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课程是《基础会计实训课程》的第三章,帮助仓库管理人员掌握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借贷记账法的核心原理。 通过学习,将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每一笔经济业务如何通过“借”与“贷”的方式在会计账户中体现,并能初步识别和记录与仓库管理相关的常见会计事项,如材料入库、出库、盘点差异等。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公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资产。
 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债权人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
 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通称为权益。
 从数量上看,任何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必定相等,即:
 
 资产=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  负  债  +所有者权益
 
 上述等式称为“会计基本等式”,它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
 会计的基本等式也称为会计恒等式。
 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多种多样,但从会计等式的变化看,不外乎以下四种:
 ◆资金进入企业;       ( 等式两边同增 )
 ◆资金占用形态的变化; ( 资产内部的变化、总额不变 )
 ◆资金权益的变化;     ( 权益内部的变化、总额不变 )
 ◆资金退出企业。       ( 等式两边同减 )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收入,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费用。收入和费用配比,其差额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为实现的利润,反之为发生的亏损。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三、会计等式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
 
 
 第二节 复式记账
 
 一、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一)帐户的含义
 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核算资料的具体数据,只有通过帐户记录才能取得。
 
 (二)帐户的分类
 总分类帐户
 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帐户,简称总帐帐户或总帐,也称为一级帐户。 资产类帐户、负债类帐户、所有者权益类帐户、成本类帐户、损益类帐户。(总分类账户一般只用货币计量)
 
 明细分类帐户
 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帐户,简称明细帐。 (  总帐帐户以下的帐户,均称为明细帐户  )
 
 (三)、帐户的基本结构
 帐户的结构是指用来记录交易或事项时所必备的具体格式。
 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个方向,相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反映增加,另一部分反映减少。
 四个金额要素:期未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基本结构的具体内容:包括帐户名称、凭证编号、内容摘要、增加减少金额、余额等。
 
 (四)、帐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①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核算内容相同。
 ②会计科目是帐户的名称,也是设置帐户的依据,帐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帐户失去了设置依据;没有帐户,会计科目无法发挥作用。
 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帐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帐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是用于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载体。
 
 二、复式记账原理
 (一)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和特点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帐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1、以会计基本等式为依据
 2、记录完整
 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帐户中进行记录。
 ①可以了解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 ②系统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便于查账
 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帐户记录是否正确。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