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不同
当我们羡慕西方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时,也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知识沉淀,这些积淀不是国内企业短期内能赶超的,即便在硬件方面已经可以并驾齐驱。相比较西方的跨国集团,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只能算刚起步,它们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很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在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一旦引入国内企业就水土不服,原因并不在于国内企业的引入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方向不对,而是管理基础实在太薄弱:人员的观念、能力等跟不上,特别是各级管理者的观念和能力远远滞后,需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改造,而不是引入一两剂“特效药”。
同时,正因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后面将作一些介绍。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论不同
方法永远来源于对象本身。正是前面所提到的差异,决定中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论也存在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首先要给企业最高管理者补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热,实质是形式上热,人力资源管理者“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最高管理者以为找到一位好的人力资源经理就可以万事大吉,实际上,相对于西方跨国企业,他们更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源管理落后,表面原因多为中层管理人员推行不力,实质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与支持不够。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很多,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也很多,但是恰恰缺少针对最需要补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人的课程。只有他们明白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价值的时候,他们才能去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他们才能身体力行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而这些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产出的关键。
2、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要身体力行按规则办事。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瓶颈就是制度、规范被自上而下破坏,使得人员间工作缺少默契。最高管理者通常会觉得游戏规则由他们定,他们有权更改或超越规则。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认为规则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他们更倾向于按经验来处理,在企业的高层打破规则的时候,他们会迅速效仿。最终,在员工看来,所有的规则都是对员工义务的增加。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制定规则时要获取员工的意见,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推动最高管理者身体力行,消除特权思想,不要轻易打破规则。只有如此,才能使规则深深植入员工的心理,用规则来协调工作关系,驱动价值的创造。
3、正视心理契约的作用,发展和维持良好的工作默契。
前面我们讲到国内心理契约在契约中的地位,企业要正视心理契约的作用,推行任何管理举措时,要考虑员工的接受程度。当一个企业还没有明白员工在想什么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的举措往往都是无的放矢。所以,在国内企业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更有必要了解员工对心理契约的理解,使企业的理解与员工的理解趋于一致。只有如此,才能消除员工心里所担忧的投入风险,他们才会更多的工作投入。
4、倡导开放式沟通。
因为历史、文化原因,在国内的沟通中,管理者具有强烈的操纵式沟通倾向,这种沟通方式制约沟通的效果。特别是在国内企业中,需要倡导开放式沟通。在沟通中要非常讲究策略,要善于接纳别人的观点,要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立场,能有技巧地向他人提出建设性意见,温和而有说服力地说服他人;不生硬或过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能在个人和他人的价值观之间进行很好的平衡,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对事不对人,善意理解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减少戒备性的动机分析。将所有问题摆上桌面,而不是维持表面的一团和气。
5、设计侧重于集体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要解决员工工作动力问题,好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工作激情的发动机。在国内,设计激励机制时要借鉴西方的技术,同时要侧重对集体的激励,而不是对个人的激励,当然我们也尊重个人的贡献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首先是在集体行动前提下的差异。 |