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制度涵盖盘点范围、职责划分、作业流程、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核心内容,为仓库盘点工作提供清晰指引,保障盘点高效有序开展,为公司物料管理决策与财产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一、目的
1.1 建立科学规范的盘点作业管理流程,保障公司库存物料盘点结果的精准性,进而实现仓库物料的高效管控与公司财产的妥善管理。
二、盘点范围
仓库内所有处于库存状态的物料,均属于本次盘点的覆盖范畴。
三、职责
•仓库部:牵头组织并具体实施仓库盘点工作,对最终盘点数据开展核查与校准工作,同时完成盘点总结报告的撰写。
•财务部:负责对仓库盘点作业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稽核,及时反馈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盘点结果真实可靠。
•IT 部:承担盘点差异数据的批量调整任务,保障库存数据与实际盘点情况保持一致。
四、管理流程
4.1 盘点方式
4.1.1 定期盘点
4.1.1.1 月末盘点
•仓库每月平均开展一次盘点工作,通常将盘点时间安排在每月月末。
•月末盘点工作由仓库部负责组织协调,财务部全程参与并实施稽核。
4.1.1.2 年终盘点
•仓库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大盘点,盘点时间一般选定在年终放假前的销售淡季,以减少对正常业务的影响。
•年终盘点同样由仓库部负责组织,财务部负责稽核工作,确保盘点过程规范、结果准确。
4.2 盘点方法及注意事项
•4.2.1 盘点工作需采用实际清点物料数量的方式进行,严禁通过目测估计或主观推断物料数量。
•4.2.2 盘点期间要留意物料的摆放状况,盘点结束后需对物料进行整理归位,维持物料原有的合理摆放顺序。
•4.2.3 负责特定区域盘点的人员,需确保该区域内所有物料均完成盘点,并按照要求做好详细记录。
•4.2.4 在进行初盘、复盘、查核与稽核等环节时,需严格遵循各环节对应的注意事项开展工作。
•4.2.5 盘点过程中,务必妥善保管 “盘点表”,防止表格遗失,避免因表格丢失引发严重后果。
4.3 盘点计划
4.3.1 盘点计划书
•4.3.1.1 月末盘点可由仓库部与财务部根据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自主组织实施;年终盘点则需获得总经理的批准后方可进行。
•4.3.1.2 在盘点工作启动前一周,需制定完成 “盘点计划书”。计划书中需明确盘点的具体时间、仓库停止作业的时间、账务冻结的时间、初盘与复盘的时间安排、参与人员的分工、相关部门的配合要求以及各类注意事项等内容。
4.3.2 时间安排
•4.3.2.1 初盘时间:主要用于确定初步的盘点结果数据,公司计划在一天内完成初盘工作。
•4.3.2.2 复盘时间:旨在验证初盘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将复盘时间安排在初盘当天完成,或调整至第二天进行。
•4.3.2.3 查核时间:用于验证初盘与复盘数据的正确性,公司安排仓库内部指定人员,在初盘、复盘过程中或复盘完成后开展查核工作。
•4.3.2.4 稽核时间:对初盘、复盘的盘点数据进行稽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稽核时间将根据稽核人员的工作安排确定,可在初盘、复盘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通常在复盘结束后开展。
•4.3.2.5 盘点开始时间及整体计划用时,需结合当月销售情况与工作任务量来确定,核心原则是在保证盘点质量的同时,避免对仓库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4.3.3 人员安排
4.3.3.1 人员分工
•4.3.3.1.1 初盘人:负责在盘点过程中确认物料信息、清点物料数量,并准确填写 “盘点表”,将盘点数据记录在 “盘点数量” 栏目中。
•4.3.3.1.2 复查人:初盘工作完成后,对初盘人负责区域内的物料进行复盘,将复盘得出的正确结果记录在 “复盘数量” 栏目中。
•4.3.3.1.3 查核人:复盘工作结束后,针对盘点数量存在异常的物料进行查核,将查核确定的数量记录在 “查核数量” 栏目中。
•4.3.3.1.4 稽核人:由总经理、财务部与行政部指派的人员以及仓库经理共同担任,在盘点过程中或盘点结束后,对盘点流程进行监督,核对物料盘点数量,或稽核已完成盘点的物料数量。
•4.3.3.1.5 数据录入员:待盘点查核工作完成后,负责将盘点数据录入电子版本的 “盘点表” 中。
•4.3.3.1.6 依据上述人员分工,仓库部需对盘点区域进行分析,明确各人员对应的责任区域。
4.3.4 相关部门配合事项
•4.3.4.1 盘点前一周,需向财务部、深圳 QC 组、深圳采购组、客服主管、EBAY 销售主管、IT 主管发送 “仓库盘点计划” 通知,并抄送给总经理,详细说明盘点相关事宜;盘点期间,仓库需禁止物料的出入库操作。
•4.3.4.2 盘点前三天,采购部需尽量协调供应商或档口提前将货物送达仓库,以便提前完成收货与入库工作,避免影响正常发货。
•4.3.4.3 盘点前三天,需通知 QC 部在盘点前 4 小时完成物料检验工作,确保仓库能够及时完成物料入库任务。
•4.3.4.4 盘点前,需与 IT 部主管沟通确认最终盘点数据的提交时间,以便 IT 部安排库存数据调整工作。
4.3.5 物资准备
4.3.5.1 盘点工作开展前,需准备好 A4 夹板、笔、透明胶、盘点卡等相关物资。
4.3.6 盘点工作准备
•4.3.6.1 盘点前一周开始追回借出的物料,确保在盘点前一天将所有借料全部追回;对于未能追回的借料,需要求借料人员补充相关单据。若因时间原因无法追回且未补充单据,需将借料数量纳入库存盘点范围,并在盘点表上注明,同时以借料单作为依据。
•4.3.6.2 盘点前,需将所有可入库归位的物料全部完成入库登账;对于无法归位入库或未登账的物料,需进行特殊标识,注明其不参与本次盘点。
•4.3.6.3 对仓库内所有物料进行整理、整顿与标识,确保所有物料外箱均标注对应的物料 SKU 与储位信息。同一储位的物料存放位置与该储位的距离不得超过 2 米,且同一货架的物料不得放置在其他货架上。
•4.3.6.4 盘点前,需将仓库所有账务处理完毕。
•4.3.6.5 账务处理完成后,需制作 “仓库盘点表”,表格格式参照附件执行;并将电子版本的盘点表发送给对应的财务人员(表格需包含单项金额信息)。
•4.3.6.6 若盘点计划时间仅为一天,需组织人员提前对库存物料进行初盘。
4.4 盘点会议及培训
•4.4.1 仓库在盘点前,需组织参与盘点的人员开展盘点作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盘点作业流程、以往盘点中出现的错误经验总结以及盘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4.4.2 仓库在盘点前,需组织相关参与人员召开会议,明确盘点人员分工、异常事项处理方式、时间安排等内容,确保盘点各项事宜落实到位。
•4.4.3 盘点前,可根据实际需求开展 “模拟盘点”,帮助所有参与盘点的人员熟悉并掌握盘点操作流程与细节,减少实际盘点中的错误。
4.5 盘点工作奖惩
•4.5.1 参与盘点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秉持 “细心、负责、诚实” 的原则开展盘点。
•4.5.2 盘点过程中,严禁出现弄虚作假、虚报数据的行为;禁止因粗心大意导致物料漏盘、少盘、多盘;不得出现书写数据潦草、错误,丢失盘点表,擅自调换岗位等情况;复盘人员需严格按照要求对初盘异常数据进行复盘,严禁 “偷工减料”;所有人员均需遵守盘点作业流程(特殊情况需经领导批准方可调整)。
•4.5.3 对于在盘点过程中表现突出或表现极差的人员,将参照 “仓库管理及奖惩制度” 进行相应考核。
•4.5.4 仓库将根据最终的 “盘点差异表” 数据及差异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
4.6 盘点作业流程
4.6.1 初盘前盘点
•4.6.1.1 若因时间安排限制,盘点总时长仅为一天或时间十分紧张,可安排合适人员提前对库存物料进行初盘前盘点。
4.6.1.2 初盘前盘点作业方法及注意事项
•4.6.1.2.1 最大限度保障盘点数量的准确性。
•4.6.1.2.2 盘点完成后,需用胶布将物料外箱封口,并将盘点卡粘贴在外箱上。
•4.6.1.2.3 对于已完成盘点并封箱的物料,若需取用,必须如实记录出库信息。
•4.6.1.2.4 盘点过程中,可同步对物料进行归位操作,将箱装物料放置在对应物料零件盒附近,两者距离不得超过 2 米。
4.6.1.3 初盘前盘点作业流程
•4.6.1.3.1 准备好盘点所需的文具及 “盘点卡”。
•4.6.1.3.2 按照货架的先后顺序,依次对货架上的箱装(袋装物料统一称为箱装物料)物料进行数量清点。
•4.6.1.3.3 若发现箱装物料对应的零件盒内物料数量不足以支撑盘点前的发料需求,可根据经验从箱装物料中取出一定数量补充至零件盒(以满足盘点前发货需求为宜);取出物料后,尽量保证箱装物料剩余数量为 “整十” 或 “整五” 数。
•4.6.1.3.4 数量清点完成后,在盘点卡上记录物料的 SKU、储位、盘点日期、盘点数量,并签字确认。
•4.6.1.3.5 将填写完整的 “盘点卡” 粘贴或钉在物料外箱上。
•4.6.1.3.6 最后对已完成盘点的物料进行封箱操作。
•4.6.1.3.7 将完成盘点的箱装物料放置在对应物料零件盒附近,两者距离不得超过 2 米。
•4.6.1.3.8 按照上述流程,完成所有箱装、袋装物料的初盘前盘点。
4.6.1.4 初盘前已盘点物料进出流程
•4.6.1.4.1 若零件盒内物料在盘点前已发放完毕,可开启已完成初盘前盘点的箱装物料。
•4.6.1.4.2 开启箱装物料后,根据经验取出一定数量补充至零件盒(以满足盘点前发货需求为宜),取出后尽量保证箱装物料剩余数量为 “整十” 或 “整五” 数。
•4.6.1.4.3 取出物料后,需在物料外箱粘贴的 “盘点卡” 上记录拿货日期、拿货数量,并签字确认。
•4.6.1.4.4 最后对物料外箱进行封箱处理。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