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295|回复: 0

仓储现场作业区域规划与货物陈列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复制链接]
仓储现场的规范管理不是单一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全体仓储相关人员协同配合、共同落实的系统工作。
为统一作业标准、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操作行为,消除仓储现场的安全隐患与管理漏洞,公司组织编制了本《仓储现场作业区域规划与货物陈列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目的

规范仓储现场作业区域划分、货物陈列及日常管理流程,确保仓储作业高效、安全、有序开展,提升空间利用率与库存管理精准度。
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储现场(含主仓库、分仓库、临时存储区)的区域规划、货物收存、陈列摆放、标识管理及维护等作业环节,全体仓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须严格遵照执行。

2. 总体原则
2.1效率优先原则:区域规划需契合 “收货 - 检验 - 存储 - 拣货 - 发货” 全流程动线,减少作业交叉与搬运距离;货物陈列需便于快速存取,提升周转效率。
2.2安全合规原则:严格遵守《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区域布局、货物堆叠需符合荷载要求,保障安全通道与应急空间畅通。
2.3清晰有序原则:通过标准化分区、统一陈列方式、规范标识体系,实现 “货位固定、标识清晰、数量准确”,降低错发、漏发及盘点误差风险。
2.4灵活适配原则:结合货物特性(尺寸、重量、保质期、周转率)及业务量变化,动态调整区域布局与货位分配,最大化利用仓储空间。

3. 仓储现场作业区域规划标准

3.1 区域划分流程(责任部门:仓储管理部)
3.1.1前期调研:梳理现有货物品类、特性及作业量,评估仓库实际空间尺寸、出入口位置、设施布局等基础条件;
3.1.2方案设计:绘制区域规划平面图,明确各功能区边界、面积及配套设施位置;
3.1.3审批确认:方案提交运营管理部审核、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3.1.4现场划分:按审批方案用地面标线、护栏或标识牌界定区域,张贴区域标识;
3.1.5验收调整:组织相关人员验收,根据实际作业反馈微调优化。

3.2 各功能区规划标准
3.2.1 收货区
3.2.1.1位置:紧邻仓库主入口或卸货平台,与发货区物理隔离,避免作业交叉。
区域界定:用黄色地面标线划定边界,入口处设置 “收货区” 标识牌(尺寸:60cm×40cm,绿色底、白色字)。
3.2.1.2空间要求:面积需满足日均卸货量 1.5 倍的临时堆放需求,卸货平台宽度≥3 米,预留叉车转弯半径≥2.5 米。
3.2.1.3作业规范:
▪货物到库后,作业人员需在 1 小时内将货物转移至收货区,按 “待检”“已检合格”“已检不合格” 三个子区域堆放,子区域用白色分隔线划分;
▪待检货物需在 4 小时内完成检验,已检不合格货物需在 24 小时内转移至不合格品区,严禁在收货区长期堆放;
▪货物堆放需与墙体、消防设施保持≥0.5 米距离,不占用通道。
3.2.1.4配套设施:固定摆放地磅(精度≤0.1kg)、检验台(长 × 宽 × 高:2m×1.2m×0.8m)、扫码枪、电脑等设备,线路需穿管收纳,避免杂乱。
3.2.2 存储区
3.2.2.1区域界定:用白色地面标线划定总边界,按存储方式分为货架存储区、地堆存储区、立体库存储区、特殊货物存储区,各子区域设置专属标识牌。
3.2.2.2各子区域规划与作业规范:
(1)货架存储区(适用于中小尺寸、重量≤50kg 货物及易碎品):
货架排列:采用横向平行排列,行距≥1.2 米(叉车通行通道≥3 米),列距≥0.5 米;
货位规划:按 “区域 - 货架 - 层 - 列 - 位” 五级编码分配货位,编码喷涂于货架立柱外侧;
陈列作业:作业人员需按 “上轻下重(上层货物≤10kg)、左整右零、前发后存” 原则摆放,每层货物高度不超过货架护栏,与货架顶部保持≥0.3 米距离;同一货位仅存放同一 SKU 货物,不同 SKU 用塑料隔板分隔。(2)地堆存储区(适用于大件、重型货物及批量原材料,重量>50kg):
堆垛要求:采用 “五五堆放法”(每堆 5 件,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排列),堆高≤2 米(重型货物≤1.5 米),堆间距≥0.8 米;
安全规范:作业人员需用叉车装卸,严禁人力搬运;货物需与墙体、消防设施保持≥1 米距离,严禁在通道、配电箱周围堆垛。
(3)立体库存储区(适用于自动化仓储作业):
前期准备:仓管员需核对货物包装尺寸、重量是否符合立体库货架承载要求(长宽高偏差≤5cm,重量≤货架额定荷载);
码放作业:作业人员需将货物平整居中码放于标准托盘(尺寸:120cm×100cm),偏差≤5cm,用缠绕膜固定后,由叉车移送至立体库入口,由自动化系统完成存储。
(4)特殊货物存储区:
危险货物区:独立设置于仓库远离出入口的角落,用红色护栏隔离,设置 “危险货物存储区” 警示标识及危险品专用标识(如易燃、易爆、有毒),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存储;
恒温恒湿区:用于存放易变质货物(如食品、药品),温度控制在 2-8℃(或按货物要求),湿度控制在 40%-60%,仓管员需每日记录温湿度数据,货物按保质期先后排序陈列。
3.2.3 拣货区
3.2.3.1位置:位于存储区与发货区之间,缩短拣货至发货的搬运路径。
3.2.3.2区域界定:用蓝色地面标线划定边界,设置 “拣货区” 标识牌,配备拣货台车、扫码枪、拣货单等工具。
3.2.3.3作业规范:
▪仓管员根据订单生成拣货单,明确货位、货物名称、规格、数量;
▪拣货人员按 “先近后远、先易后难” 原则拣货,畅销品存放于中层(离地 0.8-1.5 米)易取位置,滞销品存放于顶层或底层;
▪拣货完成后,需将货物放置于拣货台车指定区域,同时清理拣货位空箱、包装杂物,1 小时内移送至发货区;
▪每日作业结束后,拣货区需保持整洁,工具归位存放。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仓储现场作业区域规划与货物陈列的标准操作规程.docx

30.24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积分: 贡献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5-9-7 04:34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