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实训课程标准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系统介绍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要求以及三大核心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概念、格式和编制方法。 希望大家通过本次实训,不仅提升专业技能,也能拓宽职业视野,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和目标
 1、含义: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的文件。
 2、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和附注及相关信息和资料。
 会计报表应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1)真实可靠;
 2)相关可比;
 3)全面完整;
 4)编报及时;
 5)便于理解。
 
 四、会计报表及其分类
 会计报表——是指企业以一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由会计账簿的数据整理得出的,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
 1、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静态报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如资产负债表;
 动态报表;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2、 按服务的对象分类
 内部报表:是为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编制的不需对外公开的报表;
 外部报表:是指必须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财务报表:。
 3、 按编制的时间分类
 具体可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月报、季报和半年报统称为中期报告。
 4、按编制基础分类
 单位会计报表;指企业以本公司为会计主体编制的会计报表;
 汇总会计报表:是上级部门对所有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进行汇总后编制的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是母公司以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和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意义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适当分类、汇总、排列后编制而成的。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 通过资产负债表
 1、报表的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单位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总量及其结构;,2、可以了解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权益结构,根据负债总额及其结构,分析单位目前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清楚地看出单位的资金来源及其构成情况;
 3、 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分析,报表使用者可以全面了解企业资产的财流动性状况,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从而为未来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我国企业采用的是账户式结构。
 账户式结构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求偿权先后顺序排列。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数字。其中“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如下:   (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目出现负数,可用“-”表示)
 1、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大部分项目的“期末余额”可以根据总账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1)“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计算合计数填列;
 2)“存货”项目:根据“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周转材料”等余额之和,减去“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