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间物料的及时供应、精准配送,是保障生产线连续运转、降低物料积压与浪费、提升生产协同效能的核心支撑。
一、目的
规范物料配送全流程操作,实现物料从仓库到使用节点的精准、高效流转,保障生产计划刚性执行,降低物料损耗与错配风险,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性物料(含零部件、辅料)、售后专用物料的配送管理,涉及技术部、生产部、仓储部、物流部、质量部及相关协作单位。
三、职责分工
(一)技术部
1. 负责在排产前 3 个工作日下发经审核的《物料清单(BOM)》,明确物料编码、规格型号、材质标准、用量配比及技术参数;
2. 对 BOM 清单的准确性负责,变更时需出具《物料清单变更通知单》,同步抄送生产部与仓储部,并附生效时间说明。
(二)生产部
1. 依据排产计划及 BOM 清单,于生产前 1 个工作日 16:00 前生成《领料单》,需包含生产订单号、工位编码、物料需求时间(精确至小时)、最小包装量等信息;
2. 售后提车需求需单独生成《紧急领料单》,标注 "售后加急" 字样及提车具体时间,提前 24 小时提交仓储部;
3. 负责接收工位物料的确认签收,反馈物料使用异常。
(三)仓储部
1. 设立物料配送专员岗位,负责领料单的接收、审核(核对 BOM 一致性)及排程;
2. 备料时执行 "先进先出" 原则,对物料进行外观质检及数量复核,填写《备料检验记录表》;
3. 按配送节点将物料送达指定工位,与生产班组长完成双向签字确认。
(四)物流部
1. 负责厂区内物料转运工具(叉车、周转箱等)的日常维护与调度;
2. 制定《物料配送路线图》,优化配送路径,避免交叉搬运导致的效率损耗。
(五)质量部
1. 不定期抽查配送物料的质量状态及标识完整性;
2. 参与物料配送异常事件的原因分析与责任认定。
四、物料配送流程规范
(一)流程总览
[物料配送总流程图]
(二)常规生产配送流程
1. 领料单审核:仓储部收到领料单后,1小时内完成与 BOM 清单的比对,发现不符立即反馈生产部,双方确认后重新生成领料单;
2. 备料管理:
o 大件物料(如大架子):提前8小时完成拣选,放置于待配送区专用货架,悬挂《物料标识卡》(含订单号、工位信息);
o 小件物料:采用 "按单分拣 + 集装" 模式,使用带工位编码的周转箱归集,箱外张贴明细清单;
3. 配送执行:
o 上午配送:7:30-8:00 送达当日上午生产工位;
o 下午配送:13:30-14:00 送达当日下午生产工位;
o 包边、上装类物料:按次日生产计划,于当日 16:00 前完成配送;
4. 签收确认:生产班组长核对物料信息无误后,在《物料配送签收表》签字,仓储部留存原件归档。
(三)售后提车配送流程
1. 仓储部收到《紧急领料单》后,启动 "绿色通道",2小时内完成备料;
2. 提车前一天 15:00 前,将装配物料送至售后专用工位,附《售后物料专用标签》;
3. 售后专员签收时需核对物料与提车车型的匹配性,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
(四)特殊物料配送要求
1. 易损物料(如玻璃制品、精密部件):采用定制防护包装,配送时张贴 "易碎品" 标识,单独搬运;
2. 危险品(如化学品、易燃材料):由持特种作业证人员配送,严格遵守《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