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确保材料高品质低价格,从而达成降低成本之宗旨,规范采购价格审核管理,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
各项原物料采购时,价格之审核、确认,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章处理。
1.3.权责单位
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价格审核规定
2.1.报价依据
1)开发部提供新材料之规格书,作为采购部成本分析之基础,也作为供应商报价之依据。
2)非通用物料之规格书,一般由供应商先提供样品,供开发部确认可用后,方予报价。
2.2.价格审核
1)供应商接到规格书后,于规定期限内提出报价单。
2)采购部一般应挑选三家以上供应商询价,以作比价、议价依据。
3)采购人员以《单价审核单》一式三份呈部门主管(经理)审核。
4)采购部主管审核,认为需再进一步议价时,退回采购人员重新议价,或由主管亲自与供应商议价。
5)采购部主管审核之价格,呈分管副总审核,并呈总经理确认批准。
6)副总、总经理均可视需要再行议价或要求采购部进一步议价。
7)《单价审核单》经核准后,一联转财务,一联由采购部存档,一联转供应商。
2.3.价格调整
1)已核定之材料,采购部必须经常分析或收集资料,作为降低成本之依据。
2)本公司各有关单位,均有义务协助提供价格信息,以利采购部比价参考。
3)已核定之物料采购单价如需上涨或降低,应以《单价审核单》形式重新报批,且附上书面之原因说明。
4)单价涨跌之审核流程,应同新价格审核流程。
5)在同等价格、品质条件下,涨跌后采购应优先考虑与原供应商合作。
6)为配合公司成本降低策略,原则上每年应就采购之单价要求供应商作降价之配合。
7)采购数量或频率有明显增加时,应要求供应商适当降低单价。
3.采购成本分析
3.1.成本分析项目
成本分析系就供应商提供之报价的成本估计,逐项作审查、评估,以求证成本之合理性。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1)直接及间接材料成本。
2)工艺方法。
3)所需设备、工具。
4)直接及间接人工成本。
5)制造费用或外包费用。
6)营销费用。
7)税金。
8)供应商行业利润。
3.2.成本分析之运用
以下情形时,应进行成本分析:
1)新材料无采购经验时。
2)底价难以确认时。
3)无法确认供应商报价之合理性时。
4)供应商单一时。
5)采购金额巨大时。
6)为提高议价效率时。
3.3.成本分析表的提供方式
成本分析表提供方式一般有两种:
1)由供应商提供。
2)由采购部编制标准报价单或成本分析表,交供应商填妥。
3.4.成本分析步骤
成本分析意在降低成本、价格,其步骤一般如下:
1)确认设计是否超过规格要求。
2)检讨使用材料之特性与必要性。
3)计算各方案之使用材料成本。
4)提出改善建议并检讨。
5)检讨加工方法、加工工程。
6)选定最合适设备、工具。
7)作业条件的检讨。
8)加工工时的评估。
9)就制造费用、营销费用、利润空间进行压缩。
3.5.成本分析注意事项
1)利用自己或他人之经验。
2)应用会计查手段。
3)利用技术分析方法。
4)向同类供应商学习。
5)建立成本计算经验公式。
6)提高议价技巧。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祥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