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是根据预先确定的抽样方案,从交验批中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构成一个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检验推断批合格或批不合格的检验方法,在品质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品质。在实施抽样检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选择合适的抽样次数
1、一次抽样。从批中抽取一个样本,据检查结果判断批合格或批不合格。
2、二次抽样。第一次按规定样本大小抽样并检验,做出合格、不合格或继续抽检的结论。若结论为继续抽检,按规定样本大小做第二次抽样检验,根据累计抽样检验结果判定批合格或批不合格。
3、多次抽样。多次抽样检验是二次抽样检验的扩展。每次均按规定的样本大小抽样并作检验,将各次抽检结果累计与判定数组比较,做出合格、不合格或继续抽检的结论,直至抽检次数可做出合格或不合格判断为止。
小看板
中国规定有五次抽样检验,美国规定有七次抽样检验。
二、明确抽样检验的实施步骤
1、明确检验的项目及规格。对于来料检验来说,依据产品设计要求的零部件图纸、材料、要求等事项做成检验规格书;对于成品检验来说,依据成品的图纸及设计规格等,做成成品检验规格书。
2、规定单位产品品质特性。在产品技术标准或订货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单位产品技术性能、技术指标、外观等质量特性。
3、规定合格品质水平。对不同的类别须分别规定不同的合格品质水平。对A类不合格,AQL值须小于B类不合格;同样,对C类规定的AQL值要大于B类。抽样表中,AQL小于10部分的AQL值,可以是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也可以是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大于10的那些不合格品品质水平,仅仅是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
4、决定检验水准。根据MIL-STD-105D标准,一般检验水平有3种:Ⅰ,Ⅱ,Ⅲ,而特殊检验水平有4种:S-1,S-2,S-3,S-4。企业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即可;当需要的判别力较低时,可使用一般检验水平Ⅰ;当需要判别力较高时,可使用一般检验水平Ⅲ;特殊检验水平仅适用于必须使用较小的样本,而且能够或必须允许较大的误判风险。
5、确定批的构成。构成一个批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条件应当尽可能相同,即是应当由原、辅料相同,生产员工变动不大,生产时期大约相同等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单位产品组成。
6、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对于给定的一组合格质量水平和检查水平,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对应抽样方案,通常根据比较各种不同类型抽样方案的管理费用和平均样本大小,决定采用一次、二次或多次抽样方案中的一种。
7、抽取及检验样本。样本的抽取要能代表批质量,若检验批由若干层组成就以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在使用2次或多次抽样方案时,每个样本都应从整批中抽取;抽样的时间,可以在批的形成过程中,也可以在批组成以后。然后根据企业规定对单位产品规定的检验项目,逐个对样本单位进行检查,并累计不合格品总数或不合格总数。
8、判定批量
①根据不同缺陷等级确定允许水准AQL。
②缺陷数小于合格判定个数Ac时,判定该批量合格,而超过了不合格判定个数Re时,则判定该批量不合格。
③判定每种等级缺陷(缺陷、严重缺陷、轻微缺陷)的合格与不合格标准。
④所有的等级都合格时,则判定该批量合格,而不管是哪一个等级有不合格时,就判定该批量不合格。(9)处置检验批
①如判定为合格则整批接收。
②对经逐批检查合格暂时入库的产品,若在库存超过一定时间(参照技术标准或订货合同)则须重新逐批检查。合格后才能交付订货方。如检查不合格,按再次提交检查批处理。
③不管整批产品接收或拒收,或不合格品是否为样本的一部分,只要是检查时发现的不合格品就可以拒绝接收,拒收的不合格品可修理或校正,经检验合格后,才可以入库或出货。
总之,抽样检验是品质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各个生产环节的抽样检验可以有效控制产品品质,及时发现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仓库或客户手中。
牢记要点
抽样检验的实施步骤包括:
明确检验项目及规格
规定单位产品品质特性
规定合格品质水平
决定检验水准
确定批的构成
选择抽样方案类型
抽取及检验样本
判定批量
处置检验批
实践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对错,对的在( )内打“√”,错的在( )内打“×”。
1.每次抽样检验都必须抽取两次以上,以保证抽验效果。 ( )
2.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MIL-STD-105D标准的一般检验水平Ⅱ即可。( )
参考答案: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