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件系统梳理了从物料供应、收发存管理到成品出库、盘点稽核等全链条作业流程,明确了各环节的职责分工、操作标准与关键控制点。
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运营准则,实现账、物、卡三者一致,确保仓储作业安全、有序、精准、高效,为公司整体运营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一、目的
为规范仓储中心的日常运作与管理,明确各岗位职责与作业标准,提升仓储作业效率与物料管控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仓储中心全体工作人员。
三、职责划分
1.仓储主管: 全面负责仓储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与任务分配;负责物料需求计划的下达与跟催;负责物料入库的数量核对与单据签收;负责团队的工作指导与技能培训。
2.采购员(隶属采购部,职责关联): 负责执行外购件的采购任务,并对供应物料的质量与交期负责。
3.配料员: 具体执行收料、发料、退料、拣选、装卸、搬运、仓储及物料防护等现场作业。
4.入库检验员: 主要负责入库物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在空闲时,需服从主管安排,协助完成配料、拣选等任务。
5.仓储统计员: 负责所有仓储单据的跟踪、整理、保管与账务登记工作;负责系统数据录入;空闲时需服从主管安排,协助现场作业。
四、仓储管理规定
工作流程图:
(1). 物料供应
1.仓储主管在接收到销售部的《生产计划单》后,须立即打印并提交生产部部长进行评审。
2.依据评审通过的《生产计划单》,主管需进行物料核查,在《物料明细表》中标注可用数量,并据此编制《零件生产/采购计划》,下达至采购员及外协单位。
3.主管需每日跟踪零部件生产现场的进度,更新《生产进度跟踪看板》,并下达至各生产班组。
4.对各物料供应环节进行持续跟催,确保物料按时到库,以满足备料需求。
(2). 物料收货及入库
1.物料送达后,须放置于指定的“待检区”,并做好防护。
2.收货时,必须核验供应商提供的《送货单》或《入库单》,无有效单据则不予接收,并负责追索。
3.所有到货物料必须有对应的《采购订单》作为依据,否则仓库有权拒收。
4.收货时,仓储人员需与采购员共同确认《送货单》与实物是否相符。如数量不符,由采购员联系供应商处理,并在单据上签字确认实收数量。
5.物料到位后,及时通知入库检验员进行质量检验。
6.检验合格的物料,由统计员开具《仓储物料入库单》,经主管签字后办理正式入库。不合格物料不予开单,并执行退货程序。
7.原则上,当日送达的物料需在当日处理完毕,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一周。
8.入库物料须按区域分类、整齐摆放,及时更新《物料管理卡》并完成ERP系统入库操作。
9.不合格物料须放置于指定的“退货区”,由仓储主管、品质主管与采购员共同评审后决定处理方式。
(3). 物料出库
1.仓储主管在签收组装车间下达的《生产用料单》后,需立即组织备料并跟催缺料。
2.物料齐套后,主管依据BOM表与《生产用料单》安排配料员发料,并转运至车间备料区。
3.车间因生产损耗(料废)需补料时,须由班组长开具《生产用料单》说明原因,并将不良品退回仓库后方可更换。
4.物料出库须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5.严禁在无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办理物料出库。技术、品质等部门领取样件也需填写《物料领用记录表》。
6.及时更新《物料管理卡》并完成ERP系统出库操作。
(4). 退货物料处理
1.采购来料不良时,需及时通知采购员处理并签字确认,物料暂存退货区,待采购员安排退货。
2.不良物料严禁办理任何正式的出入库手续。
(5). 物料报废
1.发现库存物料存在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处理,或通知品质部门判定。
2.须明确区分并分开保管库存报废、来料报废及客户退货等不同来源的报废品。
(6). 成品管理
1) 成品入库
a) 所有入库成品必须为合格品,并经由成品检验员在《成品入库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否则不予入库。
b) 仓储统计员须及时更新《物料管理卡》并完成ERP系统入库操作。
2) 成品出库
a) 当库存成品需作为物料配发至车间时,必须在《成品出库记录表》中做好记录与签字。
b) 当成品直接作为订单产品发货时,由包装组长在《成品出库记录表》中办理出库手续。
五、货物管理
1.在物料流转的全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损、防潮、防蛀、防晒等措施。
2.每日巡查货物状态,发现储位错误、账实不符或品质问题须立即反馈并处理。
3.确保所有货物标识清晰、准确,由仓管员负责维护与更正。
4.所有仓储单据、记录、账册由统计员统一保管。每月单据需分类归档,保管期限不少于2年。确保账、物、卡三者一致。
六、货物盘点
1.公司组织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仓储全体员工须每日维护出入库数据。如因日常登记疏漏导致盘点数据偏差过大,由仓储全体员工承担无偿复盘责任。
2.盘点过程须保证数据准确、公正,严禁弄虚作假。盘点中途不得随意更换盘点人员。
3.盘点完成后,须及时将电子版盘点报表提交财务部审核。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