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仓库运营的全链条中,装货与卸货作为货物流转的关键节点,直接关系到物流效率与客户满意度。
这两个环节常因操作疏忽、环境复杂等因素,面临包装破损、货物短缺、货损等异常情况。
若处理不当,不仅可能引发责任纠纷、增加运营成本,更会影响企业的信誉与长期合作。
1. 目的
为规范货物装卸过程中发现异常(包括但不限于少货、包装破损、货物破损等)的处理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人与操作要求,确保异常得到及时、有效、合规的处理,降低损失,保障客户权益与公司运营安全,特制定本流程。
2. 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货物装车(出发)与卸车(到达)的操作环节,覆盖装卸班组、现场管理人员、货损货差处理专员等相关岗位。
3. 核心原则
及时发现,立即上报: 任何异常须在操作现场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
现场保护,证据留存: 异常情况须保护现场,并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及时取证。
流程清晰,责任明确: 严格按流程操作,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及职责。
信息畅通,协同处理: 装货与卸货部门、现场与专员之间保持信息畅通,协同处理。
记录完整,单据规范: 所有处理步骤须有完整记录,相关单据填写规范、及时归档。
4. 装货异常处理流程
装货环节是保障货物安全运输的起点。装卸班组在装车、清点、检查包装过程中发现异常时,须立即启动本流程。核心流程逻辑如下图所示
流程关键点说明:
①异常发现与上报: 装卸班组在装车过程中发现少货、包装破损或货物破损等异常,立即停止相关操作,保护现场,并上报现场监装人员(或指定现场管理人员)。
②现场初步处理与判断:
少货: 现场监装人员安排装卸工在仓库内重新查找、清点货物。
包装破损:
轻微破损: 可由装卸班组或现场包装人员当场修复后继续装车。
严重破损: 现场监装人员需介入,安排专业包装人员处理,并评估货物是否受损,同时上报现场管理岗。
货物破损: 现场监装人员立即上报现场管理岗。
③升级处理与调查:
若仓库内无法找到短缺货物(少货),或存在严重包装破损/货物破损,现场管理岗需立即上报托运部门(即发货部门)的货损货差处理专员。
货损货差专员职责:
立即到场取证: 赶赴现场,对异常货物及包装进行拍照、录像留证。
通知下游预警: 通知货物目的地的到达部门货损货差专员,告知异常情况,要求其在卸货时重点清点核查。
调取监控调查: 调取装车区域监控录像,核查装货过程,分析异常原因(如操作失误、货物本身问题等),明确责任。
协调仓库核查: 若涉及少货,需协调仓库进行更彻底的盘查。
④客户沟通与理赔:
货损货差专员根据调查结果,代表公司与客户进行沟通,协商赔偿事宜。
达成协议:
需正式报案: 如涉及保险理赔或需公司内部核销,填写《货损货差报案单》,详细记录异常情况、原因、责任、损失金额及协商结果,上报安全生产部或指定管理部门。
现场快速理赔: 如符合公司规定且客户接受,可现场处理,填写《现场理赔函》,完成快速赔偿。
⑤流程闭环:
无论异常是否解决,处理结果需反馈至现场。
若异常解决(如找到货、修复包装、协商一致),经货损货差专员或现场管理确认后,继续完成装车作业。
所有处理记录、单据需完整归档。
⑥后续汇总: 托运部门货损货差专员需定期(如每周/月)汇总处理过的货损货差案例,填写《货损货差记录表》和《货物异常登记表》,用于分析和改进。
5. 卸货异常处理流程
卸货环节是验证运输安全、发现途中问题的关键节点。装卸班组在卸货、清点、检查包装过程中发现异常时,须立即启动本流程。核心流程逻辑如下图所示:
流程关键点说明:
①异常发现与上报: 装卸班组在卸货过程中发现少货、包装破损或货物破损等异常,立即停止相关操作,保护现场,并上报现场管理人员。
②现场初步处理:
包装破损: 可在现场由装卸班组或包装人员修复后进行入库操作,但需记录破损情况。
少货或货物破损: 现场管理人员须立即上报到达部门(即收货地部门)的货损货差处理专员。
③到达部门专员处理:
到场取证: 立即赶赴现场,对异常货物、包装、运输车辆状况等进行拍照、录像留证。
调取监控调查: 调取卸货区域监控录像,核查卸货过程,分析异常原因(如卸货操作不当、途中损坏等)。
通知上游核查: 将异常情况(特别是少货或严重破损)立即通知货物始发地的托运部门货损货差处理专员。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