由相关人员填写《外协到货单》进行登记。
(2)委外加工工序为第一加工工序时,制造部负责备料,由质量部对备料情况进行确认,执行与(1)同样程序。
5.2.1.4 委外加工工序质量检验 由质量部对委外加工工序后零件质量进行检验。填写《委外加工零件检验记录》,合格零件无后续加工工序时由制造部入自制件成品库,合格零件有后续加工工序时入自制件库半成品库。不合格零件填写《外协工序不合格通知单》,输入至制造部。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