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查看: 202|回复: 0

超市SKU管理优化方案,解决超市SKU泛滥问题的系统性难题

[复制链接]
咱们超市的商品越来越多,品类太杂,给大家日常的收货、盘点、找货带来了不少麻烦,经常费时费力。
这次公司制定这个方案,核心目的就一个:帮大家减负。


一、方案背景
在超市运营过程中,商品种类涵盖生鲜、日用品、食品、家居等多个品类,且不同商品的规格、包装、品牌各异,导致 SKU(库存单位)数量极其庞大。

繁多的 SKU 给超市的库存管理、采购规划、货架陈列、数据分析等各项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不仅增加了人力与时间成本,还易出现库存积压、缺货断供、管理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超市的运营效率与盈利水平。

为有效解决 SKU 繁多带来的管理难题,特制定本解决方案。

二、现状与核心痛点分析
(一)现状概述
目前,超市 SKU 数量普遍达到数千甚至上万个,且仍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从商品属性来看,生鲜类商品涉及不同产地、保鲜期限、包装规格;
日用品类包含不同品牌、功能、容量的产品;
食品类则涵盖休闲食品、粮油米面、乳制品等多个细分品类,每个细分品类下又有众多规格与口味选择。
这些 SKU 分散在超市的各个区域,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负责管理。

(二)核心痛点

1.分类混乱,标准不统一:现有 SKU 分类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部分商品存在跨品类归类的情况,导致员工在库存清点、货架整理时难以快速定位商品,效率低下。
2. 库存管理精准度低:由于 SKU 数量多,人工库存盘点易出现错盘、漏盘现象,无法及时准确掌握商品库存数量。同时,难以精准预测各 SKU 的销售需求,常出现畅销品缺货、滞销品积压的情况,占用大量资金与仓储空间。
3. 采购决策缺乏数据支撑:未建立完善的 SKU 数据分析体系,无法准确分析各 SKU 的销售数据、利润率、周转速度等关键指标,导致采购决策主观性较强,易出现盲目采购的问题。
4. 货架陈列不合理:SKU 与货架位置匹配缺乏科学规划,部分畅销品陈列在隐蔽位置,滞销品占据黄金货架,影响商品销售转化。
5.  信息同步不及时:采购、仓储、销售等部门之间的 SKU 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精准,存在信息壁垒,导致各环节工作衔接不畅,如仓储部门未及时将库存预警信息同步给采购部门,引发缺货风险。

三、解决方案目标
1.  建立科学、统一的 SKU 分类体系,实现商品快速定位与管理,降低员工工作难度。
2.  提升库存管理精准度,将库存盘点误差率控制在 1% 以内,畅销品缺货率降至 5% 以下,滞销品周转天数缩短 30%。
3.   构建完善的 SKU 数据分析体系,为采购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高采购合理性,降低采购成本 10%。
4.   优化货架陈列布局,提高黄金货架利用率,带动整体商品销售额提升 8%。
5.  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 SKU 信息实时同步,提升各环节工作衔接效率。

四、具体实施措施
(一)构建科学统一的 SKU 分类编码体系
1.   制定分类标准:结合超市商品特性,采用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细类” 四级分类法。
大类分为生鲜、食品、日用品、家居、服饰等;
中类在大类基础上细分,如生鲜类分为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
小类进一步细化,如蔬菜类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等;
细类则根据商品的规格、品牌、包装等属性划分。
同时,明确各类别的划分依据与范围,确保分类无重叠、无遗漏。
2.  编制唯一编码:为每个 SKU 分配唯一的编码,编码规则采用 “分类代码 + 特性代码 + 流水号” 的结构。其中,分类代码对应四级分类的数字编码,特性代码反映商品的规格、包装、品牌等关键属性(如用不同数字代表不同容量、包装材质),流水号为 3 - 4 位数字,确保编码的唯一性与可识别性。
3.   建立 SKU 信息档案:为每个 SKU 建立详细的信息档案,包含编码、名称、分类、规格、包装、品牌、产地、采购成本、售价、毛利率、保质期、储存条件、供应商信息等内容,并录入系统统一管理,定期更新信息。

(二)引入数字化库存管理系统
1.  系统选型与部署:采购具备 SKU 管理、库存预警、盘点、报表分析等功能的专业库存管理系统,如用友、金蝶等知名品牌的商超专用版系统。组织技术人员完成系统部署、数据迁移与调试,确保系统与超市现有收银系统、采购系统等实现数据对接。
2. 实现库存动态监控:通过系统对各 SKU 的库存数量进行实时监控,设定最低库存预警线与最高库存控制线。当商品库存低于预警线时,系统自动向采购部门与仓储部门发送预警信息;当库存高于控制线时,提醒仓储部门及时清理库存,避免积压。
3. 优化盘点流程:采用 “定期全面盘点 + 不定期抽样盘点” 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盘点每季度开展一次,利用系统结合手持扫码设备进行,员工通过扫码即可完成商品数量核对与数据上传,系统自动生成盘点报告,对比实际库存与系统库存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抽样盘点每周进行,随机抽取部分 SKU 进行盘点,及时发现库存管理中的问题。

(三)搭建 SKU 数据分析与采购优化体系
1.  明确数据分析指标:建立涵盖销售数据(销售额、销售量、销售占比)、盈利数据(毛利率、净利率、盈利贡献占比)、库存数据(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缺货率、积压率)、客户数据(复购率、好评率)等多维度的 SKU 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2.  定期开展数据分析:每周由数据专员通过库存管理系统提取各 SKU 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生成 SKU 分析周报;每月生成月度分析报告,重点分析各 SKU 的销售趋势、盈利能力、库存状况等,识别畅销品、潜力品、滞销品。
3.  优化采购策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差异化采购策略。对于畅销品,结合销售预测与库存水平,增加采购频次与数量,确保充足供应;对于潜力品,适度增加采购量,加大推广力度,挖掘销售潜力;对于滞销品,暂停或减少采购,通过促销、捆绑销售等方式清理库存,若长期滞销则果断淘汰。同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结合 SKU 的采购成本、质量、交货及时性等指标,优化供应商结构。

(四)优化 SKU 货架陈列布局
1.  开展货架效能分析:对超市货架进行分区编号,通过收银系统记录各货架区域的商品销售数据,分析不同货架位置(如入口处、主通道旁、货架端头、上层、中层、下层)的销售转化效率,识别黄金货架位置。
2.  制定陈列原则:遵循 “畅销品优先、高毛利品重点、关联商品组合” 的陈列原则。将畅销品、高毛利品陈列在黄金货架位置;将关联性强的商品(如牙刷与牙膏、洗发水与沐浴露)陈列在相邻区域,方便顾客购买;根据商品尺寸、重量合理安排陈列层次,重的、大的商品放在下层,轻的、小的商品放在上层。
3.  动态调整陈列布局:结合月度 SKU 销售数据分析结果,每月对货架陈列布局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将销售下滑的商品从黄金位置撤下,替换为销售上升的商品;根据季节、节日等因素,调整应季商品、促销商品的陈列位置与面积,如夏季增加饮料、雪糕的陈列面积。

(五)建立跨部门 SKU 信息协同机制
1.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库存管理系统搭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采购、仓储、销售、财务等部门员工可通过平台实时查询 SKU 的库存、销售、采购、价格等相关信息。
2.  定期召开协同会议:每周召开一次跨部门协同会议,由采购、仓储、销售部门分别汇报 SKU 的采购进度、库存状况、销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如针对某一 SKU 缺货问题,采购部门说明补货进度,销售部门提出促销调整建议,仓储部门做好收货准备。
3.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鼓励各部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反馈 SKU 管理相关的问题与建议,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意见箱、专人对接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安排专人负责整理反馈信息,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提交人。

五、实施步骤与时间规划
1.  第一阶段(第 1 - 2 周):准备阶段
•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如组长负责统筹协调,采购专员负责分类标准制定,技术人员负责系统选型部署)。
• 开展员工调研与培训需求分析,了解员工对现有 SKU 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完成库存管理系统的选型与采购,签订合作协议。

2. 第二阶段(第 3 - 6 周):体系搭建与系统部署阶段
• 制定 SKU 四级分类标准与编码规则,完成现有 SKU 的分类与编码编制,建立 SKU 信息档案并录入系统。
• 完成库存管理系统的部署、数据迁移与调试,实现与现有系统的数据对接。
• 搭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完成基础功能设置。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超市SKU管理优化方案,解决超市SKU泛滥问题的系统性难题.docx

29.35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贡献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仓库管理网

GMT+8, 2025-9-24 02:52

Powered by 库管易

KuGuanY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