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184|回复: 0

突破仓储瓶颈!高密度立体存取新思路,“上存下拣”技术

[复制链接]
仓储自动化面临的核心挑战:高密度存储与高效拣选往往难以兼得。立库“上存下拣”技术应运而生,它创新性地垂直分层利用空间:上层实现超高密度自动化存储,下层构建高效“货到人”拣选平台。这一架构完美融合空间复用与流程优化,同时突破存储与效率瓶颈,为企业提供颠覆性的智能仓储升级方案。

一、 什么是“上存下拣”?
核心理念: 在自动化立库的垂直空间内分层设计功能:
1.上层(存储层): 高位货架区,由堆垛机实现托盘或料箱的自动化密集存储。
2. 下层(拣选层): 位于存储层下方,通常设计为阁楼式作业平台,在此区域进行人工或自动化拣选操作。
运作逻辑:
1.商品入库后,由堆垛机自动存入上层高位货架进行高密度存储。
2. 当需要拣选时,系统调度堆垛机将目标托盘或料箱自动取出,并输送至下层的拣选工作站。
3. 拣货员在下层拣选平台上,从送达的托盘/料箱中取出所需数量的商品,放入订单容器(周转箱、快递袋等)。
4.完成拣选的托盘/料箱由堆垛机自动送回上层存储。
5.   拣选好的订单商品则通过输送线或升降机运往包装区或分拨区。

二、 核心优势:效率与空间的极致融合
1.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充分利用仓库高度(通常8米以上),高位货架实现超高密度存储。
⦁下层拣选区利用存储区下方的“闲置”空间,无需额外占用宝贵的平面用地,尤其适合地价高昂区域。

2. 拣选效率显著提升:
⦁货到人: 拣选员在固定工作站等待,商品自动送达面前,行走距离近乎为零,大幅提升有效作业时间。
⦁并行处理: 多个拣选工作站可同时运行,系统根据订单波次智能调度商品送达顺序。
⦁减少搬运: 省去了人工进入高位货架区取货的繁琐和危险过程。

3. 存储与作业分离,安全性高:
⦁ 存储区完全自动化运行,人员不进入高位货架区域,杜绝了人机混合作业的安全隐患。
⦁拣选区环境更友好,可优化照明、通风、工位设计,提升人员舒适度。

4.  库存管理精细化:
⦁ WMS系统精确控制立库内每一存储单元的入库、出库、移位。
⦁ 实现先进先出或按特定策略管理库存。
⦁库存数据实时准确。

5. 可扩展性与灵活性:
⦁ 可根据业务量增减拣选工作站数量。
⦁存储层可灵活扩展货位。
⦁ 适应SKU多样性(支持托盘、料箱等多形态存储)。

三、 关键技术支撑
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高位货架: 承载存储单元。
⦁巷道堆垛机: 核心执行设备,在巷道内高速、精准存取托盘/料箱。
⦁入出库输送系统: 连接立库与拣选层/入库区,实现自动化流转。

2.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任务调度引擎: 优化堆垛机存取路径、订单与拣选工作站匹配、输送线调度。
⦁库存管理: 精确到库位的实时库存管理。
⦁波次优化: 智能合并订单,最大化拣选效率。

3.   拣选工作站技术:
⦁ RFID/条码扫描: 确认商品信息及数量。
⦁电子标签/灯光拣选: 指引拣选员快速定位目标商品。
⦁ 显示器: 显示订单详情、操作指引。
⦁自动输送接口: 接收待拣容器、送出完成订单。

4.  自动化输送与分拣:
⦁连接拣选工作站与包装区、发货区,实现订单自动流转。

四、 典型应用场景
1.  B2C电商履约中心: 处理海量、多品类、小批量订单,对时效要求极高。
2. 零售连锁配送中心: 为门店提供高频次、多品类的补货。
3. 医药流通仓储: 满足GSP要求,实现高精度、可追溯的药品管理。
4.   制造业线边仓: 为生产线准时化供应零部件。
5. 冷链仓储: 在温控环境下实现高效作业,减少人员暴露时间。

五、 实施挑战与考量
1. 高初始投资: AS/RS设备、控制系统、输送系统、阁楼平台建设成本高。
2.  系统复杂度: 需要高度集成的WMS/WCS系统,规划、实施、调试周期长。
3. 业务适配性: 对SKU特性(尺寸、重量、存储要求)、订单结构(大小、行数)有要求,极不规则的超大件或超重件可能不适用。
4.  维护要求: 自动化设备需要专业维护团队和备件支持。
5.  柔性限制: 相比纯人工仓或柔性AGV方案,调整布局相对复杂

“上存下拣”技术作为仓储自动化领域的一项创新突破,以其独特的空间利用和高效拣选优势,为众多行业解决仓储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案。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高初始投资、系统复杂度等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逐步降低以及行业经验的持续积累,这些问题都将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5-8-2 14:47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