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物料编码由六位数,三部分组成:从左起第一位为物品的分类代码,第二位为物品的类别代码,第三位到第五位为物品的顺序号。 分享物料编码存在的问题 ,物料编码操作步骤与一般困扰现象
 
 =====全文目录=====
 
 物资编码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资编码时应遵循的原则
 物料编码操作步骤
 物料编号的一般困扰现象
 物料编码规则
 
 =====正文节选=====
 
 物料编码原则、问题与操作
 物料编码原则/物资编码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料编码操作步骤
 
 物资编码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无正确的编码原则,是企业能否成功编码的关键
 由于缺乏正确的编码原则,许多企业的物料编码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或编码工作半途而废
 2、有无统一的编码管理,是企业能否科学合理编码的重要因素。
 因缺乏物料编码的统一管理,各部门均按各自的需要在编码,由于各自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致使编出的错误、重复较多。久而久之,使整套编码破洞百出。
 3、子、母公司编码原则不统一,是整个企业编码不统一的原因所在由于在编码时,未考虑子、母公司使用同一套编码手册,因而造成子、母公司按各自的编码原则编码,致使同一种物资在子、母公司出现不同的编码。这样不便于子、母公司之间的物资调度作业。
 
 物资编码时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简单性原则
 物资编码的目的在于将物资种类化繁为简,便于管理。但不是越简单越好,而是在分类和扩展的原则下越简单越好
 2、分类性原则
 对于种类繁多的物料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使同一类物资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这样便于管理和查询
 3、扩展性原则
 对现在物资分类时,还必须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物资进行考虑,有必要在现在的分类的基础上留有足够的空位,便于未来穿插新物料
 4、完整性原则
 编码时,必须对现有的所有物料都进行分类和编码,不能遗漏
 5、一贯性原则
 在进行编码时,所采用的方法要一直使用下去,中途不得更改
 6、易记性原则
 编码时,最好采用一些通常使用的、方便记忆的、富有某一特定意义的数字或数字组合或符号,这样便于记忆。
 
 物料编码操作步骤
 1、成立编码小组。根据编码工作需要,可以从公司各部门(如开发部、技术部、质量部、资材部等)各抽出1人组成编码小组;并指定编码小组组长、其职责是负责整个编码工作。
 2、搜集现有物料的所有种类及型号
 3、将搜集的物料种类进行整理分类,确定出大、中、小类;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类别,需留一定的空位以便未来穿插。
 4、确定大类、中类的位数及代号
 5、确定小类的位数及代号。
 6、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编码原则
 7、对现有物料进行全部编码,并编制出编码对照明细表
 8、制定物料编码管理方法。
 
 物料编号的一般困扰现象
 1、编不出适用全体的编号方法
 有些工厂努力了几个月,仍然无法订出各部门都同意、适用的编号方法,甚至试编一两年,仍然找不到周全能套用的方法。
 再深入分析其原因,最可能的是野心太大,企图把各种特性完全不同的料品都融在同一编号方法之下。甚至想把成品、半成品、零部件、素材,设备维修用零件,都套用在一个编号原则之下。
 第二个可能,是不动脑筋地套用一些太学理派,或知名企业的现有编号方法,由于不符本企业的产品特性,以及产销形态,难怪很不容易套用。
 2、经常更改物料编号系统
 更改编号原则不难,但是要把几千项原先的物料编号,转换成新的编号,还要能实际运用,那真是一个大工程。只要一两年搞这么一次,一定怨声载道,偏偏有不少工厂就常玩这种游戏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来的高阶主管认为原编号不行,强力要求更改。第二、更换物料管理电脑化系统时,被软件公司要求更改编号,使之能配合该系统的作业。第三、原先系统考虑的编号原则的适用性太窄了,产品线称一扩增(改善)就不能使用了。
 3、编号位数太长,不易使用
 这可能是设计编号者企图搓汤圆,把各部门不同的要求都轻易的总揽在一起,而不动大脑。甚至把不同用途的本单位都合并在料号之内(例如把半成品、零部件、素材的分阶代码也列入,或把制程完工状态也附加一来等),因此料号只好又臭又长。
 4、经常错用料号,造成料帐管理困扰
 错用料号绝对是很严重的大事,造成料帐的紊乱,以及管理决策的失误,这包括在入出库传票上的误写,仓库人员的错发、误入和料帐的误植,以及电脑输入作业的误打。
 究其原因,主要是编号方法太隐义了,实际作业人员无法从品名规格联想到料号,而且又缺乏完美可用的对照表,便得他们忙中出错。
 5、经常发现一物多料号,或一号多物
 这显然是原订的编号原则太原始,太不适用的造成的结果。比如,引用部位结构式的编号法,或流水序号编号法,就很容易产生这种问题,即使运用更进步的分类编号法,只要编号者对规格(技术)认识不够,分类SENSE 足,或者疏忽,都会造成这种现象。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