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库人员懂财务知识,绝不是要他们去做会计,而是为了培养成本意识和经营思维,让他们明白自己每天的每一个操作都直接与公司的“钱”息息相关。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仓库里的每一件货物、每一个动作、每一寸空间,都直接对应着成本和资金。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一、理解“库存就是积压的现金”
▌财务视角:
◗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库存是“流动资产”,但它也是“沉睡的资金”。
◗钱变成了货物堆在仓库里,无法用于其他投资或支付账单。
▌对仓库人员的意义:
◗减少呆滞料: 能理解为什么公司要严控库存周转率。他们会更主动地执行“先进先出”(FIFO),防止货物过期变质成为废品,直接避免公司财产损失。
◗加速周转: 明白库存周转越快,公司资金回流就越快,效益就越好。从而会更积极地配合做好出入库管理,保证流程顺畅,不压货。
二、保障库存数据准确,夯实财务核算基础
财务核算中,“存货” 是资产负债表的关键项目,其价值核算(如成本结转、库存盘点)直接依赖仓库的物料数据。
仓库人员懂财务知识,能从源头避免数据偏差:
▌规范物料收发记录:
⦁财务对 “账实相符” 有严格要求,仓库人员需明确 “入库单、出库单、领料单” 等凭证的财务意义
⦁单据是财务核算 “原材料成本、库存商品成本” 的原始依据。
⦁入库时漏记一批原材料数量,财务会因 “账上数量<实际数量” 导致存货成本低估;
⦁出库时错记销售物料规格,会导致财务 “收入与成本不匹配”(如实际发 A 物料却记成 B 物料,A、B 成本不同时,利润核算直接出错)。
▌配合存货计价规则:
⦁财务核算存货成本时,会采用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等规则,仓库人员懂这些规则能更科学地管理物料。
⦁采用 “先进先出法” 时,仓库需按物料入库时间有序摆放,优先发出早入库的物料(尤其对有保质期的物料,如食品、化工原料),
⦁避免因发货顺序混乱导致财务 “成本结转与实际物料流转脱节”(如把后入库的高价物料先发出,却按早入库的低价核算成本,虚增利润)。
▌准确反馈库存状态:
⦁财务需通过 “库存周转率”“呆滞料占比” 等指标评估资产效率,
⦁仓库人员若能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就能主动记录 “超期存储物料、长期未领用物料” 的信息(如某零件存放超 1 年未出库),
⦁及时反馈给财务和采购部门,避免财务因 “账上库存看似充足但实际多为呆滞料” 而误判资产质量。
三、助力成本控制,减少企业资源浪费
仓库环节的物料损耗、存储效率、流转节奏,都会直接或间接转化为企业的 “成本”。
仓库人员懂财务知识,能从 “成本视角” 优化工作,减少隐性浪费:
▌控制物料损耗成本:
>>财务中 “存货损耗” 会直接计入成本(如原材料运输中合理损耗计入采购成本,非正常损耗需单独核算损失)。
>>仓库人员若清楚 “损耗的财务影响”,会更主动地优化操作:比如对易破损的物料(如玻璃、电子元件)采用防压包装,减少搬运中的磕碰损耗;
>>对易变质的物料(如药材、生鲜)严格控制仓库温湿度,降低过期损耗 —— 这些行为本质是在帮企业减少 “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降低存储与流转成本:
>>仓库的 “存储成本”(如仓库租金、货架折旧、仓储人员工资)、“流转成本”(如物料搬运费、分拣费)均属于财务需核算的 “运营成本”。
>>懂财务知识的仓库人员会更关注 “效率与成本的平衡”:例如通过 “ABC 分类法”(财务常用的库存管理工具)将物料分为 “高频领用(A 类)、中频领用(B 类)、低频领用(C 类)”,把 A 类物料放在靠近出库口的位置,减少搬运距离和时间,间接降低单位物料的流转成本;
>>通过合理规划存储量(如避免 “为凑采购量盲目囤货”),减少仓库空间占用,降低租金分摊成本。
▌避免 “隐性资金占用”:
>>财务中 “库存积压” 意味着资金被 “沉淀”(如 100 万元的物料积压 1 年,相当于 100 万资金无法用于投资或支付账款)。
>>仓库人员若理解 “库存即资金”,会更敏锐地跟踪物料领用节奏:比如发现某物料 “当月采购 500 件但仅领用 100 件”,及时反馈给采购部门调整采购量,避免过量采购导致资金被无效占用 —— 这对中小企业(资金链较紧张)尤为重要。
四、衔接业务与财务流程,减少跨部门协作内耗
仓库是 “采购 - 生产 - 销售” 全流程的 “中间枢纽”,其工作输出需与财务流程无缝衔接。
仓库人员懂财务知识,能减少因 “业务与财务规则脱节” 导致的协作问题:
▌规范与采购 / 财务的对接:
↘↘采购入库时,仓库需核对 “采购订单、供应商送货单、发票” 的一致性(即 “三单匹配”),这是财务 “支付货款” 的前提。
↘↘仓库人员若懂财务的 “应付账款核算逻辑”,会更严谨地核对,
↘↘发现 “送货单数量比采购订单多 20 件” 时,不会直接入库,而是先与采购确认是否为 “超订到货”(若未经确认直接入库,财务可能按入库数量付款,导致多付货款);
↘↘发现 “物料质量不合格” 时,及时开具 “退货单” 并同步给财务,避免财务误将 “不合格物料” 计入存货并支付货款。
▌配合销售与财务的对账:
↘↘销售出库时,仓库的 “出库单” 是财务 “确认收入、核算应收账款” 的依据。
↘↘仓库人员若清楚这一点,会确保出库单信息完整(如客户名称、物料规格、数量、出库日期),且与销售订单一致:比如客户订单要求发 “30 箱 A 产品”,仓库若错发成 “25 箱 A 产品 + 5 箱 B 产品”,且出库单未注明,会导致财务按 “30 箱 A 产品” 确认收入,但实际客户收到的物料不符,后续可能引发退款、对账纠纷,甚至影响应收账款回收。
▌高效完成库存盘点协作:
↘↘财务定期需进行 “库存盘点”(确保账上库存与实际库存一致),仓库人员懂财务盘点的 “逻辑和要求”(如盘点需 “暂停收发料”“按物料编码逐一核对”“差异需注明原因”),
↘↘能提前整理物料(如将散落物料归位、贴好标签),并主动记录 “盘点前的收发未记账业务”(如已出库但未开单),避免因仓库准备不足导致盘点耗时过长、差异无法追溯(如盘点时发现某物料少 10 件,
↘↘仓库人员因不懂 “差异需关联出入库记录”,无法说明是 “漏记出库” 还是 “损耗”,财务只能暂估损失,影响报表准确性)。
…………
以上贴子只是内容提要,完整详细的内容在下面附件中,请下载后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