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盘点结果出来了:账实相符率98.2%,净差异-1620元。
数字背后暴露的问题,估计大伙也没少为这类事头疼。
贴一下我们的复盘和后续动作,权当抛砖引玉。
致: 公司领导、财务部
发自: 仓库部
日期: 20XX年11月2日
事由: 关于20XX年10月份仓库盘点工作总结与汇报
一、 盘点基本情况
本次盘点于20XX年10月29日至30日进行,为期两天。
盘点范围覆盖A区(原材料)、B区(成品)及C区(辅料/包材)。
我们采用了“全员参与、分组分区、初盘复盘”的静态盘点方式,确保了在库所有物料均被清点。
二、 总体结果
在全体仓管员的共同努力下,盘点工作已顺利完成。本次盘点整体账物相符率为98.2%。
经核算,盘盈金额为1,085元,盘亏金额为2,705元,净差异为-1,620元。
虽然差异率在公司允许范围内,且主要物料管理状况基本受控,但盘点结果清晰地揭示了我们在流程细节与日常操作中存在的短板,必须严肃对待,立即整改。
三、 突出问题及根源分析
1.通过对《20XX年第10月份仓库盘点差异明细表》(附件一)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差异主要源于以下两大类问题:
(一)流程机制缺失,导致系统性差异
√来料验收不严: 对供应商送货,特别是非整箱尾数,未能做到100%精准清点,导致多次出现数量盘盈(液晶屏、包装盒)。
√退料入库滞后: 客户退货及生产退料后,实物已放入仓库,但系统入库流程未及时跟进,导致账面记录为零(礼品装彩盒)。
√非生产领料失控: 研发测试、样品制作等领料活动,未执行规范的审批与单据流程,造成实物已领而系统无记录的成本损耗。
√物料借用无记录: 高价值物料(主板、固态硬盘)被借出后缺乏登记与追踪机制,形成管理盲区。
(二)日常操作疏漏,导致累积性误差
√相似物料混淆: 部分外观相似的物料因库位设置不合理,在作业繁忙时易发生错拿。
√收发计数不准: 对小件、散装物料,发料时依赖经验估算,缺乏有效的二次复核。
√系统录入延迟: “日清日结”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系统数据与实物状态实时性不强。
四、 改进措施与行动计划
1.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已制定详尽的《仓库盘点问题整改行动计划表》(见附件二)。
现将核心措施汇总如下:
(一)立即整改(本周内完成)
现场整顿: 全面更换模糊、脱落的物料卡;对易混淆物料的库位进行重新规划与物理隔离,张贴醒目警示。
(二)短期攻坚(本月内完成)
1.堵塞流程漏洞:
(1)修订《收货检验规范》,严格执行尾数全点。
(2)明确所有退料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系统入库。
(3)推行《非生产领料单》,实行审批制,仓库见单发料。
(4)建立物料借用登记制度,明确归还期限并每周跟进。
2.提升操作精度:
(1)针对小件物料推行“称重计数”法,并强化发料时的“二次清点”复核。
(2)将“日清日结”完成率纳入仓管员每日绩效考评。
3. 长期优化(需公司支持)
(1)推行循环盘点: 建立每周抽盘重点物料制度,将问题解决在平时,减轻期末盘点压力,实现库存数据的持续精准。
(2)优化系统功能: 协同IT部门,探讨在ERP系统中启用逻辑校验功能,并清理历史静态数据,从技术层面防范错误。
五、 总结
本次盘点是对我们仓库管理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库存准确性的提升必须从修补流程漏洞和严抓操作规范两方面双管齐下。
我代表仓库部郑重承诺,将带领团队以最大的决心落实每一项整改计划,力求在下一报告周期内将账实相符率提升至99%以上,切实担当起公司资产“守护者”的职责。
恳请领导监督、支持。
仓库主管:张三
以上贴子已是全文,若需要此文档,可在下方进行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