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过ERP系统的都知道料号的作用,料号是一个具有唯一标示性的代码。为了不扰乱视听,所以本文仅献给未接触ERP系统和刚刚上马ERP系统的兄弟姐妹们!
料号的命名规则及其他事项。
一般在上马ERP是会有一个前期准备阶段,这阶段主要任务是收集物料资料、BOM资料、财务资料和公司部门资料。当物料资料一旦收集完整后,就会进行物料编号的编制工作,但是编制料号有一个前提,就是命名规则。各公司会根据各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命名规则的制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物料特性(原材料、半成品、外协件和成品)不根据物料种类(塑胶件、电子元器件等),进行有序编号。此种编码方法多用数字表示,例100001、100002、100003等,是根据BOM表顺序或物料资料进行编制。此种编码方式易于系统添加编码的操作,实际运用中以便于书写,快捷方便;缺点是对编码和物料需要一定的熟悉后,才能记住部分物料的编码,对物料的归类不便,需要整理相关资料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根据物料特性物料种类,进行有序编号。此种编码方式相对于上一种而言,规律性较强,编码方式多为英文字母和数字结合,结合后的物料编码数字较多,但能够直观的看出物料的特性、所在仓库、物料小类和物料具体型号等。但是相对于第一种编码而言,此种编码字数较多,大规模书写不便。
在这两种编码基础上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就是同种物料不同供应商是否分别编码。这需要根据所在公司的实际需要来看,但一般采用分别编码方式。根据PHILIPS等公司对OEM供应商的仓储管理要求来看,分开编码能够较好的实现物料管控。
料号的适用范围:
料号的适用范围应该是全厂内的所有物料:原材料、辅料、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半成品、外协品和成品。实际编码的范围可适当缩小,对一些金额较小、不经常使用的材料一般进行统一编号,统一核算。
料号在物料管理中的作用:
料号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管控统一,规范一致。料号就是一个物料的身份证,从进料到使用身份不变,产出的产成品、半成品由于性质的改变,就为其编制新的物料编码。
一般来说,BOM是有物料的料号和数量等参数组织起来,为了保证实际投产时所用物料正确,就需要生产备料单与BOM相一致,领料单和备料单相一致,入库单和采购单相一致等,层层环节。核对起来十分不便,要提高效率只有使用料号。
用规格型号不也可以吗?不行,由于个人的书写习惯等原因,会导致对照起来十分吃力影响效率。
仓储管理中的料号管理
如何做好仓储管理中的料号管理?
1、公司范围。公司内从销售订单的录入到成品销售单所环节的单据的流转和编制都必须要有物料编号;采购合同、供应商的送货单、外协供应商的任务单和送货单都必须以料号大头;公司流转的物料需加贴包含料号的物料标签。
2、仓库流转过程中的所有单据、物料卡、物料标签等用以标识的标牌等均包含料号;仓库对供应商、外协商和生产线等与仓库发生业务流转的过程和环节予以监控,确保均有料号。
这样,料号才能够深入到各个环节中。通过对料号的管理,实现仓库一物一号,管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