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指导书依据公司相关管理制度制定,是指导生产、PMC、物料、品质、工程等部门执行清尾工作的强制性操作规范。
一、目的
为规范订单清尾工作流程,改善各清尾机型的品质问题,提高订单清尾效率,确保所有订单顺利完成,明确各环节责任与操作标准。
二、范围
适用于广州WW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产品订单的生产清尾管理工作。
三、职责
3.1 产线组长:负责清尾订单的物料需求(含维修用料)数据收集、整理及提交。
3.2 物料员:根据产线组长提交的物料需求清单,开具超领单据(含 ERP 单据及手工单),并负责清尾物料的发放与回收管理。
3.3 PMC:受理超领单据,确认物料库存,制定清尾生产计划;若库存不足,负责开具申购单并跟进采购回料时间。
3.4 生产部门:按照 PMC 制定的清尾计划组织生产,确保订单按时完成。
3.5 生产主管:负责清尾计划各环节的进度把控、资源协调及实施监督,审核 PMC 提交的清尾计划可行性(如产能、设备匹配度)。
3.6 品质部:负责清尾产品的检验(含全检、加严抽检),出具检验结果,对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意见(返工 / 报废)。
四、相关术语定义
BOM: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指产品所需零部件、原材料的详细清单,包含物料代码、规格、位号、用途及所在加工阶段等信息。
ECN:工程变更通知(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指因设计、工艺等调整导致物料规格或使用要求变更的正式通知。
PMC:生产物料控制(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负责生产计划制定与物料管控的部门 / 岗位。
超领单据:指超出原生产计划用量的物料领用单据,用于补充生产或维修所需的额外物料。
五、操作规范
5.1 产线组长收集物料需求数据
5.1.1 后焊物料需求数据收集
① 组长安排盘点未完成后焊的 PCB 板,统计 PCB 板上缺少的元件类别及数量。
② 组长安排该订单的维修员统计维修料需求数据,计算公式为:
各元件需求数量 = 现有坏机中所需各元件数 + 该订单各元件不良率 × 剩余订单数
(注:剩余订单数指 “未完成后焊的订单数量”;不良率参考该机型最近 3 批生产的平均不良率,由 PMC 提供。)
③ 查找 BOM,根据 BOM 中元件位号确认物料代码及规格。
④ 整理需求数据,出具物料需求清单(含机型、物料代码、物料规格、物料数量),提交至物料员。
⑤ 完成时间:订单后焊计划完成前 2 天内提交清单。
5.1.2 总装物料需求数据收集
① 组长统计未完成订单数量及各装配零件、包材的剩余数量,计算各工位所需零件数量,公式为:
各工位所需零件数量 = 未装配 / 包装数 ×(1 + 该工位零件不良率)-该工位零件剩余数
(注:未装配 / 包装数指 “尚未开始装配或包装的产品数量”;不良率参考该工位标准不良率,由生产主管提供,无标准时参考历史数据。)
② 查找 BOM,根据 BOM 中元件位号确认物料代码及规格。
③ 整理需求数据,出具物料需求清单(含机型、物料名称、物料代码、物料规格、物料数量),提交至物料员。
④ 完成时间:订单计划完成前 1 天内提交清单。
5.2 物料员开具超领单据
5.2.1 ERP 单据及手工单填写
① 操作流程:登录 ERP→选择用户名(装配线)→进入主界面→点击 H.MRP2→点击原材料领 / 退料→生产补料→输入生产批次指令单号→根据物料需求清单填写补料单→根据 ERP 单据抄写手工单据。
② 拆分单据规则:若物料库存不足,需按实际库存拆分单据(如需求 100 个、库存 80 个,则先开 80 个领单,剩余 20 个待库存补充后再开)。拆分后的单据需标注 “同一订单拆分” 及对应指令单号,避免混淆。
③ 单据流转:手工单需与 ERP 单据内容完全一致,经物料员签字后,连同 ERP 单据一并提交 PMC 审核;审核通过后,手工单存档(保存期 1 年),ERP 单据同步录入系统。
5.3 PMC 受理超领单据及制定计划
5.3.1 受理流程
①确认库存充足→安排发料→制定清尾计划(需提交生产主管审核,通过后下发至产线)。
②确认库存不足→开具申购单(注明 “清尾订单专用”,经部门主管审批后提交采购)→采购在 2 个工作日内反馈回料时间(紧急订单 1 个工作日内)→根据回料时间制定清尾计划。
5.3.2 ECN 变更物料处理
若需申购物料涉及 ECN 更新,PMC 需提交工程部确认新料规格是否符合旧订单机型使用。工程部需在 1 个工作日内完成确认,结果书面反馈至 PMC;若不符合,需延用旧物料规格。
5.4 生产执行清尾计划
5.4.1 物料发放确认
物料员根据清尾计划确认以下内容:
①物料发料时间(需在计划生产时间前 1 天);
②物料数量、代码与订单的匹配性;
③如为非订单物料,需由工程部在 1 个工作日内确认是否可用,确认结果书面反馈至物料员。
5.4.2 维修机处理
①维修机需从测试工位流转至维修区;
②外观维修机需重新测试 1 遍功能;
③功能维修机需重新测试 2 遍功能。
5.4.3 检验要求
①清尾机型需分类标识状态:功能维修机送检时执行全检,其他机型正常送检;
②品质部对所有清尾机型执行加严抽检。
5.4.4 订单收尾
①合格产品入库前需经品质部签字确认,物料员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单时勾选 “结单”;
②退回仓库的物料需分类标识(如 “可复用”“报废”),附物料状态清单,由仓库管理员签字接收。
5.4.5 订单总结
①产线组长在订单完成后 3 个工作日内收集数据,提交生产主管;
②生产主管在品质部检验合格后 7 个工作日内,以邮件形式公布订单总结(内容需包含:清尾完成率、物料损耗率、不良品处理结果、异常问题及改进措施),订单正式结束。
六、例外情况处理
1.物料回料延迟:若采购反馈回料时间超出清尾计划,PMC 需在 1 个工作日内重新制定计划(如调整生产顺序),同步至生产主管及产线组长。
2.维修机批量不良:若维修机不良率超过 30%,维修员需即时反馈生产主管,由主管组织品质部、工程部分析原因,制定临时维修方案后再继续处理。
3.ECN 变更导致物料不可用:若工程部确认新料不符合旧订单且旧料无库存,PMC 需协调销售部与客户沟通是否接受新料替代,或调整订单交付时间。
以上贴子已是全文,若需要此文档,可在下方进行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