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管理实务要配合ERP作业
ERP盘点功能设计的再好,若没有用户的积极配合,那也是没有用的。虽然,ERP库存盘点功能要想利用得好,还是需要用户配合的。
1、盘点时期业务的处理。无论是抽盘、循环盘点还是一年一次的大盘点,在盘点过程中,对于盘点的物料最好不要进行交易。若确实发生交易该怎么办呢?我们要采取一些变通的方法。如我们已经通知供应商今天要盘点,叫他们今天不要送货来。可是人家还是千里迢迢送材料过来,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系统中照样开单,但是不要审核。若不开单,事后可能漏掉,而不审核,就不会影响库存数量。不过,要把日期改为明天的日期。而实物呢,也不要放入仓库中,最好先在仓库门旁边放一放。等盘点结束后,入库单再审核,实物再拉入仓库中。
2、盘点数据的及时录入。盘点完成后,用户还需要核对盘点数量跟库存帐数量是否相符,若不符合,就需要调整库存数量,在有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复盘。核对、调整的工作量可能会比较大。但是,虽然工作量大、时间可能要比较久,但是为了能够使得ERP能够尽快恢复正常作业,我们还是要要求用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核对、数量调整作业。一般,我们可以根据产品的类别等生成多张盘点单据,如此,在盘点完成后,进行数量核对时,可以把盘点单据分发给各个部门的人员,每个人负责一份资料,进行核对与调整。一次,我对一家客户盘点进行现场指导时,其物料总共有数万种,在数量核对时,客户一共安排了20个人左右核对数据,每个人核对500种左右,两个小时左右,就可完工。所以,人多力量大。
3、在盘点后,若对某项材料的数量有争议,若时间不允许,就先不要去现场核对。先把该材料的数据按盘点数量进行调整。然后,等第二天再对一些有争议的材料进行复盘,若有误差,再通过成本调整单等单据进行调整。
4、盘盈盘亏的材料根据原因不同在财务处理上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因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材料盘亏,在财务上是计入营业外支出,而对于计量差错等原因造成的帐实不符,一般是通过管理费用来进行核算的。所以,财务在进行成本调整的时候,要根据情况的不同,进行合适的选择。
5、盘点后续工作要及时处理。盘点数量进行调整完毕后,还需要进行成本的调整。如某项材料在帐上的数量为10000套,其库存成本为100。盘点后的数量为9900套,少了100套。那次是库存成本应该为多少呢?企业就要根据自己的处理规则,进行成本的调整。而这些调整工作,ERP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事先设置进行自动的处理并得出会计分录。虽然说是自动的,但是用户还是需要去动动鼠标,进行成本调整祖业的审核等工作。
6、盘点时机的选择。那盘点最好什么时候进行呢?这跟企业手工盘点是一致的。以前公司想什么时候盘点,就什么时候盘点。不过,我一般是建议用户在期末进行盘点。如此,财务上处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